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9)
2023(15687)
2022(13202)
2021(12170)
2020(10309)
2019(23971)
2018(23389)
2017(45228)
2016(24477)
2015(27698)
2014(27933)
2013(27420)
2012(24975)
2011(22359)
2010(22196)
2009(20861)
2008(20834)
2007(18749)
2006(15968)
2005(14372)
作者
(69803)
(58366)
(58334)
(55710)
(37067)
(27919)
(26763)
(22861)
(22151)
(20754)
(19842)
(19717)
(18527)
(18300)
(18234)
(18221)
(17682)
(17244)
(16983)
(16822)
(14221)
(14209)
(14200)
(13382)
(13214)
(13085)
(13072)
(12802)
(11675)
(11456)
学科
(99650)
经济(99510)
管理(82094)
(76094)
(65607)
企业(65607)
方法(49703)
数学(44107)
数学方法(43579)
(34722)
(25572)
中国(24782)
(24043)
(22744)
财务(22685)
财务管理(22631)
业经(21784)
企业财务(21617)
(18463)
(18362)
贸易(18347)
(17850)
地方(17039)
(16502)
银行(16466)
农业(16429)
(16419)
金融(16414)
(16376)
(15585)
机构
大学(354191)
学院(352359)
(147782)
经济(144815)
管理(141473)
理学(122351)
理学院(121155)
管理学(119202)
管理学院(118542)
研究(111626)
中国(87149)
(73969)
(72682)
科学(65612)
财经(58312)
(54933)
(54511)
中心(53335)
(52985)
(52345)
业大(50576)
研究所(49251)
经济学(46147)
北京(45077)
财经大学(43565)
农业(42721)
(42081)
经济学院(41756)
师范(41620)
(40935)
基金
项目(236392)
科学(187813)
基金(175093)
研究(171485)
(151689)
国家(150507)
科学基金(131017)
社会(111003)
社会科(105437)
社会科学(105410)
基金项目(92637)
(91227)
自然(85454)
自然科(83512)
自然科学(83490)
自然科学基金(82010)
教育(80094)
(76975)
资助(72134)
编号(68440)
成果(55421)
(53828)
重点(53007)
(49419)
(49020)
(47082)
教育部(46940)
课题(46601)
国家社会(46426)
创新(46299)
期刊
(157408)
经济(157408)
研究(100972)
中国(65777)
(62152)
管理(52600)
学报(52211)
科学(48603)
(47902)
大学(40613)
学学(38605)
(34771)
金融(34771)
教育(31991)
农业(31725)
技术(30977)
财经(29801)
(25405)
经济研究(25265)
业经(25119)
问题(20842)
财会(17667)
统计(17588)
技术经济(17440)
理论(17344)
(17302)
(16934)
(16628)
(16251)
商业(15795)
共检索到515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志胜  宋福铁  
文章基于证监会与地方政府目标分离以及证监会长(短)期目标分离视角,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退市制度与上市公司质量关系。结果表明:证监会以短期市场波动最小为目标,维持既有不太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但对地方政府和投机者产生不当激励;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增进投资者保护为目标,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不当激励消失,但在劣质股票数量较多情况下市场波动急剧降低;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可消除不当激励,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退居次优策略,市场波动稳步降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逐步提高;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芸  刘艳琴  
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好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对其是否能争取到保留上市资格的机会并无显著影响,撤销特别处理后的公司也普遍出现业绩下滑。这说明上市公司对自身质量改进缺少足够的关注,最终导致退市制度所应产生的正面效应长期弱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关旭  王军法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曾经发生过重大财务舞弊事件、严重资不抵债、主营业务一度崩溃的企业,但十几年来却一直未曾退市,这说明我国退市制度效率极低。退市标准宽松是我国退市制度低效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监管部门的妥协。基于此,本文对我国2012年推行的新退市制度提出了完善意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丽梅  
在美国,股票换手率通常不高,如果公司经营不善,就会出现股价极度低迷,很容易触发退市机制。市场自发优胜劣汰机制,是退市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8年10月,全球上市公司退市数量累计达21280家,超过IPO数量累计值16299家。成熟资本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和退市率普遍高于新兴市场,美股市场更是超过七成公司退市,退市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以纳斯达克交易所为例,上市股票最多时曾超过5000只,2018年年底为2711只。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海云  许可  
为缓解经济改革带来的冲击,促进证券市场优胜劣汰,我国推出了具备中国特色的ST制度,其用意在于稳定证券市场发展、提高投资者风险警示、监督企业改善经营和全面提振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文献,收集报刊、网络等数据,利用Eviews、Excel等统计软件,分析ST制度的有效性,理论和实践都质疑ST制度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分析ST制度存在的有效性与主板退市制度问题,提出通过减少"寻租行为"、逐步下放股票上市审批权,强化退市数量和非数量的可操作性,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经营积极性。本文建议通过修订退市标准、逐步清理市场"垃圾"企业,最终取消ST板块,从而加速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国  
创业板退市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制度,事关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下一步关键是在出台退市机制的过程中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建立健全创业板退市机制是今年全国证券监管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在抓紧论证出台创业板退市机制,这项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德鹏  张莉  
"连续亏损"这一退市标准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退市难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痼疾。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退市标准应朝着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柳芳  朱荣  何苦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正式开启,为新创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发行价格偏高、市盈率虚高、超募率较高、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发布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完善了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本文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视角,研究退市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但退市制度出台前后期间的盈余管理方式不同:退市制度出台前,公司主要实施应计盈余管理;退市制度出台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且主要实施销售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显著减少。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板上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董登新  
我国股市自开门营业18年来,退市制度仅在2001~2003年间被付诸行动,一批超级垃圾股在此期间集中退市,这在一定程度上纯洁了上市公司队伍,并极大地震慑住了狂炒垃圾股的过度投机行为。但之后的2004~2007年4年间几乎再无垃圾股退市。无论垃圾公司如何超级垃圾,它们总有办法坚决不退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康杰  简思达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进程1993年,《公司法》对上市公司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情形作出了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强制退市制度由此建立。2001年,水仙电器、广东金曼两家公司成为首批依法退市公司。2003年,中国证监会明确上市公司退市后,其股票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为退市公司提供了股票转让平台。2006年,修订后的《证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强制退市的具体情形,并增加了因为吸收合并、要约收购而发生的上市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自然  成思危  
长期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缺少一个有效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这样的制度设计造成了监管层面和上市公司治理层面各方激励约束的恶性循环,不利于激励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延伸到宏观层面,突出的表现为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及其功能的削弱。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在近几年来有所提高,但以贷款利率或债券收益率为标准衡量的整体投资价值仍旧不高。而且绩效差的上市公司比重过高,并且其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为了解决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激励机制问题并实现其功能定位的调整,我们建议应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墨涵  唐靖廷  王泽太  洪振宇  
在过去几十年,我国证券市场飞速发展,但对比美国等国外成熟证券市场还有一定差距。为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推行了证券市场注册制与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这对于上市公司与想要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从注册制改革与退市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出发,分析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与外国成熟市场存在的差距以及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提出深化改革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