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5)
- 2023(3689)
- 2022(2980)
- 2021(2749)
- 2020(2143)
- 2019(4900)
- 2018(4691)
- 2017(8278)
- 2016(4773)
- 2015(5318)
- 2014(5089)
- 2013(4993)
- 2012(4830)
- 2011(4361)
- 2010(4516)
- 2009(4035)
- 2008(3876)
- 2007(3519)
- 2006(3186)
- 2005(3071)
- 学科
- 济(15012)
- 经济(14984)
- 管理(10632)
- 业(9033)
- 企(7526)
- 企业(7526)
- 方法(6116)
- 学(5200)
- 数学(5077)
- 数学方法(4989)
- 中国(4893)
- 理论(4390)
- 农(4337)
- 制(3987)
- 财(3986)
- 银(3703)
- 银行(3681)
- 行(3539)
- 业经(3528)
- 教学(3463)
- 融(3421)
- 金融(3421)
- 教育(3295)
- 贸(3257)
- 贸易(3251)
- 易(3145)
- 地方(3054)
- 农业(2912)
- 和(2552)
- 学法(2411)
- 机构
- 大学(64818)
- 学院(63719)
- 研究(26924)
- 济(22272)
- 经济(21607)
- 中国(21602)
- 管理(19044)
- 科学(18347)
- 农(16361)
- 理学(15655)
- 理学院(15390)
- 京(15167)
- 管理学(14950)
- 管理学院(14856)
- 所(14745)
- 研究所(13511)
- 农业(12957)
- 中心(12744)
- 业大(11770)
- 江(11525)
- 财(10729)
- 院(10182)
- 北京(9814)
- 省(9782)
- 技术(9408)
- 范(9158)
- 州(9152)
- 师范(8920)
- 室(8345)
- 科学院(8160)
- 基金
- 项目(43320)
- 科学(32374)
- 基金(29869)
- 研究(29254)
- 家(28335)
- 国家(28101)
- 科学基金(22378)
- 省(17179)
- 社会(16423)
- 自然(15792)
- 划(15419)
- 自然科(15409)
- 自然科学(15400)
- 社会科(15377)
- 社会科学(15372)
- 自然科学基金(15137)
- 基金项目(15014)
- 教育(14701)
- 资助(12751)
- 编号(11475)
- 重点(10712)
- 成果(9980)
- 课题(9535)
- 计划(9356)
- 部(9259)
- 发(9217)
- 创(9060)
- 创新(8515)
- 科研(8509)
- 科技(8329)
共检索到107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章伟
目前,"主权信用封顶"规则已被"国家信用限额"规则取代。从实践上看,三大评级机构在计量经济研究范式基础上所研发的评级模型仍将一国经济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与美日欧的关系作为判断经济结构和经济前景的主要依据,具有强烈的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色彩。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需要推行"国家信用限额"规则。
关键词:
主权信用评级 规则演变 评级机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余送 黄光磊
本文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主权信用评级波动对金融市场安全的影响和传递机制,探讨了主权信用评级、国际投资银行以及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并从加强对外资机构在华信用评级业务范围和评级流程的监督管理、推进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建设、理顺评级过程中所涉各方利益、探索投资者的法律保障等5个方面,就促进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公正和稳定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开放 主权信用评级 金融安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育婷 罗晶 徐培文
本文以1996—2011年间45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和惠誉的主权信用评级数据,运用一般面板线性回归和有序概率模型研究了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是否被低估的问题。结果发现,国际评级机构并没有刻意低估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其对我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测算方法并不明显有别于其他国家。但是,由于评级体系的倾向性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透明等原因,导致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客观上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暾
通过总结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及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实践,本文勾勒出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冲击路径和原理。对于近期我国主权评级被穆迪下调事件,本文认为此次下调在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其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增加国内企业海外融资成本,未来需重点防范评级机构在短期内集中下调评级所产生的叠加效应。
关键词:
主权信用 信用评级 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刘宇飞 段誉
此次美国信用评级事件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背后反映出来的美欧未来经济前景问题,而不是评级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短期的动荡2011年8月5日,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公司(以下简称"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这是1917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穆迪授予AAA级后的首次下调。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8月8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全面下跌:美国三大指数下跌幅度在5%~7%不等,欧洲和亚洲的主要交易市场当天也有3%~4%的跌幅,拉美的阿根廷股市更是一天之内下跌了10.73%。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暾
通过总结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及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实践,本文勾勒出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冲击路径和原理。对于近期我国主权评级被穆迪下调事件,本文认为此次下调在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其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增加国内企业海外融资成本,未来需重点防范评级机构在短期内集中下调评级所产生的叠加效应。
关键词:
主权信用 信用评级 金融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胜刚 成程
本文以1986至2009年期间120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三大评级机构的主权信用评级结果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和有序Probit概率模型研究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是否被低估的问题。通过对三大评级机构的定量分析模型进行模拟与验证发现,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1年至2002年前后的确被低估,但2003年以后,随着穆迪、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相继调高我国的主权信用等级,目前我国的模拟评级与实际评级已经基本持平。
关键词:
主权信用等级 信用评级机构 主权信用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张阳 赵婧 石腾超
在信用保险理论及实践中,主权信用风险分析和评估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同时,主权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也是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最基础的技术体系和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主权信用风险事件对市场准入国和低收入国家分别构建主权信用风险模型,并基于出口信用保险实践视角设计压力测试方案,对全球192个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2015年全球主权信用风险水平由低到高,评级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和C级的国家分别有14、10、29、19、33、23、33、23和8个。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走出去"企业加强主权信用风险防范和管理,而且对于我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开放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暾
市场投资者普遍将主权信用评级作为判断一国政治经济形势的重要指向性指标,信用评级的调整往往预示着该国投资风险水平变化。国际评级机构主权信用评级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各个评级机构的市场影响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二是不同国际评级机构的声明具有叠加效应;三是国际评级机构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具有滞后性;四是国际评级机构评级行动具有顺周期性。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受评国带来的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引起国内金融市场波动;二是刺激跨境资本流动;三是影响国内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引发市场冲击的跨国溢出效应。2017年5月穆迪宣布调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国武 郭亚静
本文对新兴经济体在不同时期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后外汇市场相应的反应进行研究,借助事件研究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时期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市场波动幅度随该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市场对主权信用评级的调整信息提前响应,负向调整对市场的影响较大,在1990—1999年和2000—2012年两个时期分别是正向调整影响的30.98倍和20.93倍。
关键词:
主权信用评级 汇率稳定性 新兴经济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鹏 朱珠
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遭遇了自其建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本文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并从近几次危机中评级失真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方法。研究表明:正常年份中,债务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是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决定因素;评级行业的垄断与评级机构特殊的政治目的固然是近年来评级失真频现的原因,但国际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亦是危机中"评级结果决定主权走势"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要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既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无限夸大,应该在提高投资者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评级市场的竞争,并且努力构建内外监管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关键词:
主权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机构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民
本文以80个国家2009—2016年的数据为对象,通过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和短期因素。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失业率等宏观基本面因素对评级具有长期影响力,而政府收支和对外债务对评级具有短期影响力。进一步,对我国的主权评级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在2011年以前存在低估1个级别,而在2012—2016年却存在高估1—2个级别。本文建议政府要重视和警惕主权评级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未雨绸缪,从改善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上来夯实国家的整体偿债能力。
关键词:
主权评级 随机效应 面板数据 长短期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民
本文以80个国家2009—2016年的数据为对象,通过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和短期因素。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失业率等宏观基本面因素对评级具有长期影响力,而政府收支和对外债务对评级具有短期影响力。进一步,对我国的主权评级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在2011年以前存在低估1个级别,而在2012—2016年却存在高估1—2个级别。本文建议政府要重视和警惕主权评级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未雨绸缪,从改善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上来夯实国家的整体偿债能力。
关键词:
主权评级 随机效应 面板数据 长短期因素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红 张国柱 罗红光 娄辉
发展和完善主权信用评级业是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以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家评级机构为代表的国际评级机构,均通过综合评估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来展示主权国家的信用状况。此评级模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估方式,评级指标全面、准确、完整,但具有潜意识下的制度偏好,易受主观影响且透明度不高。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大力扶持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建立自己的评级标准和模式,并加强主权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和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车辉 赵子薇
从国内外寿险业信用评级的实践中探索其评级规律,通过对比发现我国寿险业信用评级中存在的不足。建议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实施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本土化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探索准确的评级方法,提高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完善法律基础,提升监管水平。
关键词:
寿险业 信用评级 规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