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6)
- 2023(7853)
- 2022(6469)
- 2021(5628)
- 2020(4662)
- 2019(10151)
- 2018(9688)
- 2017(18531)
- 2016(9801)
- 2015(10420)
- 2014(10216)
- 2013(10198)
- 2012(9558)
- 2011(8948)
- 2010(8985)
- 2009(8415)
- 2008(7797)
- 2007(6915)
- 2006(6422)
- 2005(5725)
- 学科
- 济(66172)
- 经济(66125)
- 管理(28783)
- 业(25275)
- 方法(21849)
- 数学(19897)
- 数学方法(19818)
- 企(19581)
- 企业(19581)
- 地方(16169)
- 中国(12499)
- 地方经济(12046)
- 农(11780)
- 学(11491)
- 业经(11246)
- 财(10649)
- 贸(9529)
- 贸易(9524)
- 易(9166)
- 制(8915)
- 环境(8834)
- 农业(8281)
- 融(7967)
- 金融(7967)
- 银(7751)
- 银行(7720)
- 产业(7704)
- 行(7391)
- 经济学(7004)
- 体(6963)
- 机构
- 大学(150916)
- 学院(150847)
- 济(77087)
- 经济(75964)
- 管理(56367)
- 研究(55678)
- 理学(49327)
- 理学院(48777)
- 管理学(48103)
- 管理学院(47841)
- 中国(42068)
- 科学(33141)
- 财(30815)
- 京(30103)
- 农(30029)
- 所(28571)
- 研究所(26254)
- 经济学(25568)
- 财经(25328)
- 业大(24810)
- 中心(24737)
- 农业(23569)
- 经(23070)
- 经济学院(22912)
- 江(21483)
- 院(19322)
- 财经大学(18764)
- 北京(18575)
- 科学院(17918)
- 经济管理(16884)
- 基金
- 项目(102408)
- 科学(80788)
- 基金(77183)
- 家(69400)
- 国家(68869)
- 研究(68177)
- 科学基金(58429)
- 社会(48609)
- 社会科(46316)
- 社会科学(46303)
- 基金项目(41121)
- 省(39120)
- 自然(37784)
- 自然科(36941)
- 自然科学(36927)
- 自然科学基金(36321)
- 划(32815)
- 资助(30722)
- 教育(29627)
- 编号(23794)
- 重点(23156)
- 发(23076)
- 部(22442)
- 国家社会(21466)
- 创(21235)
- 创新(20027)
- 科研(19758)
- 计划(19544)
- 教育部(19240)
- 人文(18814)
共检索到22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暾
通过总结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及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实践,本文勾勒出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冲击路径和原理。对于近期我国主权评级被穆迪下调事件,本文认为此次下调在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其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增加国内企业海外融资成本,未来需重点防范评级机构在短期内集中下调评级所产生的叠加效应。
关键词:
主权信用 信用评级 金融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暾
通过总结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及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实践,本文勾勒出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冲击路径和原理。对于近期我国主权评级被穆迪下调事件,本文认为此次下调在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其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增加国内企业海外融资成本,未来需重点防范评级机构在短期内集中下调评级所产生的叠加效应。
关键词:
主权信用 信用评级 金融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国武 郭亚静
本文对新兴经济体在不同时期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后外汇市场相应的反应进行研究,借助事件研究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时期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市场波动幅度随该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市场对主权信用评级的调整信息提前响应,负向调整对市场的影响较大,在1990—1999年和2000—2012年两个时期分别是正向调整影响的30.98倍和20.93倍。
关键词:
主权信用评级 汇率稳定性 新兴经济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贾丽丹
文章基于1985~2018年间68个国家年度面板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研究了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主权信用评级调整能够显著影响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当主权信用评级上调时,"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下降;反之亦然。中介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在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突然停止"的作用过程中,一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介程度可达24.8%。异质性分析表明,主权信用评级上调、中等主权信用风险经济体和主权信用评级在BBB级以上的投资级经济体、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的中介作用更大。各个经济体应密切关注信用评级变动冲击,尤其是评级下调带来的"次生灾害",进而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稳增长,防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刘宇飞 段誉
此次美国信用评级事件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背后反映出来的美欧未来经济前景问题,而不是评级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短期的动荡2011年8月5日,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公司(以下简称"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这是1917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穆迪授予AAA级后的首次下调。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8月8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全面下跌:美国三大指数下跌幅度在5%~7%不等,欧洲和亚洲的主要交易市场当天也有3%~4%的跌幅,拉美的阿根廷股市更是一天之内下跌了10.73%。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暾
市场投资者普遍将主权信用评级作为判断一国政治经济形势的重要指向性指标,信用评级的调整往往预示着该国投资风险水平变化。国际评级机构主权信用评级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各个评级机构的市场影响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二是不同国际评级机构的声明具有叠加效应;三是国际评级机构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具有滞后性;四是国际评级机构评级行动具有顺周期性。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受评国带来的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引起国内金融市场波动;二是刺激跨境资本流动;三是影响国内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引发市场冲击的跨国溢出效应。2017年5月穆迪宣布调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亚静
通过分析先进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在不同时期主权评级调整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顺周期"的主权评级调整行为,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显著;主权评级的调整,对不同经济体的债券市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产生的影响不同;市场对主权评级负向调整反映强烈;新兴经济体受到的影响更是在先进经济体市场表现的4倍以上。为防范主权评级调整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需要多方面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并大力发展本土信用评级机构。
关键词:
主权评级 债券市场 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民
本文以80个国家2009—2016年的数据为对象,通过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和短期因素。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失业率等宏观基本面因素对评级具有长期影响力,而政府收支和对外债务对评级具有短期影响力。进一步,对我国的主权评级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在2011年以前存在低估1个级别,而在2012—2016年却存在高估1—2个级别。本文建议政府要重视和警惕主权评级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未雨绸缪,从改善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上来夯实国家的整体偿债能力。
关键词:
主权评级 随机效应 面板数据 长短期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民
本文以80个国家2009—2016年的数据为对象,通过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和短期因素。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失业率等宏观基本面因素对评级具有长期影响力,而政府收支和对外债务对评级具有短期影响力。进一步,对我国的主权评级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在2011年以前存在低估1个级别,而在2012—2016年却存在高估1—2个级别。本文建议政府要重视和警惕主权评级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未雨绸缪,从改善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上来夯实国家的整体偿债能力。
关键词:
主权评级 随机效应 面板数据 长短期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益祥 陆留存
国际资本的正常流动能促进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大幅度的流入流出对东道国经济安全会产生负面的冲击,主权信用评级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主权信用评级对国际资本流向的非对称效应,在评级下调时国际资本大幅流出,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极大的危害。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挖掘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因素,检验这些因素的长短期效应,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制定长期政策维护和提升评级等级,制定短期调控政策抑制短期非正常冲击,确保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亚静
在不同时期主权评级下调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市场受影响的波动幅度,随经济发展逐渐减弱,整体而言股票市场对主权评级下调的反应是超短期的,基本都在2天内迅速消化该影响信息。"顺周期"评级调整行为,会强化后期的信息预期;"逆周期"评级调整行为,则导致后期滞后反应。
关键词:
主权评级 股票市场 波动 差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余送 黄光磊
本文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主权信用评级波动对金融市场安全的影响和传递机制,探讨了主权信用评级、国际投资银行以及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并从加强对外资机构在华信用评级业务范围和评级流程的监督管理、推进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建设、理顺评级过程中所涉各方利益、探索投资者的法律保障等5个方面,就促进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公正和稳定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开放 主权信用评级 金融安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育婷 罗晶 徐培文
本文以1996—2011年间45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和惠誉的主权信用评级数据,运用一般面板线性回归和有序概率模型研究了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是否被低估的问题。结果发现,国际评级机构并没有刻意低估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其对我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测算方法并不明显有别于其他国家。但是,由于评级体系的倾向性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透明等原因,导致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客观上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胜刚 成程
本文以1986至2009年期间120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三大评级机构的主权信用评级结果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和有序Probit概率模型研究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是否被低估的问题。通过对三大评级机构的定量分析模型进行模拟与验证发现,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1年至2002年前后的确被低估,但2003年以后,随着穆迪、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相继调高我国的主权信用等级,目前我国的模拟评级与实际评级已经基本持平。
关键词:
主权信用等级 信用评级机构 主权信用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嘉
截至2018年初,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信用评级机构仍然是全球许多国家公共政策重点关注的议题。本文将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主权信用评级置于国际经济治理和市场监管的背景下,分析评级机构市场权力的来源,欧美监管改革的路径和监管困境,结合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对主权信用评级价值异化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