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3)
- 2023(5818)
- 2022(4862)
- 2021(4614)
- 2020(3791)
- 2019(8572)
- 2018(8695)
- 2017(16495)
- 2016(9211)
- 2015(10330)
- 2014(10470)
- 2013(10206)
- 2012(9362)
- 2011(8612)
- 2010(8841)
- 2009(8121)
- 2008(8143)
- 2007(7723)
- 2006(7114)
- 2005(6365)
- 学科
- 农(44506)
- 济(36761)
- 经济(36721)
- 业(34680)
- 农业(29655)
- 管理(20762)
- 企(14467)
- 企业(14467)
- 业经(14067)
- 中国(11013)
- 农业经济(9959)
- 制(9904)
- 方法(9883)
- 村(8980)
- 农村(8972)
- 地方(8566)
- 发(8421)
- 数学(8322)
- 数学方法(8220)
- 财(7643)
- 土地(7372)
- 策(7302)
- 劳(7285)
- 劳动(7281)
- 发展(7115)
- 体(7111)
- 展(7105)
- 收入(6697)
- 人口(6479)
- 农业劳动(6402)
- 机构
- 学院(131698)
- 大学(123228)
- 济(54132)
- 经济(52949)
- 管理(50044)
- 农(44068)
- 理学(42836)
- 理学院(42449)
- 研究(42289)
- 管理学(41735)
- 管理学院(41519)
- 中国(35226)
- 农业(33338)
- 业大(26500)
- 科学(25419)
- 京(25403)
- 财(23251)
- 江(22527)
- 所(21829)
- 中心(21547)
- 农业大学(20247)
- 研究所(19262)
- 财经(17839)
- 州(17577)
- 省(17237)
- 经济管理(17197)
- 范(17152)
- 师范(17007)
- 业(16176)
- 经(16122)
- 基金
- 项目(81961)
- 研究(65485)
- 科学(63831)
- 基金(56931)
- 家(48875)
- 国家(48267)
- 科学基金(41111)
- 社会(40628)
- 社会科(37830)
- 社会科学(37819)
- 省(34606)
- 编号(30737)
- 基金项目(30499)
- 教育(29003)
- 划(26833)
- 农(26751)
- 成果(24597)
- 自然(24450)
- 自然科(23835)
- 自然科学(23833)
- 自然科学基金(23398)
- 资助(22043)
- 课题(19688)
- 发(19351)
- 部(18097)
- 重点(17911)
- 性(17551)
- 创(17245)
- 制(16995)
- 业(16884)
共检索到206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江鑫 颜廷武 尚燕 张童朝 张俊飚
[目的]秸秆还田好处良多,但秸秆焚烧却屡禁不止。文章主要研究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长效性问题,考察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选择。[方法]该文利用山东、湖北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秸秆还田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一行为的长效性。[结果](1)目前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还处于被动适应状态,农户对政府高压更为敏感;(2)提高农户对秸秆还田好处的认知将极大促进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3)政府高压和秸秆还田认知能显著提高男性农户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4)提高女性农户对秸秆还田优点的认知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林 罗小锋 黄炎忠 余威震 张俊飚
基于湖北省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行为及行为效果,并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加以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总人口、家庭年收入、家庭耕地面积、行为认知、环境状况评价、气候变化感知以及政府激励是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关键因素。受教育年限、环境容忍度、行为认知、环境状况评价以及气候变化感知则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行为效果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行为动机出发,并借助Oaxaca-Blinder反事实分解方法,探讨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行为的效果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禀赋差异和禀赋回报率差异均致使主动参与者的行为效果均值(3.729)显著高于被动参与者的行为效果均值(3.027)。其中,受教育年限、行为认知和气候变化感知的差异是主动参与者和被动参与者行为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丽萍
在分析图书馆创新之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创新驱动力模型,并且对PDA(读者驱动采购)的实践案例进行创新驱动力的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图书馆内外部创新驱动力因素,同时关注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图书馆创新是开放式创新模式,图书馆要携手用户、供应商甚至竞争者进行合作创新;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创新的桥梁和纽带;内部的动力因素是图书馆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维军 颜廷武
为实现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长效性,基于河南、湖北两省共1 102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从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2个维度探究了社会支持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支持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还通过秸秆还田技术知识和认同感知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的主动采纳行为;2)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正向影响农户主动采纳行为;3)农户的健康状况会显著促进农户的主动采纳行为,土地块数对农户采纳行为的主动性具有抑制作用,相比河南省,湖北省农户主动实施秸秆还田行为的比例更高。因此,要提高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需要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营造社会支持氛围,增强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农户支持获得感,宣传内容情理兼顾,提升农户认知水平,鼓励土地流转,增强农户机械化作业便利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龙颖 吴萍
通过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及驱动力研究,对于调动农户耕地流转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文在对农户耕地流转的意愿及驱动力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趋势:融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之中,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实证研究将是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主流研究方法,时间序列的跟踪调研会应得到重视。
关键词:
农户 耕地流转 意愿 驱动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志国 徐德财 覃朝晖
本文基于农户潜在融资需求的视角,运用Logit和Probit模型对农户意愿性融资渠道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判别农户融资过程中更加倾向民间渠道的原因究竟是主观偏好还是被动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基本特征、信贷环境、社会资本以及信贷需求特征变量均显著影响民间融资渠道选择;农户融资选择过程中更加倾向民间渠道是在充分信息条件下被动选择的结果,而非农户融资的主观偏好;以往基于显性信贷需求得出的研究结论,由于忽略了农户潜在融资需求的数据样本和融资选择行为的意愿性特征,因此值得商榷。
关键词:
融资需求 渠道选择 民间渠道 意愿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沛 黄生志 黄强 马岚 吴洪石 栾金凯
论文以青藏高原大通河流域为例,分别采用基于日、月降雨集中度指标(CI和CIM),表征大通河流域的降水结构特征,并分析其演变特征;采用交叉小波分析探究太阳黑子和大气环流异常指数太平洋10 a涛动(PD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极涛动(AO)与流域降水结构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1)流域南部的年均CI值高于北部,中部的年均CIM值高于流域其他部分;2)流域年CI值上升趋势明显,而其年CIM值具有明显下降趋势,且两者的一致性被破坏;3)太阳黑子对于流域降水结构影响最为显著,AO和ENSO的影响次之,PDO的影响最弱。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大通河流域降水结构的驱动机理,为其模拟与预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降水结构 交叉小波 大通河流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贠晓哲 谢群
服务主导逻辑的提出,近十年在学术领域中不断地被讨论、检验与应用。关于服务创新议题的研究,在营销领域中更是被广泛的讨论。相关的服务创新探讨大多以企业角度出发,着墨于服务创新的商业模式或服务绩效(销售量、企业规模成长、市场占有率及财务绩效等)指标,以顾客(民众)视角来探讨顾客对于服务创新的感受则付诸阙如。文章首先探讨了何谓服务主导逻辑及其重要性,进而讨论了应如何应用并延伸其概念至服务产业。接着从服务主导逻辑的内涵,研判了服务创新前因后果关系的形成,说明了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创新需要建设的三种内驱力。
关键词:
服务主导逻辑 服务创新 内驱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宁 张兵
本文基于农村调研数据,采用带删失的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家庭在生产投资方面借入非正规高息借款的选择行为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是否受到银行信贷配给对农村家庭借入非正规高息借款的决策影响并不显著,而受到自我信贷配给对家庭借入非正规高息借款的概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即借入非正规高息借款是农村家庭的主动选择行为,而非由于受到银行信贷配给的缘故;选择自我信贷配给的家庭是基于对银行贷款交易成本、时滞、期限等因素的考虑,而受到银行信贷配给却未借入非正规高息借款的家庭主要是基于对利率的考虑。因此,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以需求为导向,强调贷款技术和产品服务的创新,而不仅仅是"增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雪莲 张俊飚 何可 张露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是政府主推的一项绿色农业技术,探讨农户对这一技术的采纳意愿及驱动路径,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基于改进的MOA理论框架,根据湖北省3市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EM模型,分析了采纳动机、采纳机会、能力(抗风险能力、操作能力)、信任与农户水稻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采纳动机对农户采纳意愿影响不显著,而采纳机会、操作能力、抗风险能力则对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整体效应分别为0.665、0.291、0.644,信任则具有间接效应,其大小为0.304。从跨组回归来看,随着家庭年收入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抗风险能力对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勤 何志文 郑砚砚 檀律科 张斌
为探明农户秸秆还田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弄清秸秆还田技术扩散的推动力和阻碍力,从局限转变角度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秸秆还田采用行为,通过似然比检验发现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和预测效果。研究表明,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采用行为存在显著激励作用,当补贴标准提高5%后,采用发生比将是现有补贴标准的1.82倍;农户采用行为也受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度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对年龄、家庭收入这两个以不同尺度测量的连续变量进行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后发现,年龄变量对农户采用行为的影响较收入变量更为显著。为探究认知度和年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型特别纳入了交互项,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户采用行...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秸秆还田 采用行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江华 黄朝禧 胡银根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抽样调查,采用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法和Logistic分析方法,从家庭生计资产评价入手,探讨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宅基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宅基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农户生计资产的视角,对宅基地流转农户家庭资产进行量化分析,将农户划分为资产缺乏型农户和资产均衡性农户;②当前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仅为24.66%,资产均衡型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比例高于资产缺乏型农户;③宅基地属性、农户对住房满意度、户主年龄及受教育水平对资产缺乏型农户流转意愿有显著性影响,而影响资产均衡型农户流转意愿因素依次为宅基地属性、非农收入比例、宅基地财产经营性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军静 应银
本文着眼于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中的农业经营收入部分,根据2010年华南四个省、40个农村、500余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总结出提高农户农业人均纯收入的一系列因素,并且为政府采取措施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农业纯收入 影响因素 华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维军 颜廷武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和采纳行为的不一致性制约着秸秆还田的推广。将农户主观认知和外部条件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MOA拓展模型,分析能力和机会的双轮驱动能否促进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间意愿和行为的关系以及能力和机会对意愿—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需求端的堵点在于农户意愿未能转化为有效需求,供给端的堵点在于技术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农户生产习惯和生态知识、技术的可获得性能促进其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在高群体一致性组别,技术的可获得性和生态知识正向调节农户意愿—行为的关系,而在低群体一致性组别,生产习惯正向调节意愿和行为的关系。因此,从秸秆还田供给侧出发,基于农业农村农户实际情况优化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精准服务是推动秸秆还田的关键步骤。同时,创新宣传内容与方法,找准农户差异优化生产习惯,提高农户生态知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机械作业条件亦是实现秸秆还田供需匹配的必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