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5)
- 2023(9638)
- 2022(8139)
- 2021(7134)
- 2020(6059)
- 2019(13287)
- 2018(12988)
- 2017(25577)
- 2016(13357)
- 2015(14797)
- 2014(14970)
- 2013(14839)
- 2012(14006)
- 2011(12976)
- 2010(13203)
- 2009(12593)
- 2008(12471)
- 2007(11369)
- 2006(10242)
- 2005(9826)
- 学科
- 济(76636)
- 经济(76543)
- 管理(46191)
- 业(38889)
- 企(33921)
- 企业(33921)
- 方法(25350)
- 数学(22129)
- 数学方法(21971)
- 财(19521)
- 地方(17294)
- 制(17094)
- 中国(15982)
- 业经(14611)
- 学(13873)
- 农(13047)
- 体(12706)
- 融(12515)
- 金融(12513)
- 地方经济(12361)
- 务(11964)
- 财务(11942)
- 财务管理(11914)
- 银(11799)
- 银行(11788)
- 企业财务(11486)
- 行(11220)
- 环境(10420)
- 体制(9967)
- 贸(8771)
- 机构
- 大学(206204)
- 学院(204322)
- 济(97731)
- 经济(95901)
- 管理(75067)
- 研究(73707)
- 理学(63671)
- 理学院(62983)
- 管理学(62131)
- 管理学院(61730)
- 中国(57017)
- 财(49470)
- 京(42205)
- 科学(40299)
- 财经(38198)
- 所(37136)
- 经(34536)
- 研究所(32917)
- 经济学(32665)
- 中心(32515)
- 江(31443)
- 经济学院(28949)
- 农(28776)
- 财经大学(28400)
- 北京(26641)
- 院(26086)
- 业大(25284)
- 州(24343)
- 范(23957)
- 师范(23722)
- 基金
- 项目(128210)
- 科学(102460)
- 基金(96345)
- 研究(93896)
- 家(83308)
- 国家(82696)
- 科学基金(71341)
- 社会(64199)
- 社会科(61102)
- 社会科学(61086)
- 基金项目(49850)
- 省(48282)
- 自然(43820)
- 自然科(42786)
- 自然科学(42773)
- 教育(42436)
- 自然科学基金(42064)
- 划(40314)
- 资助(39547)
- 编号(35058)
- 成果(29868)
- 部(29786)
- 制(29400)
- 重点(29236)
- 国家社会(27932)
- 发(27601)
- 性(26560)
- 创(26466)
- 教育部(26249)
- 人文(25328)
- 期刊
- 济(116554)
- 经济(116554)
- 研究(68838)
- 中国(41675)
- 财(40844)
- 管理(31264)
- 学报(29541)
- 科学(27678)
- 农(26625)
- 融(25351)
- 金融(25351)
- 大学(23294)
- 学学(22392)
- 财经(21398)
- 经济研究(20062)
- 经(18445)
- 农业(17012)
- 技术(16779)
- 教育(15908)
- 业经(14969)
- 问题(14636)
- 技术经济(11348)
- 贸(11308)
- 世界(10411)
- 国际(10099)
- 统计(9936)
- 理论(9299)
- 现代(9192)
- 经济管理(9172)
- 经济问题(9099)
共检索到322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丹
全球经济复苏的背后存在巨大的国际主权债务隐患,主权债务人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和债券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及广泛性加剧了主权债务争端解决的复杂性。目前国际法框架下尚未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主权债券违约救济机制,而是国际救助、主权债务重组、集体行动条款和法院调解等多种机制并存,这削弱了争端解决的可操作性,降低了主权国家重整债务的效率。国际仲裁机制具有中立性、协商性和效率性,争议双方选择仲裁员和运用的规则不仅提高了争端解决的效率,而且彰显了裁判的公正性,应成为联合国治理框架下全球统一的主权债券违约的主要救济机制,并能以其固有的特性弥补其他救济机制的短板,同时不否认其他救济机制的作用,将债务重组和国际官方救助作为仲裁的有益补充。国际仲裁机制应遵循全球公认的框架性原则,包括不干涉债务国经济主权原则、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正义和中立性原则、透明度和保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
关键词:
主权债券 债务违约 债务重组 仲裁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苗霞
债券违约作为目前的热点现象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汲取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宏观经济特征、行业特征、企业特征、制度环境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动态过程观的视角构建债券违约形成整合性框架。分析发现,该框架体系中关于最源头驱动因素制度环境、管理决策者即"人"的角色方面的研究并不够深入透彻。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未来可开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动态过程观 整合性框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晓琴
"11超日债"违约事件的发生让资本市场开始关注与重视债券违约的法律救济机制。本文以债券违约的法律救济机制为主题,从介绍国内外债券违约事件,分析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债券违约的法律救济机制,评述现行债券违约的法律救济机制的缺点、提出合理化改革建议等各个方面对其作出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以期对现行债券违约法律救济机制的建立健全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债券 违约 法律 救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梅 刘传哲
建立信用违约承担机制是转变政府一再为信用类债券违约兜底的前提,也是债券信用风险得以合理分散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中国信用债市场发展现状、发展原因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信用债市场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信用债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信用风险依然集聚在银行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尝试建立以信用违约互换(CDS)为中心、专业评级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债券合理定价为支撑的信用违约承担机制。
关键词:
信用类债券 政府信用 违约风险 承担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朱钧钧 孙海霞 谢识予
多数主权违约模型假设产出增长率为一阶自回归过程,而现实经济中,产出冲击经常是不对称的,更符合状态转换过程。本文将不对称产出冲击的假设引入主权违约模型,并以1993—2007年的阿根廷经济作为例子,研究了该假设下的主权违约概率。作为结果,本文模型更好地匹配了阿根廷经济中包括消费、产出、违约概率、债务规模和主权债券利差在内的多组数据。特别是,本文模型能同时匹配现实数据中较高的主权债务利差水平和较低的利差波动率。
关键词:
主权违约 不对称产出 状态转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玉博 余来冬 王宇斯
中国债券市场尚处在培育期,然而,多年保持的债券违约"零纪录"在两年前被打破。2014年3月,民营企业超日太阳能未能支付一笔到期利息,成为国内公司债券市场违约的第一个案例。而2015年4月,电力设备制造商保定天威因未能支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利息,成为首个国企债券违约案例。2016年,国内债券市场连续发生多起债券违约案例,并一度造成债券价格的大幅回调。截至2016年6月,国内债券市场实质性债券违约已有18例,涉及债券24只,其中仅3月份以来就有11例,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苏云鹏 杨宝臣
波动结构对于可违约债券及其衍生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AA级企业债券价格数据,基于中国可违约债券市场构建三因子可违约随机波动HJM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维马尔科夫仿射实现。在此基础上,从波动因子的随机波动特征、相关性结构和贡献度3个方面对中国可违约债券市场的波动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可违约债券隐含的无风险利率和信用利差的波动率中含有显著的随机波动过程,且其数值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无风险短期利率、短期信用利差和随机波动过程3个主要波动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各波动因子的风险贡献度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波动。在经济向好时期,无风险短期利率的风险贡献较大;在经济...
[期刊] 征信
[作者]
班若愚 张雨洁
在当前债券违约预测模型的研究中,使用债券属性和债券主体财务数据,以此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是较为主流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尝试引入了债券主体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并运用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构建了预测模型,用以预测中国信用债券违约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数据可以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其中社会融资规模、政府财力、政府负债率和区域失业率等关键指标对预测债券违约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区域经济 机器学习 预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思阳 王明吉
自2014年起我国债券市场陆续出现债券违约事件,2016年更有多家大型企业连续爆出违约,涉及数额巨大,在整个债券市场当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此次债券违约不同于以往的违约事件,国民经济处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违约涉及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行业与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行业;加上我国债券市场越来越市场化,政府刚兑已经被打破。本文主要分析近期出现债券违约的原因,并对以往解决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思阳 王明吉
自2014年起我国债券市场陆续出现债券违约事件,2016年更有多家大型企业连续爆出违约,涉及数额巨大,在整个债券市场当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此次债券违约不同于以往的违约事件,国民经济处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违约涉及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行业与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行业;加上我国债券市场越来越市场化,政府刚兑已经被打破。本文主要分析近期出现债券违约的原因,并对以往解决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琨 孟华泽 杨小舟
以2018年后债券违约数量和规模攀升为起点,收集典型债券违约公司的案例资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方法,对选取的资料按照三个程序化步骤进行整合编码。结果显示:经济环境、监管机制、企业自身能力以及管理与道德是影响企业债券违约的四大重要因素;根据共性因子进行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得出企业自身能力中的偿债能力是核心因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小伟 梁晨
本文从债券违约的数量规模、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企业属性、债券品种及违约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特征趋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融资特点,探讨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后的五种处置方式,认为我国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机制还不完善,缺少独立法律制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对发行人缺乏硬性约束,影响了违约债券的整体兑付水平,投资人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建议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债券违约发生率、优化发行人融资结构、建立债券违约的市场化处置机制,以降低债券违约风险,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违约风险 风险处置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庭强 石丽丽 杨青浩
2020年永煤债券违约导致市场上大量的信用债券价格下跌,同时影响了多只债券的正常发行,引发了债券市场的震荡,使得债券违约风险传染问题再次受到关注。通过文献解析和理论推演的方法,剖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结构及其特征,从交叉持股、企业集团信用关联、企业间信贷担保和供应链关系等四个方面阐释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形成机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投资者情绪、信息不对称、企业财务风险三个角度解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的传染机制。
关键词:
信用关联 超网络 债券违约 风险传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虞李辉 胡婕莹
自2014年以来我国债券违约逐步出现,原有的刚性兑付也逐步被打破。在债券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债券违约又出现了国企违约增多这一新情况。学界通过从债券市场化的必要性和违约刚兑带来的弊端进行双向分析,得出必须要坚持债券市场化这一道路,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违约刚兑背后所蕴含的利益和我国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转型遇到瓶颈期的当下,为了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政府信用,我们必须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化,而不能一蹴而就。在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法规层面提升治理能力和合规能力、统一标准和区分对待相结合来处理各类债券,以及发挥受托管理人作用来前移债券违约风险等方式,来完善我国债券违约处置机制。
关键词:
债券违约 打破刚兑 利益平衡 处置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红娟 姜子彧
2014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频现违约风险,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背后仍存在隐性"刚性兑付"条件,几例临近违约的债券都采取了政府斡旋兜底,主承销商贷款支持的解决方案。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一个真正健康、健全的债券市场需要一套市场化的债券违约处理机制,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