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8)
2023(5603)
2022(4683)
2021(4112)
2020(3458)
2019(7374)
2018(6941)
2017(13443)
2016(7231)
2015(7499)
2014(7146)
2013(6999)
2012(6356)
2011(5726)
2010(5482)
2009(5031)
2008(4765)
2007(4072)
2006(3559)
2005(3044)
作者
(22672)
(18813)
(18668)
(17594)
(11952)
(9198)
(8413)
(7403)
(7191)
(6459)
(6312)
(6111)
(6007)
(5884)
(5800)
(5757)
(5728)
(5649)
(5434)
(5280)
(4803)
(4560)
(4380)
(4367)
(4291)
(4107)
(4100)
(4036)
(3804)
(3689)
学科
(28403)
经济(28366)
管理(21387)
(21292)
(16852)
企业(16852)
方法(14549)
数学(13411)
数学方法(13335)
(8689)
(8169)
(7790)
贸易(7788)
(7600)
中国(6799)
业经(6117)
(5881)
(5759)
财务(5758)
财务管理(5753)
(5707)
银行(5676)
(5535)
企业财务(5522)
农业(5464)
(5360)
(5359)
金融(5359)
技术(4814)
环境(4586)
机构
大学(102682)
学院(102078)
(44781)
经济(44113)
管理(40157)
理学(36038)
理学院(35654)
管理学(35055)
管理学院(34893)
研究(34865)
中国(27443)
(25042)
科学(22714)
(20361)
业大(20355)
农业(19984)
(18906)
(17986)
研究所(16883)
中心(16677)
财经(15870)
(14673)
经济学(14171)
农业大学(13715)
(13642)
经济学院(13147)
(12321)
北京(12153)
财经大学(12081)
商学(11756)
基金
项目(76928)
科学(60657)
基金(58704)
(54146)
国家(53735)
研究(48599)
科学基金(45586)
社会(33853)
社会科(32320)
社会科学(32311)
基金项目(31823)
自然(31610)
自然科(30961)
自然科学(30949)
自然科学基金(30459)
(29303)
(25396)
资助(23231)
教育(21683)
重点(17378)
(16898)
编号(16709)
(16511)
计划(16193)
(15697)
科研(15643)
创新(15511)
国家社会(14979)
(14945)
教育部(14240)
期刊
(40510)
经济(40510)
研究(25761)
学报(22760)
(21057)
科学(18694)
大学(16366)
学学(16085)
中国(15315)
农业(13700)
(13642)
管理(12715)
(12333)
金融(12333)
经济研究(8020)
财经(7734)
(7421)
业经(6885)
业大(6664)
(6521)
(5889)
问题(5832)
农业大学(5816)
技术(5788)
科技(5517)
(5422)
商业(5379)
国际(5186)
技术经济(4805)
理论(4788)
共检索到137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国武  郭亚静  
本文对新兴经济体在不同时期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后外汇市场相应的反应进行研究,借助事件研究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时期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市场波动幅度随该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市场对主权信用评级的调整信息提前响应,负向调整对市场的影响较大,在1990—1999年和2000—2012年两个时期分别是正向调整影响的30.98倍和20.93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暾  
通过总结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及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实践,本文勾勒出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冲击路径和原理。对于近期我国主权评级被穆迪下调事件,本文认为此次下调在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其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增加国内企业海外融资成本,未来需重点防范评级机构在短期内集中下调评级所产生的叠加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暾  
通过总结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及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实践,本文勾勒出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冲击路径和原理。对于近期我国主权评级被穆迪下调事件,本文认为此次下调在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其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增加国内企业海外融资成本,未来需重点防范评级机构在短期内集中下调评级所产生的叠加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颖  刘飞  
文章结合索洛模型和资产负债表思想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问题。文章发现,国际储备和中心国家政府债务与中心国家GDP之比必定小于某个常数,因此现有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文献以国际储备与中心国家GDP之比是否趋于有限数作为判断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标准仍有缺陷。文章进一步在资产负债表框架中引入GDP波动,构建了宏观金融风险分析框架。外围国家过量积累外汇储备,在减少储备收益的同时降低了宏观金融风险。中心国家享受了以低成本融资的利益,却可能增大本国资产负债率并引发金融风险。而且过低的融资成本可能引起中心国家的资产泡沫,并进一步增大中心国家金融风险。因此现有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对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都有不利之处,促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增加外围国家的储备收益,降低中心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颖  刘飞  
文章结合索洛模型和资产负债表思想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问题。文章发现,国际储备和中心国家政府债务与中心国家GDP之比必定小于某个常数,因此现有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文献以国际储备与中心国家GDP之比是否趋于有限数作为判断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标准仍有缺陷。文章进一步在资产负债表框架中引入GDP波动,构建了宏观金融风险分析框架。外围国家过量积累外汇储备,在减少储备收益的同时降低了宏观金融风险。中心国家享受了以低成本融资的利益,却可能增大本国资产负债率并引发金融风险。而且过低的融资成本可能引起中心国家的资产泡沫,并进一步增大中心国家金融风险。因此现有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对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都有不利之处,促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增加外围国家的储备收益,降低中心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娟  
传统的研究表明,汇率灵活性能作为经济的减震器,有助于缓解外部冲击。本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作用非常有限,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不能作为中国经济的减震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娟  
一、引言(Meade,1951)很早就提出,汇率灵活性能成为一个国家屏蔽来自外国的经济干扰的工具,即汇率的灵活性是经济的减震器。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汇率的灵活性是否能屏蔽外国经济冲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汇率灵活性不仅不能屏蔽济济冲击反而会放大经济冲击。自从2005年我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并且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出现了两个特点:(1)2005年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月统计值非常稳定,几乎没有灵活性;(2)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灵活性加剧,并且表现为单调的升值。这个两个特点可以清楚从图1中看出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  赵天荣  
汇率改革前后,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在均值意义上讲,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利率对汇率的反馈机制有了一定的加强。实证检验证明,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能稳定利率波动的假设只在长期内存在,而短期内人民币弹性的增大实际上加剧了利率的波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崴  廖振宇  
从1994年起 ,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七年来人民币汇率却一直体现出超稳定性的特点。本文从宏观政策搭配、外汇市场现状、外贸依存及汇率理论选择等方面分析了汇率不浮动的原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莲  孟祥怡  刘梅  
作为国际金融市场新崛起的一支重要投资力量,主权财富基金的一举一动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西方国家担心主权财富基金缺乏透明性及可能含有政治目的,会扭曲资本市场。本文结合主权财富基金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了主权财富基金对金融市场及其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并对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发展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奇  
主权信用货币是否注定充当国际储备货币面临两难,尚缺乏严格的理论与实证。本文的贡献在于,证明了在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保持稳定性的条件是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或者等于通货膨胀率与国际储备货币收益率之和。以美元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国际储备长时间偏离保持稳定性的可持续水平,这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提供了新的解释,当前的美元困境也得到了经验验证。对此,我国必须深入研究美元主导的巨额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性问题,同时构建保持国际储备货币稳定性的政策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恒煜  
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激励与监管当局提高金融稳定性的目标是一致的,监管当局应该通过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总信用风险转移,使得信用风险转移的收益最大化;研究还发现,随着跨部门之间信用风险转移的出现,为了使得个体激励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中金融机构稳定性的社会目标相一致,应该鼓励部门之间的差异化监管。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冯永琦  李文硕  
中国、日本、美国的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货币汇率稳定性存在不同的影响。美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稳定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日本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与东亚经济体货币兑日元汇率稳定性没有显著相关的关系。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提升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而日本也很难通过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途径来增强东亚经济体货币兑日元的汇率稳定性。鉴于中国在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方面与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冯永琦  李文硕  
中国、日本、美国的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货币汇率稳定性存在不同的影响。美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稳定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日本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与东亚经济体货币兑日元汇率稳定性没有显著相关的关系。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提升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而日本也很难通过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途径来增强东亚经济体货币兑日元的汇率稳定性。鉴于中国在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方面与美国差距甚远,以及美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基本处于平稳态势,可以判断美元仍将在东亚经济体的货币汇率稳定性方面继续发挥着"货币锚"作用,中国应该积极提升在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上的提供者地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峻   薛琳  
ESG评级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企业长期生存的内在要求,而高管团队在企业长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1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ESG评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稳定性越高,企业ESG评级越高。机制检验显示,高管团队稳定性通过降低企业战略差异度和经营风险提高企业ESG评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内控质量较低、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中,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ESG评级影响效应显著;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ESG评级的影响更显著。因此,企业要重视高管团队稳定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经营风险,注重ESG信息披露,提升ESG评级,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