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1)
2023(15899)
2022(13271)
2021(12356)
2020(10292)
2019(23522)
2018(23596)
2017(45268)
2016(24878)
2015(28019)
2014(28297)
2013(27724)
2012(25160)
2011(22737)
2010(22751)
2009(21222)
2008(20705)
2007(18437)
2006(16524)
2005(14788)
作者
(72067)
(60416)
(59690)
(56744)
(38111)
(28894)
(26867)
(23584)
(22894)
(21340)
(20437)
(20392)
(19052)
(19029)
(18652)
(18402)
(18024)
(17713)
(17231)
(17113)
(15065)
(14935)
(14546)
(13773)
(13581)
(13476)
(13348)
(13325)
(12284)
(11929)
学科
(99205)
经济(99067)
(75786)
管理(71008)
(54363)
企业(54363)
(48896)
方法(39795)
数学(34114)
数学方法(33720)
农业(32455)
业经(27420)
中国(27410)
(25562)
(23528)
(21347)
地方(20291)
(17301)
贸易(17292)
(17120)
(16837)
(16072)
银行(16025)
技术(15591)
理论(15491)
环境(15296)
(15285)
(15281)
(15213)
财务(15135)
机构
学院(352385)
大学(351907)
(141310)
管理(138891)
经济(138225)
研究(120861)
理学(120175)
理学院(118887)
管理学(116889)
管理学院(116266)
中国(91111)
(75234)
科学(74914)
(74375)
(64598)
(61218)
业大(58641)
农业(57314)
研究所(55560)
中心(55101)
(52784)
财经(50826)
北京(47149)
(46237)
(46197)
师范(45785)
(43324)
(42281)
经济学(40986)
经济管理(37890)
基金
项目(241082)
科学(189203)
研究(178330)
基金(174217)
(152089)
国家(150763)
科学基金(128880)
社会(112052)
社会科(105804)
社会科学(105779)
(94748)
基金项目(92857)
自然(82879)
自然科(80864)
自然科学(80848)
教育(80311)
自然科学基金(79404)
(79070)
编号(74094)
资助(70133)
成果(60264)
重点(53759)
(53224)
(52090)
课题(50298)
(49903)
(47088)
创新(46593)
国家社会(45927)
科研(45683)
期刊
(162042)
经济(162042)
研究(104183)
(74832)
中国(71912)
学报(58326)
科学(53551)
农业(50698)
管理(49042)
(48367)
大学(44858)
学学(42359)
教育(38890)
(33701)
金融(33701)
业经(30686)
技术(29687)
(24770)
财经(24431)
经济研究(23225)
问题(22378)
(20730)
(18809)
图书(17472)
科技(17442)
理论(17105)
技术经济(16573)
现代(16393)
世界(16379)
业大(16156)
共检索到52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孟静  李岩  贾秀领  
多样化轮作制度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对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多样化轮作制度在减少化学制品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草害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针对当前单一种植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推行多样化轮作模式的必要性。在介绍轮作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样化轮作模式的产量效应、生态环境效益、增加生物多样性、覆盖作物效应以及轮作模式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多样化轮作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如集成农机农艺配套综合管理技术,发展集约化轮作制度;建立多样化轮作模式综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轮作综合效应;创新轮作制度研究方法,探究轮作效应内在机制。发展多样化轮作制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农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霆  康绍忠  粟晓玲  
阐述了国内外优化灌溉制度及灌溉水资源在单一作物和多作物间优化分配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 了目前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仅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效益、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模型中指数 取值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在农作物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的相应研究中,应考虑多目标规划模型及生态影 响目标,并运用决策支持系统来进行水资源优化,发展多作物优化组合及优化配水模型,从而为确定区域节水模式 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改良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书涛  黄耀  郑循华  陈玉泉  
于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进行田间试验,2003年夏种植大豆、玉米和水稻,后季种植冬小麦。观测项目包括农田N2O排放、土壤温度、湿度及生物学因子。观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轮作方式中,玉米(施氮)-小麦(施氮)轮作农田的N2O年度排放量最高,为(18.5±0.7)kgN·ha-1;大豆(不施氮)-小麦(施氮)处理次之,为(13.2±0.4)kgN·ha-1;水稻(施氮)-小麦(施氮)轮作最低,为(11.7±0.7)kgN·ha-1,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相对于耕翻处理,稻茬麦田播前免耕在冬前促进了N2O排放(P0.1)。大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江巨鳌  熊海蓉  邹应斌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宝香  
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与国内外贸易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和论述了我国农作物多样化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 ,进一步展望了我国加入WTO后农作物多样化发展的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松  喻华  陈琨  曾祥忠  樊红柱  涂仕华  秦鱼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使用稳定性尿素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及氮效率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处理:无氮肥(CK)、普通尿素1次施用(UB_(100%))、普通尿素2次施用(UD_(100%))、稳定性尿素1次施用(DMPP_(100%))、75%普通尿素2次施用(UD_(75%))和75%稳定性尿素1次施用(DMPP_(75%))。【结果】与UD_(100%)处理相比,DMPP_(100%)的周年作物产量增加3.99%;周年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9.09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季提高7.59个百分点,玉米季提高9.76个百分点;周年作物吸氮量提高20.22%,其中小麦季提高14.34%,玉米季提高23.62%。稳定性尿素处理在作物生长前期的土壤中硝态氮浓度低于普通尿素处理,而在小麦/玉米生长中后期(开花期以后)的植株吸氮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合理施用稳定性尿素,既可保障作物产量,又可提高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培夫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为害使谷物减产20%~30%,仅病害使全球农业每年总产减少12%。为挽回由此造成的损失,近40年来世界范围内杀虫剂的用量增加了10倍,但虫害所造成的作物减产损失反而增加了1倍。据环保部门调查,真正作用于农业害虫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  胡立勇  
概述了目前在农作物生产中常用的种子处理(物理、化学、生物农药、种子引发、种子包衣及丸粒化等)方法的特点和原理,主要将种子处理方法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并对作物种子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文斌  杨鹏  李正国  陈仲新  周清波  唐华俊  
农作物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经成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问题。该文从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机理机制和模拟模型等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数据的方法、基于遥感信息的方法和基于空间模型的方法。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机理研究主要围绕不同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农作物格局演变的作用机制开展,剖析农作物空间格局演变的内外部原因。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模型从早期非空间模型发展到空间模型,而且越来较多模型对微观农户的作物选择或决策行为及其对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爽  张锦水  
将遥感变化检测技术结合多期遥感影像进行农作物提取,及时、准确地获取作物播种面积信息,对于制定国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指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变化检测方法特点出发,从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和软检测方法 (SCD)等2个方面入手,以近几十年国内外重要成果为基础,首先,总述了各自的应用领域;接着分别对HCD和SCD各自的方法分类,方法特点、方法适用性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认为: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侧重于硬变化区域的信息提取,其排他性的二值结果 (0,1)对于中、低分辨率影像,尤其是在作物破碎种植区的识别结果误差较大;而软变化检测方法 (SCD),...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思佳  孙艳楠  李蒙  陈智文  
本文按照发展进程—过程方法—产生问题—提出对策的思路,论述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类型识别方法和面积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阐明研制高光谱和超高光谱传感器是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发展动态;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优化和改进影像分类方法和面积提取方法,建立农作物长势监测和灾害预警系统,并与GIS和GPS技术集成应用,是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涛  聂建亮  武宾霞  李曼  史培军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作物保险费率定价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产量统计模型是农作物保险精算中较为成熟、应用广泛的一种模型,适用于中国开展的农作物保险实践。论文在广泛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产量统计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该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1)产量统计模型中的趋势处理和分布拟合环节是模型不确定性的两个主要来源。针对农作物单产趋势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开发可灵活表达趋势变化规律的模型,并注重趋势检测结果的验证。对于概率密度分布模型的选择必须遵循作物和风险的区域特征。(2)产量统计模型尚不能有效解决空间相关风险累加的问题。引入空间要素,形成产量的综合时空统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琼  吴文斌  宋茜  余强毅  杨鹏  唐华俊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华俊  吴文斌  杨鹏  周清波  陈仲新  
遥感技术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农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主要根据遥感传感器记录的不同农作物光谱特征的差异,进行不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光谱特征、基于作物物候特征和基于多源数据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复种模式监测主要根据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描述的作物季节活动过程,利用不同的拟合方法得到作物生长曲线,实现作物复种模式有效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微微  沈贵银  
[目的]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体系。[方法]基于江苏省海安市与淮安市洪泽区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采用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的办法,对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政府政策支持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海安模式相对传统化,兼顾小农户的秸秆收集利用,但需要资源化利用技术与产业的进一步支撑,更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洪泽模式相对现代化,主要针对规模种植户的秸秆收集利用,效率高、利于田间管理,但农户、企业利益分配不平衡,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不利于持续稳定发展。[结论]多元主体协同的秸秆离田综合利用体系构建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不同主体具有实施目标的一致性;二是实现基于利益驱动的多元主体协同;三是政府与市场应有清晰的边界。同时,还需得到政府支持,如在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效果的前提下,解决好秸秆离田问题、支持各类利用企业拓展多元利用的途径、促进秸秆资源化、创新与应用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