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3)
2023(5447)
2022(4333)
2021(4286)
2020(3845)
2019(8843)
2018(8791)
2017(17037)
2016(9078)
2015(10600)
2014(10465)
2013(10264)
2012(9057)
2011(8152)
2010(8421)
2009(7733)
2008(7580)
2007(6637)
2006(5828)
2005(5124)
作者
(26455)
(21971)
(21908)
(20996)
(14043)
(10596)
(9915)
(8812)
(8391)
(7787)
(7475)
(7416)
(7137)
(7126)
(6757)
(6691)
(6662)
(6418)
(6281)
(6187)
(5532)
(5451)
(5366)
(4950)
(4920)
(4915)
(4898)
(4834)
(4520)
(4292)
学科
(38140)
经济(38101)
管理(30303)
(28429)
(25564)
企业(25564)
方法(21736)
数学(19710)
数学方法(19216)
(10509)
(8636)
中国(8618)
(8481)
业经(7951)
理论(7786)
技术(7396)
教育(6891)
(6577)
(6192)
(6133)
研究(5903)
(5894)
财务(5859)
财务管理(5846)
(5783)
农业(5593)
企业财务(5503)
(5478)
贸易(5474)
(5346)
机构
大学(132934)
学院(130711)
管理(55758)
(51821)
经济(50564)
理学(49226)
理学院(48746)
管理学(47551)
管理学院(47335)
研究(40639)
中国(29388)
(27841)
科学(24502)
(23682)
业大(19570)
(19403)
(19014)
(19000)
财经(18733)
中心(18091)
研究所(17632)
北京(17469)
(17056)
(16143)
师范(15973)
(15206)
(15191)
经济学(14992)
农业(14876)
商学(14320)
基金
项目(89810)
科学(71985)
基金(66138)
研究(64411)
(57435)
国家(56990)
科学基金(50435)
社会(40676)
社会科(38606)
社会科学(38597)
(35767)
基金项目(34384)
自然(34247)
自然科(33605)
自然科学(33598)
自然科学基金(33015)
教育(32583)
(29756)
资助(28450)
编号(26007)
成果(20406)
重点(20118)
(20019)
(19749)
课题(18651)
创新(18282)
(17780)
教育部(17657)
科研(17508)
大学(17308)
期刊
(54199)
经济(54199)
研究(38514)
中国(28169)
管理(21651)
教育(19334)
(19011)
学报(18420)
科学(18374)
(16279)
大学(14960)
学学(13918)
技术(13623)
农业(11154)
(9212)
金融(9212)
财经(9127)
经济研究(8913)
业经(8894)
统计(8588)
(8303)
(7771)
(7512)
技术经济(7184)
决策(7104)
科技(6846)
(6364)
商业(6251)
问题(6128)
(5641)
共检索到187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宁宁  
选择导师是导学关系缔结的开端,是博士生学业进展的关键一步,在导师指导和博士生科研绩效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导师选择模式的博士生在导师指导质量、指导形式、指导频次以及博士生科研绩效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相较于被动分配导师,主动选择导师的情形下,导师指导频次、指导质量、指导形式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考虑到学科差异后,理工科博士生中,导师选择模式在导师指导质量、指导频次、指导形式与博士生科研绩效间均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人文社科博士生中,调节作用不显著。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科研绩效,培养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导师选择的重要性,赋予博士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导师分配要尊重学科文化的差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康  王颖  缪园  汤超颖  
对中国科学院大学23161名博士研究生以及4574名导师的实证研究表明,导师年龄和担任行政职务情况对学生科研绩效有显著影响,导师主持国家级项目数量、项目经费和近年来学术成果与博士生科研绩效显著相关,导师学术地位显著影响学生科研绩效,百人计划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学生科研绩效质量更高。研究结果证明了导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有关键作用,导师的科研活跃度和学术地位对学生的科研绩效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黄丹  祝成林  
基于情景特征与个体特质视角,结合特征激活理论,通过调查1 071位博士研究生,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究主动性人格、组织创新氛围和知识分享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特质不仅能直接影响博士生科研绩效,还能通过知识分享对创新型科研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能够显著调节低主动性人格水平个体的知识分享水平和创新型科研绩效。为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建议培养单位重视招生考试中主动性人格水平这一个体特质的考核,激发博士生个体知识分享意愿,提升知识分享能力,注重组织创新氛围的营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文启  
从科研设备共享、跨学科合作研究、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平台与研究中心建设、导师群体与人才交流等方面阐述了德国"大科学"研究模式下博士生培养的科研学术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  常旭华  陈强  
本文基于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维度,将教师创新合作划分为四种模式,利用985高校355名教师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法,对不同创新合作模式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识别,并对跨学科程度是否调节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判断。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区域内学学合作和区域间学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且这种关系受到跨学科程度的负向调节作用,其中,区域内学学合作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说明地理邻近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与一般预期不一致的是,研究结果显示产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鸿飞  周文辉  贺随波  
对112个博士生培养单位12760名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博士生的低度跨学科学习行为与其任务型、创新型科研绩效负相关,中度和高度跨学科学习行为与其任务型、创新型科研绩效显著负相关;导师指导与博士生的任务型、创新型科研绩效显著正相关,且导师指导对博士生跨学科学习行为与科研绩效间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为提升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培养单位和导师在遴选跨学科博士生时要全面考察,博士生也要审慎对待跨学科学习,导师对跨学科博士生要加强指导,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军  徐青  
现有文献大量检验了企业能力与国际业务绩效的关系,但很少有文献从组织能力的视角研究进入模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提供经验性证据。文章以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制造型出口企业为例,对能力和国际业务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受到进入模式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国际化企业应该选择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进入模式,以获得更好的绩效。文章认为单纯从能力要素或进入模式来理解绩效都是片面的,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释国际业务绩效。同时,结果还发现三省样本企业的能力要素对国际业务绩效存在不同的影响,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康  汤超颖  李美智  詹佳硕  
博士生是我国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将从导师合著网络的角度探索提升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对策。我们构建了139名理科博士生就学期间的导师合著网络,分析了博士生及其导师在导师合著网络中的特征,以及它们对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博士生的合作规模与其科研产出呈倒U形关系;博士生在其导师合著网络中的程度中心性有助于其科研产出;导师网络的程度中心势调节博士生程度中心性与科研产出的关系,导师的中介中心性调节学生程度中心性和学生科研产出的关系。最后,我们就科研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雅静  田庆锋  蔡建峰  
分析了导师自主性支持对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以及创造性人格和构想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148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导师自主性支持对博士生科研产出具有正向影响,构想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创造性人格对自主性支持与构想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从自主性支持、构想能力和创造性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婉莹   高素英   王石磊   赵曙明  
领导调节模式行为作为普遍的心理特质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内在作用机理尚不清晰。本研究基于调节模式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从主动和被动视角构建了领导调节模式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双路径影响机制。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企业106个团队535位知识型员工两阶段团队主管-成员配对数据调研,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调节模式行为(运动模式和评估模式)与团队创造力显著正相关;领导运动模式行为(“主动”视角)对团队创造力的正向关系通过团队工作重塑传递;领导评估模式行为(“被动”视角)和团队创造力的正向关系通过团队工作卷入传递。差错反感文化作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社会情境,不仅负向调节领导运动模式行为与团队工作重塑的关系,而且负向调节团队工作重塑的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对领导评估模式行为与团队工作卷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团队工作卷入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本研究从领导调节模式视角解释了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为领导者更好地指导团队创新实践带来一定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茜  古继宝  吴剑琳  
采用实证研究探索导师支持型和控制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并分析研究生个人主动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支持型和控制型导师指导风格均有利于研究生创造力的发展,且研究生的个人主动性调节了控制型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云  陈露  
利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目录》和西风(Zephyr)全球并购数据库匹配后的数据,基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选择机制,并进一步根据融资约束差异对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的生产率越高越有可能选择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则倾向于选择新建投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2)生产率的这种影响机制在不同地区/行业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企业或制造行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著;(3)融资约束弱化了企业生产率对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子彪  赵菁菁  
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企业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和技术的中介作用与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基于2014-2016年816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长短期对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有不同影响,且无论长短期,境外合作的影响最强,产学、产政合作长期效应强,产研合作短期效应强;知识和技术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研发正向调节产学、产政合作绩效,负向调节产研、境外合作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研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江鑫  颜廷武  尚燕  张童朝  张俊飚  
[目的]秸秆还田好处良多,但秸秆焚烧却屡禁不止。文章主要研究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长效性问题,考察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选择。[方法]该文利用山东、湖北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秸秆还田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一行为的长效性。[结果](1)目前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还处于被动适应状态,农户对政府高压更为敏感;(2)提高农户对秸秆还田好处的认知将极大促进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3)政府高压和秸秆还田认知能显著提高男性农户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4)提高女性农户对秸秆还田优点的认知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