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1)
2023(14671)
2022(12859)
2021(12443)
2020(10290)
2019(23971)
2018(23745)
2017(45915)
2016(24985)
2015(28145)
2014(27941)
2013(27574)
2012(25692)
2011(23268)
2010(23015)
2009(21205)
2008(20460)
2007(17514)
2006(15599)
2005(13776)
作者
(69799)
(58074)
(57468)
(54863)
(37127)
(27660)
(26205)
(22721)
(22152)
(20747)
(19781)
(19526)
(18397)
(18354)
(17927)
(17871)
(17196)
(17045)
(16679)
(16366)
(14391)
(14275)
(13880)
(13189)
(12941)
(12910)
(12798)
(12752)
(11602)
(11479)
学科
(98904)
经济(98794)
管理(70793)
(65347)
(52709)
企业(52709)
方法(43823)
数学(38410)
数学方法(37949)
(28991)
中国(28716)
(24651)
业经(21000)
(20831)
地方(20551)
(20461)
贸易(20451)
(19940)
环境(18942)
农业(18825)
(18406)
(16010)
理论(15269)
(15183)
(15062)
(15062)
银行(15029)
(14808)
财务(14742)
财务管理(14719)
机构
大学(349473)
学院(347544)
(145038)
经济(142028)
管理(138188)
研究(121603)
理学(119633)
理学院(118309)
管理学(116433)
管理学院(115815)
中国(92369)
(75634)
科学(73470)
(64843)
(60441)
研究所(55224)
(54741)
中心(54611)
财经(51946)
业大(49923)
(49560)
北京(48361)
(47411)
(47163)
师范(46824)
(44316)
经济学(43493)
农业(42660)
(40218)
经济学院(39215)
基金
项目(237932)
科学(187744)
研究(177012)
基金(173665)
(150776)
国家(149525)
科学基金(128256)
社会(111853)
社会科(105950)
社会科学(105922)
基金项目(91917)
(89853)
自然(82598)
自然科(80590)
自然科学(80572)
教育(80558)
自然科学基金(79112)
(76496)
编号(72389)
资助(71889)
成果(59357)
(53703)
重点(52857)
(50952)
课题(49654)
(48708)
教育部(46165)
国家社会(46125)
创新(45437)
科研(44972)
期刊
(157630)
经济(157630)
研究(106347)
中国(65240)
学报(51828)
(49911)
管理(49629)
科学(49609)
(47383)
大学(39572)
教育(38885)
学学(36861)
农业(35195)
(30726)
金融(30726)
技术(29078)
经济研究(25313)
业经(24744)
财经(24664)
(21103)
问题(21017)
图书(19599)
(18609)
(17580)
资源(16760)
理论(16725)
技术经济(16481)
世界(16175)
科技(16096)
现代(15808)
共检索到513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中耀  
在中国汉文典籍中,"桄榔"一词的指代对象包括棕榈科的桄榔(Arenga)、鱼尾葵(Caryota和糖棕(Borassus)等众多属的多种植物。该类植物在中国南方的早期农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当地各族先民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进行栽培和利用。随着"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立,历代朝廷在颁布和执行主粮税收政策的过程中,因没有将该类作物及相关民族文化纳入国家的管理体系,从而致使该类作物的利用范围经历了由盛转衰的递变。当代,桄榔类植物已基本失去了其作为粮食作物利用的价值,某些物种(如鱼尾葵属的董棕)的活态传承更是到了命悬一线之境地。立足于此,综合政策实施、主粮消费和环境变迁等要素,对桄榔类物种展开全面讨论,回顾其盛衰的历史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发掘当代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当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仁安  
城镇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们的形成发展既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到地区自然条件的直接影响。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江南市镇的兴起,大约始于宋元时期。但上海地区城镇的“勃兴”和发展,则是在明清时期。研究明清时期上海地区城镇的兴衰存废,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明清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历史的变化及其规律,而且能够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从华  柳俊  
马铃薯明末清初仅在民间零散种植,对寒苦瘠薄之地的适应,使之在清中后期成为西南及其毗邻地区平民救灾度荒之粮,为清政府在西南实施和巩固"改土归流"的民族治理制度提供了大量移民安生立命的粮食保障。其高产特性使发展马铃薯成为抗战时期保障民食军需的重要措施。1950年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和产值持续增长,马铃薯对主粮作物产值贡献的比例平均为其所占面积比例的2倍以上。马铃薯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以及满足需求侧对食品多元化和健康需求方面,将进一步发挥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彰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汤艺成   郑文武   张锦水  
[目的]油菜的精确识别对我国油菜估产和食用油供应至关重要。在多云多雨、地块破碎的南方山区,遥感影像数据源的选择直接影响油菜种植信息提取的精确度。为了进行业务化油菜精确测量,需要明确当前各类遥感数据在油菜识别中的适用性,探究各类遥感特征在油菜识别过程的精度贡献,以总结不同场景下南方山区油菜提取的影像选择策略。[方法]利用GF-2 PMS、GF-6 PMS、Sentinel-2光学影像数据和Sentinel-1雷达数据,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对云南省罗平县研究区内的山区油菜进行识别提取和精度分析。在油菜的关键时间窗口(油菜开花期)和非关键时间窗口分别设计方案从空间分辨率特征、时间特征和时序雷达特征探究油菜的识别精度贡献,分析影响精度的原因。[结果]油菜破碎区对空间分辨率的降低更加敏感,在分辨率优于16m的情况下才能有效识别油菜。从时间特征来看,单时相关键时间窗口光学影像(制图精度99.69%,用户精度96.24)>时间序列光学影像(制图精度:98.59,用户精度:93.61)>单时相非关键时间窗口光学影像(制图精度:91.90,用户精度:87.99)。在雷达特征上,时间序列VV+VH极化特征雷达影像优于任一单极化、单时相雷达特征影像,能够在云雨天气替代光学影像达到理想的分类效果(制图精度:95.60,用户精度:92.04)。[结论]研究结果能够针对复杂的影像数据获取情况提供合适的使用策略,可为南方山区业务化油菜测量和影像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慧  
"兴勃衰忽"的故事一再在一些名噪一时的民营企业上演,多是在于公司在高速发展之际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规范的组织治理结构、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有良性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才是培育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摇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姜国钧  
教育曲线与经济曲线有显著的正相关。在同一教育发展周期内,经济和人口的波动更多地影响到教育规模,而不至于严重破坏教育结构,当经济恢复活力教育规模又开始扩展。教育的衰落总是发生在堪称盛世的大王朝后期。在教育结构重建期,经济和人口的波动给教育带来的破坏极大,以致教育长期难以振兴。教育的兴盛并非一定要等到经济繁荣之后,东汉初与唐初教育的兴盛最可示例。中国古代教育有利于小农经济生产关系的巩固和维持,并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瑞涵  
本文提出一个CES生产函数分析框架,通过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取值区间来甄别产业技术变迁内生方向,继而分析产业技术变迁内生方向差异对产业政策安排的影响。同时利用1991-2012年相关数据,证实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变迁当前总体处于偏向低技能劳动者的技能替代阶段。这说明中国机械工业若想通过自主创新缩短与世界技术前沿的差距,产业政策安排的关键不在于对特定企业进行利润激励,而是构建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的政策平台,使整个机械工业呈现出偏向高技能劳动者的技术变迁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山林是山区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来源。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山林分布差异大,且山林的种类繁多,因之占有关系、经营方式也极为复杂。土地改革运动中,根据国家的相关法令,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山林进行了分配。除收归国有的山林外,对能分配且分配后便于经营管理的山林,尽量作了分配,如土地一样实行了农民私有制,从而确立了国有、公有及私有的林权占有和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山林是山区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来源。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山林分布差异大,且山林的种类繁多,因之占有关系、经营方式也极为复杂。土地改革运动中,根据国家的相关法令,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山林进行了分配。除收归国有的山林外,对能分配且分配后便于经营管理的山林,尽量作了分配,如土地一样实行了农民私有制,从而确立了国有、公有及私有的林权占有和管理制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兰芳  肖志成  刘沛林  谭青山  何海斌  
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近50年来最大的冰灾,给各行各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林业损失最为惨重。因此,科学评价林业冰冻灾情,探讨灾情的形成机理并寻求林业防灾减灾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灾区的湖南省为例,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湖南省林业受灾面积广,直接经济损失大,外来物种损毁严重,人工纯林受损突出,南部林业损失重于北部。这是由于冰冻强度大、低山与弱风以及林业系统不同程度的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要通过调整林业结构、发展林业灾害保险来提高林业系统的抗灾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亮  朱晶  王学君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为“对标”WTO相关规则约束最常采用的国内支持政策工具之一,中国也正以其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国内农业政策制定的转型升级,在2018年6省24个产粮大县开展的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基础上,2021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本文从WTO国内支持规则约束视角分析了中国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设计空间,研判了中国2018年探索的保险试点方案被沿用到此次大规模实践时在适应WTO规则上可能存在的挑战,并为后续扩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研究发现,主粮国内既有支持政策在推进上处于不同阶段,两类保险补贴被归为“绿箱”的可操作性也存在差异,实施稻谷、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收入保险在现阶段更为可取;按中国前期各地的探索方案,两类保险补贴实际上更有可能被归为“黄箱”措施;在贯彻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分品种施策”推进方式的同时,完全成本保险补贴需优化为“绿箱”措施,着力探索“全覆盖、非特定”主粮收入保险,并加强中央对地方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工作的具体指导。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玉宇  
印度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盛衰──农村金融扶贫中的商业原则和政策干预陈玉宇本世纪初印度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农业国。广大的自耕农、佃农由于农业耕作技术的落后、自然灾害的风险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而处于贫穷状态。由于贫穷,无力储蓄,也不能得到贷款,从而不可能实现先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与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巴曙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运行的日趋市场化,中国的金融结构也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储蓄主体由政府变为居民,居民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其中主要是国有银行的存款)。这一特定金融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显示了我国整体金融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推动近20年中国工业加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市场机制的引入和不断强化,以及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三大支柱──公有制理论、计划经济理论和分配理论──都被大大突破,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规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则是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调控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加快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竞争性不断强化,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而更着重于构建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是近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