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0)
- 2023(6302)
- 2022(5183)
- 2021(4947)
- 2020(3939)
- 2019(9247)
- 2018(8850)
- 2017(17014)
- 2016(8873)
- 2015(10154)
- 2014(9717)
- 2013(9858)
- 2012(9535)
- 2011(8752)
- 2010(8611)
- 2009(8063)
- 2008(7896)
- 2007(6632)
- 2006(5859)
- 2005(5678)
- 学科
- 济(40375)
- 经济(40324)
- 管理(22360)
- 业(20170)
- 方法(18158)
- 数学(16492)
- 数学方法(16412)
- 企(15366)
- 企业(15366)
- 中国(14371)
- 贸(12128)
- 贸易(12122)
- 易(11988)
- 财(10346)
- 融(9905)
- 金融(9905)
- 农(8976)
- 环境(8627)
- 银(8340)
- 银行(8335)
- 行(8044)
- 制(7620)
- 出(6984)
- 关系(6902)
- 业经(6740)
- 发(6393)
- 学(6217)
- 划(5721)
- 农业(5695)
- 务(5616)
- 机构
- 大学(132076)
- 学院(127036)
- 济(67373)
- 经济(66553)
- 研究(52301)
- 管理(46033)
- 中国(43354)
- 理学(39039)
- 理学院(38602)
- 管理学(38277)
- 管理学院(38028)
- 财(30864)
- 京(28395)
- 科学(26265)
- 所(25912)
- 财经(24536)
- 经济学(23541)
- 研究所(23437)
- 经(22857)
- 中心(22283)
- 经济学院(21325)
- 北京(19181)
- 财经大学(18752)
- 院(18474)
- 农(16927)
- 范(15909)
- 师范(15808)
- 江(15724)
- 科学院(15642)
- 融(15009)
- 基金
- 项目(81513)
- 科学(65671)
- 基金(63446)
- 研究(61495)
- 家(55389)
- 国家(55029)
- 科学基金(46641)
- 社会(43076)
- 社会科(41176)
- 社会科学(41166)
- 基金项目(32022)
- 教育(27219)
- 自然(27175)
- 资助(26944)
- 自然科(26566)
- 自然科学(26558)
- 自然科学基金(26148)
- 省(25912)
- 划(23922)
- 编号(21745)
- 中国(20888)
- 部(20802)
- 国家社会(20122)
- 成果(19006)
- 重点(18737)
- 教育部(18414)
- 发(18058)
- 创(16831)
- 人文(16824)
- 性(16478)
共检索到201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邵科 郑忱阳 王娜 王晰曦
主权绿色债券已经成为国际债券市场上"热门"产品,发行主权绿色债券对我国意义重大。文章介绍了全球主权绿色债券市场现状及其特点,以及主要经济体发行主权绿色债券的做法。当前,我国发行主权绿色债券条件日益成熟,文章参考国际经验就中国发行主权绿色债券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意义重大 投资者 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小颖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募集资金投向环境友好行业、带有政府"绿色信用"背书、符合低碳环保发展趋势的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加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各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统一规范的标准与认证体系、强制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绿色投资理念的逐渐深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中面临着部门间制度规则存在冲突、绿色认证环节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失、绿色投资理念亟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应当强化协调监管,加快推进绿色认证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出台激励政策,提升绿色债券的吸引力;丰富绿色债券品种,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多元化发展;推广绿色投资理念,培育绿色债券市场投资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万志宏 曾刚
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增长,为各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了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国际经验表明政策工具可以通过建立对绿色项目和绿色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扶持框架,支持启动绿色债券市场,而市场参与主体则应自下而上推动市场建设。发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应该明确"绿色投资"和"绿色债券"的定义、认证与监督;鼓励绿色投资,提高绿色债券的吸引力,培育绿色投资者;监管部门协调一致,发布绿色债券市场监管准则和措施;扩大发行主体范围,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试点发行绿色债券。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绿色投资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霞 许松涛
通过对波兰与法国的主权绿色债券特征的研究,发现发行人均以绿色用途债券的形式,设定略高于普通债券的利率定价发行主权绿色债券,以吸引绿色偏好和低风险投资者的参与;发行人均以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绿色债券原则为标准,对募集资金的使用领域、项目评估与遴选、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等进行了规范,并采用第二方意见的形式,验证上述规范是否符合绿色债券原则。上述绿色债券的特征,为我国通过主权绿色债券金融工具实现国家环境治理目标、增强绿色债券市场流动性、培育绿色偏好投资者、丰富绿色项目资金来源和提高绿色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等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主权绿色债券 发行 绿色债券原则 框架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雨田
2016年,中国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首支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并取得较高的信用评级。发行主体本身的高信用、对资产池的充足监管、资产监管人首创的预先授权机制等,都是本期债券取得高评级的原因。对本期债券增信手段的分析为今后资产担保债券提高信用等级带来重要启示:金融机构乃至国家要提升自身信用水平、对资产进行充足监管、为方便债权实现进行制度创新、借鉴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手段、政府要进行有力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雨田
2016年,中国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首支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并取得较高的信用评级。发行主体本身的高信用、对资产池的充足监管、资产监管人首创的预先授权机制等,都是本期债券取得高评级的原因。对本期债券增信手段的分析为今后资产担保债券提高信用等级带来重要启示:金融机构乃至国家要提升自身信用水平、对资产进行充足监管、为方便债权实现进行制度创新、借鉴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手段、政府要进行有力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然
绿色债券为发行人和投资人提供了多方面的益处,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积极作用。影响绿色债券发行的主要因素为绿色溢价和绿色债券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影响绿色债券投资的主要因素为投资回报率和发行人行业。发达国家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发展绿色主权债市场、绿色ABS市场以及绿色资产购买计划。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面临中外绿色定义存在差异、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和市场参与动力不足等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加强绿色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债券市场参与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制定标准化的绿色贷款合同,推动发展转型债券和绿色主权债,以及促进绿色债券双向开放。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绿色金融 碳中和 可持续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古小东
文章从思想意识、法律制度、激励机制、业务标准、环境信息、行业自律、中介参与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信贷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赤道原则 启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郭栋
文章以绿色主权债券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银行间绿色金融创新的"驱动力"因素(即气候变化风险和债务危机)入手,发现绿债创新对于债务治理的新策略:一是在"碳中和"战略驱动下,绿色主权债券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二是国际债务治理正处于改革转型中,绿色主权债券互换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减免和实践"碳中和"战略的创新模式。文章就此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詹小颖
随着国际市场低碳意识与绿色投资理念的逐渐清晰,募集资金投向环境友好行业、带有政府"绿色信用"背书、符合低碳环保发展趋势的绿色债券自2013年来呈爆发式增长。在资源能源短缺、污染严重的背景下,我国应借鉴国际市场绿色债券发展经验,协调监管,统一绿色项目界定范畴,加快推进绿色认证与信息披露制度,出台激励政策,提升绿色债券吸引力,完善绿色金融制度,积极推进绿色债券发展以助推我国经济结构改革、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可持续低碳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绪红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推广绿色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作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融资工具,绿色债券因其融资期限长、融资成本低的特点受到投资者青睐,2014年全球发行的绿色债券已经达380亿美元。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方面亟待完善。通过对发达国家推进绿色债券发展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提出了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绿色债券 机构参与 信息披露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万泰雷 李松梁
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政策精神引领下,我国金融业正以"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加快开放。债券市场开放,是我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基础。近期,我国债市开放呈加速势头,市场扩容、制度建设、风险防范齐头并进。2018年全年,境外机构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5128亿元,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新发债券746.6亿元。在此背景下,借鉴学习国际成熟经验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债市开放质量,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温彬 张友先 汪川
自1997年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场外交易(银行间市场)为主、场内交易(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体系。但从总量看,我国债券规模还比较小,同时,受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束缚,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发展滞后,并在发行、交易、托管等环节上存在分割。在诸多制约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因素中,债券市场的多重监管和托管结算系统的分割是本质性的阻碍因素。本文旨在介绍美国、英国和日本三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托管结算体制及其发展经验,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国际经验 统一监管 集中托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雪芩
次级贷危机过后,结构融资模式中的绝大多数筹资方式因风险过高而被放弃,但全覆盖债券以其高信用、高收益率,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获得诸多国家金融机构的青睐。本文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探析国外全覆盖债券的融资优势及产生的法律背景,以期为中国资产证券化进程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巧白 虞拱辰
一、美国的市政债券和收入债券 在美国,市政债券是指各级地方政府及其代理机构或授权机构发行的债券。尽管市政债务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但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金融工具。美国的市政债务市场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法制监管、市场结构、税收待遇、运作效率以及品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