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2)
2023(12764)
2022(10690)
2021(9832)
2020(8162)
2019(18820)
2018(18799)
2017(36428)
2016(20088)
2015(22581)
2014(22846)
2013(22379)
2012(20145)
2011(18005)
2010(17827)
2009(16134)
2008(15456)
2007(13508)
2006(11840)
2005(10460)
作者
(58143)
(47840)
(47601)
(45398)
(30520)
(22948)
(21771)
(18959)
(18318)
(17028)
(16502)
(16084)
(15170)
(15014)
(14869)
(14595)
(14550)
(14325)
(13659)
(13593)
(11854)
(11762)
(11537)
(10864)
(10709)
(10686)
(10592)
(10578)
(9631)
(9453)
学科
(78447)
经济(78361)
管理(56124)
(54097)
(44521)
企业(44521)
方法(36561)
数学(31515)
数学方法(31186)
(22448)
中国(21836)
业经(18858)
(18609)
(17415)
地方(16327)
农业(15141)
(14458)
理论(13890)
(13498)
贸易(13491)
(13044)
(12719)
银行(12672)
(12589)
技术(12458)
(12195)
环境(12193)
财务(12127)
财务管理(12108)
(12013)
机构
大学(281952)
学院(279790)
管理(113151)
(107469)
经济(104975)
理学(98627)
理学院(97535)
管理学(95804)
管理学院(95308)
研究(91756)
中国(68428)
(60331)
科学(58822)
(47761)
(47372)
(45699)
业大(44279)
中心(42284)
研究所(42005)
(40418)
财经(38960)
(38410)
师范(38036)
北京(37772)
农业(36920)
(35470)
(33230)
(33119)
经济学(31454)
师范大学(30718)
基金
项目(197377)
科学(154998)
研究(144134)
基金(142632)
(124428)
国家(123388)
科学基金(106099)
社会(89917)
社会科(85163)
社会科学(85140)
(77469)
基金项目(76684)
自然(69495)
自然科(67863)
自然科学(67848)
自然科学基金(66629)
教育(66035)
(65184)
编号(59480)
资助(57830)
成果(47919)
重点(43840)
(42867)
(41699)
(40813)
课题(40505)
创新(37998)
科研(37635)
教育部(36643)
项目编号(36638)
期刊
(114741)
经济(114741)
研究(80974)
中国(51483)
学报(46462)
(43032)
科学(41980)
管理(39854)
大学(35037)
(34585)
教育(33341)
学学(32746)
农业(29909)
(24938)
金融(24938)
技术(23923)
业经(19351)
财经(18267)
经济研究(17779)
图书(16738)
(15406)
问题(15332)
(15039)
理论(14552)
科技(14377)
实践(13550)
(13550)
技术经济(13238)
(13220)
现代(12873)
共检索到399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鹏  朱珠  
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遭遇了自其建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本文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并从近几次危机中评级失真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方法。研究表明:正常年份中,债务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是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决定因素;评级行业的垄断与评级机构特殊的政治目的固然是近年来评级失真频现的原因,但国际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亦是危机中"评级结果决定主权走势"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要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既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无限夸大,应该在提高投资者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评级市场的竞争,并且努力构建内外监管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亦平  洪露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Ordered Probit的国家信用评级决定因素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2001年至2005年92个国家标准普尔的国家信用评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两个不同的群体,他们的国家信用评级在决定因素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二,对我国来说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是中国信用评级上升的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民  
本文以80个国家2009—2016年的数据为对象,通过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和短期因素。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失业率等宏观基本面因素对评级具有长期影响力,而政府收支和对外债务对评级具有短期影响力。进一步,对我国的主权评级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在2011年以前存在低估1个级别,而在2012—2016年却存在高估1—2个级别。本文建议政府要重视和警惕主权评级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未雨绸缪,从改善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上来夯实国家的整体偿债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民  
本文以80个国家2009—2016年的数据为对象,通过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和短期因素。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失业率等宏观基本面因素对评级具有长期影响力,而政府收支和对外债务对评级具有短期影响力。进一步,对我国的主权评级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在2011年以前存在低估1个级别,而在2012—2016年却存在高估1—2个级别。本文建议政府要重视和警惕主权评级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未雨绸缪,从改善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上来夯实国家的整体偿债能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丹  伦杭  聂逆  宿夏荻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对于信用评级的认识及评级方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研究对比近几年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的内涵及对于一般主体和债项的评级方法,以增进对评级理念的了解,促进我国评级机构评级方法的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文才  王岩  
资信评级规范化泛议王文才,王岩随着市场经济要素的生长繁衍,我国将在公有制主导型经济结构上建立资产市场和资金市场,并逐步参与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竞争,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这就要求有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实用化的资信评级学科和机构,为使我们的资信评估机...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红  张国柱  罗红光  娄辉  
发展和完善主权信用评级业是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以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家评级机构为代表的国际评级机构,均通过综合评估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来展示主权国家的信用状况。此评级模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估方式,评级指标全面、准确、完整,但具有潜意识下的制度偏好,易受主观影响且透明度不高。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大力扶持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建立自己的评级标准和模式,并加强主权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和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浩  刘士达  刘淳  
信用评级研究对于信息发现、资产定价和金融监管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本文回顾了信用评级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信用评级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发现,监督协调和监管区分。文献发现了几类重要的影响评级质量的因素:市场竞争与声誉机制,利益冲突,监管对评级的依赖和被评级产品的复杂性。本文探讨了如何从决利益冲突、监管方法以及评级方式等角度提升评级质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张阳  赵婧  石腾超  
在信用保险理论及实践中,主权信用风险分析和评估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同时,主权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也是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最基础的技术体系和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主权信用风险事件对市场准入国和低收入国家分别构建主权信用风险模型,并基于出口信用保险实践视角设计压力测试方案,对全球192个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2015年全球主权信用风险水平由低到高,评级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和C级的国家分别有14、10、29、19、33、23、33、23和8个。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走出去"企业加强主权信用风险防范和管理,而且对于我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开放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米晓文  
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对辖区5县的调查显示,受各金融机构信用户评级标准和结果不一、指标设置和风险机制不健全、管理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信用户违约率和贷款不良率出现"双高"现象,影响了农户贷款的发放,应予以关注。基本情况各金融机构评定标准不一。2014年10月末,5县参与农户信用评级的金融机构有3家,分别为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辖内农村信用社,参与评级农户38.09万户,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万先  
近期,有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因利益冲突违规行为遭受处罚,引起广泛关注,矛头直指债市评级虚高和等级区分度不足等问题,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效率,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为此,笔者认为,要借鉴国际经验,积极与国际接轨,加强利益冲突违规行为监管,做好规则制定和评级付费模式改革,探索建立评估业统一监管体制,推动债券市场和评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余送  黄光磊  
本文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主权信用评级波动对金融市场安全的影响和传递机制,探讨了主权信用评级、国际投资银行以及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并从加强对外资机构在华信用评级业务范围和评级流程的监督管理、推进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建设、理顺评级过程中所涉各方利益、探索投资者的法律保障等5个方面,就促进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公正和稳定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育婷  罗晶  徐培文  
本文以1996—2011年间45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和惠誉的主权信用评级数据,运用一般面板线性回归和有序概率模型研究了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是否被低估的问题。结果发现,国际评级机构并没有刻意低估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其对我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测算方法并不明显有别于其他国家。但是,由于评级体系的倾向性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透明等原因,导致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客观上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