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0)
2023(9209)
2022(7599)
2021(7268)
2020(5971)
2019(13651)
2018(13383)
2017(24761)
2016(12967)
2015(14028)
2014(13777)
2013(13736)
2012(12891)
2011(11976)
2010(11796)
2009(10931)
2008(10918)
2007(9743)
2006(8423)
2005(7696)
作者
(36140)
(30401)
(30218)
(28726)
(19363)
(14512)
(13506)
(11584)
(11520)
(10787)
(10565)
(10089)
(9956)
(9849)
(9549)
(9323)
(8949)
(8716)
(8665)
(8361)
(7682)
(7319)
(7141)
(6966)
(6825)
(6777)
(6753)
(6355)
(6092)
(6004)
学科
(55362)
经济(55306)
(41612)
管理(41172)
(35442)
企业(35442)
方法(24365)
数学(20917)
数学方法(20776)
中国(19134)
技术(16725)
(13221)
(12618)
贸易(12607)
(12426)
(12403)
技术管理(12323)
业经(12024)
(11645)
(11503)
(10529)
银行(10522)
(10240)
(10004)
金融(10003)
理论(8960)
(8762)
(8287)
农业(8190)
(8137)
机构
大学(194012)
学院(189111)
(88442)
经济(87147)
管理(72163)
研究(68471)
理学(62247)
理学院(61556)
管理学(60844)
管理学院(60446)
中国(53000)
(40427)
(39680)
科学(38653)
(33734)
财经(32281)
研究所(30804)
(29658)
中心(29527)
经济学(29417)
(26579)
经济学院(26392)
(26054)
北京(25891)
(24761)
师范(24561)
财经大学(24297)
(24228)
业大(23472)
(21345)
基金
项目(125747)
科学(102287)
基金(95626)
研究(93232)
(83908)
国家(83271)
科学基金(71809)
社会(64023)
社会科(61073)
社会科学(61061)
基金项目(49595)
(45896)
自然(44050)
自然科(43200)
自然科学(43189)
教育(42599)
自然科学基金(42555)
(39844)
资助(38123)
编号(33746)
(32373)
(29890)
创新(29353)
重点(28674)
国家社会(28548)
成果(28520)
(27107)
教育部(26374)
中国(25911)
(25004)
期刊
(93003)
经济(93003)
研究(62263)
中国(39125)
管理(30506)
(30498)
学报(29172)
科学(28305)
(23187)
大学(22600)
教育(21435)
学学(20692)
财经(18033)
(18021)
金融(18021)
经济研究(16576)
农业(15931)
(15806)
技术(15556)
(12776)
问题(12556)
业经(12209)
世界(11312)
国际(11054)
科技(10918)
技术经济(10839)
(10384)
图书(9970)
(9132)
论坛(9132)
共检索到287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云波  
武侠小说是一种模式化的类型文学样式,文学品位本不甚高,金庸先生却在这一领域异军突起,达到了新的文学高度,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研究界对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评价,至今存在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并存的不正常现象,如何全面公正地评价他的作品和文学贡献,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金庸先生不拘泥于传统武侠小说的创作类型,在文类功能、文类历史和文类品位三方面都作出了具有变革意义的道路选择,从而实现了武侠小说主流化的创造性转换,也使其作品成为武侠小说的一座高峰。金庸小说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研究武侠小说的历史资源提供了指引,也为21世纪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有利于提高文化自信,指明前进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枫  冯宗宪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雨柔  
以文学经典理论观照金庸长篇小说《鹿鼎记》,从本质主义文学经典理论考察小说文本的思想、艺术价值;从建构文学经典理论考察小说文本的生产与接受,及背后潜藏的巨大消费价值。通过对《鹿鼎记》的文本分析和深度思考,认为在思想内涵、艺术特性以及消费价值上都有其成为经典的潜在可能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渊  
娱乐性是金庸在谈及文学及武侠小说时所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而且非常具体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武侠小说中。金庸小说的娱乐性很强,这源于金庸自觉而大量地调动和运用了一些娱乐元素,主要在于以悬念和巧合展开叙事,极力挖掘并描绘人物的情爱世界,极富神奇性与想象力的武功描写,以及充满喜剧性元素,尤其是设置喜剧性人物和赋予人物性格以幽默、诙谐、狡黠、机智等特质,从而使金庸小说既扣人心弦,又引人入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蕊  
"南北宗"论是中国绘画理论史上极其重要也颇具争议的学术命题。滕固运用现代艺术史的历史分期法和风格分析法,揭示了"南北宗"论的历史意识的缺失和风格概念的混淆,明确提出以"院体画与文人画"来取代"北宗画与南宗画"的划分,从而完成了传统绘画理论的创造性转换。滕固关于"南北宗"论的研究具有学术范式的意义,对当下的艺术史学研究也不乏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言领  
金庸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山洞意象。对于金庸小说,山洞首先具有一种叙事意义,并通过小说主人公侠客的生命和武功两个重要方面得以具体呈现。山洞的第二重意义是对小说读者的娱乐意义,它是构成审美快感的常用叙事元素。在深层次上,山洞其实是一种道德隐喻,借助小说中作为正义化身的侠客传达出善有善报的道德训诫。在更深层次上,山洞作为道家文化的典型象征符号,是为了解决儒家道德精神对侠客身心的双重伤害而广泛存在于小说文本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友谊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人类社会灿烂文化的重要部份。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抑制创造力或创新精神的因素。本文循着价值取向到思维方式再到心理特征的路径,逐层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以期对创造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所助益。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鹏  
金庸小说在大陆的接受史,表征出转型期知识人自身使命的三个层次:从对金庸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的挖掘中,承担起重建本土文学的重任;从对金庸小说所隐含的政治寓言的解读中,肩负起对"极左"政治的含蓄批判;从对金庸小说人物个性的阐释中,建立理想人格范型。这三种使命承担,自然地呼应着传统知识人的艺—政—道的人生理想。了解这一点,对于建立金庸小说接受史,意义巨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珊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语境中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命题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发展思路。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可围绕以下三重维度: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激活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基因,进而对之批判性继承和反思;二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注重对现实的关照,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三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在吸收外来文化思想精髓和有益养分基础上进行创新。新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联系当今社会现实加以理解与阐释,对于当下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诗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职能作用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明确了税收在“国家治理”这个总平台上承担四大新职能、发挥三大新作用的功能定位,既赋予了税收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指明了税收改革发展的方向,又实现了税收平台的提升、税收职能的扩围、税收作用的创造性认定等税收基础理论的重大创新,引领着税收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深入领会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的深刻内涵、内在机理和实践要求,对于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充分发挥、拓展、提升税收职能作用,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肖瑛  
中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如乡村建设和工业化方案,文化建设如家庭存废,以及学科建设如社会学的中国化等各项现代化探索。这三类活动不仅在主题上有某些共通性,如家庭同公共性的关系,而且贯穿着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社会的互构等基本线索。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不同知识分子在是"创造性地适应"西方文明还是在中西之间"创造性转化"地再造新文明之间有着分歧,但他们从来没有偏离中西古今框架,没有背弃重建中国社会和中国学术主体性的目标。今天,要确立社会学的中国主体地位,需要以反思这段历程为基础,汲取他们的总体性视野和历史意识,在中西古今之间开展艰难的创造性转化工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丽华  沈德立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方面条件或因素的影响,如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标新立异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激活剂,学习兴趣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原动力,联想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探索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沙利杰  赵国杰  李杨  
文章介绍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特点,进而从管理者的角度探索创造性思维在管理活动中的诸多表现,提出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现代管理者的紧迫任务,管理者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与艺术,对于增强自己的能力,提高决策水平,开创管理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荣  
本文借鉴契约理论的思想,对创造性会计的产生原因及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创造性会计的新的定义。创造性会计本身应当是一个中性词,其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会计准则制定具有重要的先启作用。因此,对待创造性会计的基本态度应当是“兴利除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