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8)
- 2023(8971)
- 2022(7257)
- 2021(6450)
- 2020(5009)
- 2019(10905)
- 2018(10231)
- 2017(19498)
- 2016(10514)
- 2015(11222)
- 2014(10736)
- 2013(10506)
- 2012(9378)
- 2011(8417)
- 2010(8193)
- 2009(7307)
- 2008(6938)
- 2007(6086)
- 2006(5208)
- 2005(4241)
- 学科
- 济(45816)
- 经济(45780)
- 业(29652)
- 管理(28213)
- 企(22862)
- 企业(22862)
- 方法(18646)
- 数学(16385)
- 数学方法(16273)
- 农(14468)
- 业经(12956)
- 产业(11448)
- 中国(11052)
- 地方(10266)
- 农业(10080)
- 贸(9229)
- 贸易(9228)
- 技术(8984)
- 易(8973)
- 财(8912)
- 学(8515)
- 环境(7469)
- 制(7035)
- 结构(6159)
- 地方经济(6046)
- 划(5996)
- 发(5934)
- 银(5716)
- 银行(5675)
- 信息(5626)
- 机构
- 学院(151813)
- 大学(148470)
- 济(64468)
- 经济(63501)
- 管理(58167)
- 理学(52019)
- 研究(51474)
- 理学院(51459)
- 管理学(50664)
- 管理学院(50412)
- 中国(35529)
- 科学(33861)
- 农(33368)
- 京(29629)
- 业大(28444)
- 农业(26771)
- 所(26088)
- 财(24955)
- 研究所(24429)
- 中心(22927)
- 江(21353)
- 财经(21149)
- 经济学(20059)
- 经(19336)
- 院(18621)
- 经济学院(18494)
- 农业大学(18263)
- 范(18114)
- 师范(17785)
- 北京(17591)
- 基金
- 项目(113658)
- 科学(89771)
- 基金(82857)
- 研究(78163)
- 家(74960)
- 国家(74324)
- 科学基金(63075)
- 社会(52390)
- 社会科(49950)
- 社会科学(49937)
- 省(46405)
- 基金项目(44766)
- 自然(41059)
- 自然科(40115)
- 自然科学(40102)
- 自然科学基金(39435)
- 划(38742)
- 教育(34704)
- 资助(31296)
- 编号(29500)
- 发(26634)
- 重点(26029)
- 创(25344)
- 部(23884)
- 创新(23609)
- 计划(22676)
- 国家社会(22448)
- 科研(21787)
- 业(21693)
- 成果(21220)
共检索到202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盛朝迅 徐从才
在以需求为导向的大背景下,大型零售商作为终端销售平台,在产业链整合优化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分工深化、组织创新、顾客价值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大型零售商主导产业链的动因;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信息引导能力、实施多供应商战略和加强纵向一体化,是大型零售商主导产业链的有效机制;从生产者驱动转向采购者驱动、从技术驱动转向组织驱动、从产业链的单环节升级转向整链升级,是大型零售商主导产业链的必经路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段海燕 王寒凝 王宪恩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驱动效应各异。基于完美迪氏指数分解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1960年以来,日本电力和热力生产业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和能源结构因素,经济因素呈正向驱动效应,能源结构因素在1973—1990年、2003—2010年阶段则呈负向驱动效应;制造业和建筑业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主要增碳因素为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在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能源结构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技术因素,因素驱动效应各异;运输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由快速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因素主导逐步转变为后工业化阶段的能源结构因素主导;商业和公共服务业在快速工业化阶段的主要增碳因素为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随翠霞 沈玉龙 张怡 卢生芹 杨振中
本文参照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之强势,提出了合肥高新区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成长路径选择的基本依据,和应选择的路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主导产业 产业集群 成长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曲泽静 张慧君
文章基于传统主导产业升级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价值链视角下主导产业升级新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该模型增加了以投入产出法对生产过程中生产非一体化程度进行区分和测度,表达经济体参与全球-国内价值链水平。以江苏省为例,探讨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及推动主导产业价值链升级与重构的创新驱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对主导产业价值链升级、地位提升具有明显地推动作用;区域竞争力提升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引领作用,以主导产业为龙头,推动主导产业价值链升级与重构是取得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梅巧萍 刘丹
物流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物流业和主导产业联动发展,有利于主导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产业升级。根据2007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对其物流业和主导产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并依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促进两者联动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福建省 物流业 主导产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劲松 薛红志
以往研究强调了外部环境和随机事件在主导设计形成过程中的角色,然而这只是对主导设计形成的部分解释。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拓展,将主导设计的形成归因于企业可控的战略因素,认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其实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最后,本文以中国的TD-SCDMA技术如何发展成为主导设计为例进行了分析,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莲芳 严良
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油气产业集群内涵,认为油气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除了油气资源禀赋优势、专业化分工、运输成本,还包括核心油气企业和政府因素;提出复合区位熵的概念,通过计算黑龙江、新疆、辽宁、四川、陕西、吉林、甘肃、青海、山东、天津、河南、河北12省区油气开采业的复合区位熵,从定量角度进一步说明了油气资源禀赋是油气开采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丫丫 潘安 彭永涛
从新兴产业产生的识别、路径、驱动因素以及不同路径下企业的异质性特征4个方面,梳理了新兴产业产生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永春 刘欣葵 许联锋
女性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参与者和环境风险的主要承受者,具有特殊的需求、作用与价值观念,她们理所应当成为环境建设的主力军,然而,在当前的环境建设中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指出受教育程度偏低、接受环境信息渠道有限、环保习惯养成困难、深层社会责任感导向形成困难、常被排斥在环境决策之外是影响女性环境责任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文章进而从切实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重视女性在环境决策中的发言权;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女性环境保护意识;发挥女性聪明才智,倡导健康、文明、朴素的生活方式;拓宽女性参与的渠道,积极培育女性环保组织等四个方面对促成女性环境责任行为的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女性 环境责任 行为 影响因素 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欣怡 周亚虹
数字鸿沟是一种新的发展不平衡,弥合数字鸿沟是数字经济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从形成因素来看,有互联网接入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数字技术应用差异导致的数字鸿沟、数据信息资源享有差异引发的数字鸿沟、数据思维方式差异引发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有代际数字鸿沟、城乡数字鸿沟、产业层面的数字鸿沟、企业层面的数字鸿沟、区域层面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贫富差距,带来了数字经济时代新的不平等,对公平、数据资源共享、企业技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有重要影响。针对我国数字鸿沟形成因素和影响,需要从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开发与普及、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区域与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异缩小等方面进行数字鸿沟的治理。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中国 共同富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樊建锋 费明胜
探讨了公众的行业污名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行业污名的重要性和愉快性的评价对公众的负面情感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负面情感对污名行业的风险感知及行业污名意识的形成都有显著影响;另外,负面情感对行业污名意识的形成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典旺 李开 邢小健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工作绩效的形成机理,然后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分析了HR-BP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若干改善HR-BP工作绩效的选择路径。
关键词:
HR-BP绩效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路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连华 林可
本文通过对我国"三农"资金监管效率的调查分析认为,提高监管效率,必须从制度设计合理性和制度执行有效性两个方面着手。需要加强监管制度之间的协调性,确立审计监督的主导地位及细化"三农"资金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燕 孙慧
文章从产业异质性理论视角,将资源型行业划分为高耗能-低碳(I型)、低耗能-高碳(Ⅱ型)和低耗能-低碳(Ⅲ型)三类异质性产业,运用LMDI法分解异质性产业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异质性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演化存在产业异质性。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测算碳排放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规模调控四种低碳发展路径对异质性产业碳排放变化的作用效应,发现碳排放技术进步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最优路径";能源利用技术进步是Ⅲ型产业的"最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较优路径";经济规模调控是Ⅲ型产业的"较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一般路径";能源结构调整对三类异质性产业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异质性产业低碳发展路径存在"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