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7)
2023(10156)
2022(8445)
2021(7364)
2020(5702)
2019(12849)
2018(12657)
2017(23469)
2016(12467)
2015(13850)
2014(13881)
2013(13746)
2012(13528)
2011(12448)
2010(12847)
2009(11648)
2008(11219)
2007(10083)
2006(9447)
2005(9000)
作者
(38199)
(32134)
(31833)
(30156)
(20748)
(15303)
(14310)
(12381)
(12327)
(11391)
(11143)
(10641)
(10596)
(10373)
(10285)
(9872)
(9488)
(9235)
(9182)
(9084)
(8283)
(8027)
(7720)
(7391)
(7318)
(7171)
(6988)
(6952)
(6533)
(6400)
学科
(78160)
经济(78092)
管理(32437)
(30040)
地方(24256)
中国(22136)
(21859)
企业(21859)
方法(19677)
(17540)
数学(17003)
数学方法(16928)
(15692)
业经(15689)
地方经济(15466)
环境(15298)
农业(12437)
(12263)
(12245)
金融(12245)
(11289)
(11200)
银行(11179)
(11005)
(10927)
贸易(10915)
(10914)
(10441)
经济学(9466)
(9383)
机构
学院(186429)
大学(184903)
(90154)
经济(88525)
研究(76745)
管理(64390)
中国(57738)
理学(53476)
理学院(52767)
管理学(52076)
管理学院(51727)
科学(44478)
(40319)
(39807)
(39221)
研究所(35744)
中心(33259)
(32705)
财经(30146)
(29617)
经济学(29102)
(27373)
(27298)
北京(26460)
(25924)
经济学院(25831)
师范(25650)
业大(25189)
农业(25053)
科学院(23681)
基金
项目(117147)
科学(92691)
研究(87170)
基金(84737)
(74994)
国家(73944)
科学基金(62034)
社会(57731)
社会科(54847)
社会科学(54832)
(46393)
基金项目(43800)
(38678)
教育(37801)
自然(37155)
自然科(36183)
自然科学(36174)
自然科学基金(35514)
资助(33889)
(33053)
编号(32977)
成果(27438)
重点(27289)
发展(27203)
(26761)
(25505)
课题(24761)
国家社会(24687)
(24205)
创新(22814)
期刊
(115318)
经济(115318)
研究(64994)
中国(43997)
(31906)
学报(28736)
(28239)
科学(27502)
管理(26970)
农业(21827)
大学(21741)
(21537)
金融(21537)
学学(20599)
经济研究(19461)
教育(19370)
业经(17450)
技术(16461)
财经(15994)
问题(14365)
(14100)
世界(12032)
(11897)
(11765)
国际(11114)
技术经济(10743)
经济问题(9324)
经济管理(9065)
商业(9029)
现代(8602)
共检索到311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珠  周一  
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占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政策措施发展低碳经济,这方面的成效开始逐步体现,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目前,自然资源条件、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低、以及国家间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纠纷等,限制了现阶段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冬民  王卉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气候变化、环境恶化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消耗化石燃料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在各国政府密切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排放的CO2破坏了地球大气的碳平衡,引发全球变暖,威胁人类生存。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因此,中国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研究,探索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红英  孙志威  
全球气候变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关注环境问题。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启动更早,政策工具多样,值得发展中国家深入研究和借鉴。当前我国低碳经济正处于探索阶段,尚面临许多障碍与困难,为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启示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安宁  唐在富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对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的碳能源的大量开采和利用。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同时,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平  
"低碳经济"是本世纪初提出的新理念,但经济的"低碳化"趋势却在20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促进经济低碳化的政策正朝着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演变,但财税政策仍是其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万莎  
随着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强调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的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财政政策,并据此来指导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天滋  
本文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经验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述评: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线索和理性认识;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以立法为先导实行法制化推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重在微观运行模式的创造;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谈了四点启示:循环经济是我国今后长期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基本生产方式;对循环经济必须在理论上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华峰  冯俊文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经验表明:循环经济是我国建立新的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杰  李金叶  
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在战略部署、法律框架、激励政策、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等方面已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时期,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将受到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耗结构失衡与低碳技术水平低下等困境,需借鉴发达国家先进低碳经济发展经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制定中国低碳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低碳法律法规体系、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加大低碳技术研发与国际碳减排合作等政策链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中国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杰  李金叶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不仅要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还需从制度创新角度完善低碳法律制度,激励与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是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而制定法律法规的国际法正式渊源,是低碳经济国际立法制度的基石。为引领和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为典型的发达国家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部署,从法律制度方面保障其具体实施,在低碳经济发展立法方面已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中国在低碳经济领域立法略显滞后,还未形成严密、完整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立法有益经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注重法律规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全丽  
国家统计局2013年年底发布的全国民用机动车保有量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15日,我国登记的民用机动车已经达到9751万辆,其中包括三轮汽车、摩托车及简易货车2300万辆,同比2012年增加了近20%左右;私人轿车增长最快,增幅为32.5%,已达5000万辆左右。目前,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另据公安部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五环以内城区早晚高峰期车辆的平均时速为25.1公里和21.2公里,上海、武汉、广州、重庆、天津等城市在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爱兰  
从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构建生产组织体系和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等八个方面,概括总结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并通过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启示,对加快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玉新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比较和分析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