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8)
- 2023(13598)
- 2022(11758)
- 2021(11576)
- 2020(9273)
- 2019(21776)
- 2018(21741)
- 2017(41220)
- 2016(22969)
- 2015(25741)
- 2014(26044)
- 2013(24796)
- 2012(22927)
- 2011(20686)
- 2010(20785)
- 2009(18621)
- 2008(17909)
- 2007(15643)
- 2006(13898)
- 2005(12092)
- 学科
- 济(81324)
- 经济(81225)
- 管理(61893)
- 业(59967)
- 企(47591)
- 企业(47591)
- 方法(36204)
- 数学(31301)
- 数学方法(30860)
- 中国(26748)
- 农(26157)
- 教育(22957)
- 财(21879)
- 学(19126)
- 地方(18946)
- 业经(18528)
- 农业(18047)
- 理论(17082)
- 贸(15377)
- 贸易(15371)
- 易(14922)
- 制(14517)
- 技术(14287)
- 策(13391)
- 和(13231)
- 务(13114)
- 环境(13050)
- 财务(13049)
- 财务管理(13027)
- 企业财务(12306)
- 机构
- 大学(314022)
- 学院(311190)
- 管理(122235)
- 济(118091)
- 经济(115259)
- 理学(106259)
- 研究(105477)
- 理学院(104994)
- 管理学(103232)
- 管理学院(102636)
- 中国(73385)
- 京(67562)
- 科学(64153)
- 财(54807)
- 所(51728)
- 范(50431)
- 师范(50144)
- 中心(47427)
- 研究所(47237)
- 江(45615)
- 农(45217)
- 财经(43745)
- 业大(43595)
- 北京(43381)
- 师范大学(40840)
- 经(39860)
- 教育(39135)
- 院(38452)
- 州(37316)
- 农业(35036)
- 基金
- 项目(213157)
- 科学(169201)
- 研究(165053)
- 基金(151861)
- 家(130360)
- 国家(129121)
- 科学基金(110988)
- 社会(101282)
- 社会科(95683)
- 社会科学(95662)
- 省(83363)
- 教育(81172)
- 基金项目(80398)
- 划(71750)
- 自然(70606)
- 编号(70576)
- 自然科(68903)
- 自然科学(68890)
- 自然科学基金(67627)
- 资助(61767)
- 成果(59797)
- 课题(50071)
- 部(48644)
- 重点(48179)
- 发(46475)
- 创(44407)
- 项目编号(43294)
- 教育部(42502)
- 年(41163)
- 创新(41026)
- 期刊
- 济(128419)
- 经济(128419)
- 研究(100796)
- 教育(63432)
- 中国(62797)
- 学报(44381)
- 管理(42828)
- 科学(42009)
- 农(41399)
- 财(39411)
- 大学(34925)
- 学学(31398)
- 技术(29410)
- 农业(29136)
- 融(25498)
- 金融(25498)
- 业经(21997)
- 财经(20376)
- 经济研究(19868)
- 经(17377)
- 图书(17149)
- 问题(16525)
- 职业(15745)
- 理论(14751)
- 科技(14342)
- 坛(14180)
- 论坛(14180)
- 发(14066)
- 业(13938)
- 技术经济(13808)
共检索到456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志魁
教育贫困内涵的文化境遇决定了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应持有人类学的关怀。作为人类学的一种文化视角与田野工作方法,主客位研究具有将"参与"和"观察"两种研究导向融为一体的方法论属性。本文借鉴人类学主客位研究方法,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贫困内涵进行文化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扶贫实践。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主客位语境体现为教育贫困内涵的主客位文化表达、教育脱贫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共治和教育资源供需改革的双向融合。将人类学主客位研究方法应用于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实践的具体策略为:(1)基于贫困对象的能力贫困处境书写新的教育民族志;(2)引导贫困对象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3)推进参与式扶贫的教育价值回归;(4)优化以贫困对象获得感与满意度为中心的教育扶贫绩效评估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雷霆 李志杰
当前,公共危机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的关键因素,这决定了增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迫在眉睫。以南疆三地州为例,以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危机沟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南疆三地州公共危机沟通现状,并从扶贫开发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旨在通过提升南疆三地州公共危机沟通水平,促进其危机管理能力的增强,进而为南疆三地州摆脱公共危机问题的束缚,实现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进程的有序推进做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万根 马冀群
民族高校立足于民族地区,兼具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拓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渠道、培养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为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等作用。但是,许多民族高校在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对基层干部培养的重视不充分、对农村扶贫的科研支持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民族高校要加强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针对性教育,提高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水平,提升对农村产业发展领域的科研支持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的能力,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进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马挺 羌洲
我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这些地区大多经济社会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一般扶贫办法很难实现脱贫减贫。从近几年民族地区扶贫涉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看,教育扶贫是诸多扶贫方式中比较有效且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手段。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立足于自身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教育基础条件,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扶贫模式,这两种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针对性。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经费分担机制,加强民族特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管理体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齐长金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的回升趋势,已成为全球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政府也将结核病疫情从丙类传染病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结核病防治再次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且结核病疫情已严重威胁到许多地区,尤其是老、边、穷、少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并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1 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发展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 结核病防治是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对象80%以上分散在广大的农村、牧区。在市场经济前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鑫莉 史大胜 胡月
通过对哈尼族聚居的MJ县LB镇的学前班、幼儿园、早教中心的教育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在国家教育扶贫背景下,LB镇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存在学前教育机构布局不合理、教育质量不高,资金中断导致优质早教中心不能继续发挥作用,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不注重开发传承等问题,当地学前教育依然处于贫困状态。因此,新时代LB镇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政府继续给予精准有效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给予幼儿更多的人文关怀,积极整合社会力量,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在"保基本"的前提下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同时家庭、社区、幼儿园应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幼儿在"传承民族文化"和"适应主流"之间寻求平衡,这样才能促进当地学前教育更好地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曹斯蔚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也是灾害事故频发、保险市场欠发达的地区。中国保监会不久前颁布了《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保险业保障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为保险业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我国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五个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精准扶贫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曹斯蔚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也是灾害事故频发、保险市场欠发达的地区。中国保监会不久前颁布了《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保险业保障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为保险业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我国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五个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精准扶贫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虎文华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当前精准扶贫攻坚拔寨的主战场,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职业教育通过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使其迅速转化为适应民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职业农民。中职、高职与技术本科相互协调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所在。中职内部创业指导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农场培训的有效运转,高职智力资源的优质供给,技术本科协调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与农民需求的精准对接,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农业产业化 技术培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邢晓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质量对完成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当地文化水平、就业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面对民族地区观念性贫困、物质性贫困、流失性贫困以及结构性贫困所带来的技术技能人才数量缺口、质量短板以及产业效益低下等系列问题,亟须通过健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机制和实施体系、完善民族地区职教补偿机制、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扶贫产业的有效对接等措施,构建一个健康、完整、有序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系统,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丽宏
滇西边境山区贫困规模大、贫困程度深,不仅表现为条件型贫困,更表现为素质性贫困,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产教融合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扶贫优势突出。针对云南省滇西、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源普遍科学素质不高、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科技尚未能成为重要支柱的状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应运而生,成为边疆民族地区践行高等教育精准扶贫目标的探索者。通过高校与产业、高校与社会、高校与政府的资源和能力互补,形成"政府—高校—产业—社会"的教育共同体和扶贫共同体,实现人才培育、社会服务和知识创造功能叠加,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提供了样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毅 韩琳玉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作用弱化,资源开发成果的共享程度低,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贫困问题突出,反贫困已然成为民族地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分析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城乡差距与省际差距,综合探究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并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反贫困的新战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民族地区 反贫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忠斌
民族地区科技扶贫任重而道远李忠斌中南民族学院科研处落后与贫困的根源是生产力落后,特别是科技生产力的落后。民族地区要摆脱贫困,科技扶贫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扶贫工作。大力支持贫...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锋华
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社会功能。在我国扶贫攻坚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应该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作为未来的发展定位。建构定向模式培养本土人才、传承创新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互联网+职业教育"行动、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价值取向 精准扶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利芳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放实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处于欠开发和欠发达阶段。"十一"规划以来,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贫困问题比较严重,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十二五"规划把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和加强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上了议程,即产业扶贫是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是以攀西地区发展资源环境产业的优势,来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环境资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研究西部民族地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环境资源 产业扶贫 生态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