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7)
2023(3736)
2022(3112)
2021(3227)
2020(2652)
2019(6265)
2018(6727)
2017(11647)
2016(6959)
2015(7938)
2014(8077)
2013(6953)
2012(6165)
2011(5565)
2010(5744)
2009(5258)
2008(5225)
2007(4788)
2006(4483)
2005(3875)
作者
(15999)
(13206)
(13010)
(12952)
(8396)
(6294)
(6267)
(5327)
(5020)
(4914)
(4621)
(4524)
(4312)
(4145)
(4089)
(3979)
(3978)
(3919)
(3862)
(3772)
(3562)
(3231)
(3187)
(3128)
(3036)
(3033)
(2994)
(2960)
(2730)
(2620)
学科
(19091)
经济(18952)
管理(14319)
(10290)
(10216)
企业(10216)
理论(9032)
中国(8483)
(8117)
教育(7992)
方法(7028)
教学(7007)
(6856)
业经(6325)
(6128)
(5683)
(5537)
工作(5056)
体制(5036)
学法(4748)
教学法(4748)
社会(4673)
企业经济(4269)
研究(4171)
数学(4041)
数学方法(3957)
学理(3935)
学理论(3935)
(3917)
(3706)
机构
大学(84509)
学院(80910)
研究(28906)
(28586)
经济(27740)
管理(27245)
理学(22254)
理学院(21959)
管理学(21364)
管理学院(21181)
中国(20886)
(18345)
(17170)
(15642)
师范(15549)
科学(15469)
(14246)
(13720)
教育(13381)
中心(12663)
北京(12174)
师范大学(12170)
研究所(12059)
财经(11894)
(11290)
(11149)
(10693)
(10251)
技术(10171)
业大(10109)
基金
项目(48598)
研究(43096)
科学(37663)
基金(31169)
社会(26062)
(25448)
国家(25104)
教育(24196)
社会科(23258)
社会科学(23243)
科学基金(21693)
(20440)
编号(20436)
成果(19745)
(16658)
基金项目(15894)
课题(15609)
(13719)
项目编号(12425)
资助(12398)
(11674)
自然(11658)
自然科(11404)
自然科学(11403)
(11299)
规划(11272)
自然科学基金(11211)
大学(11160)
重点(11150)
研究成果(11073)
期刊
(37515)
经济(37515)
研究(32378)
教育(29469)
中国(27900)
(14482)
管理(11100)
(10580)
学报(10506)
大学(9477)
图书(9128)
技术(9096)
科学(8877)
职业(7897)
(7783)
金融(7783)
学学(7235)
书馆(6690)
图书馆(6690)
财经(6677)
农业(6563)
(5858)
高等(5737)
经济研究(5525)
业经(5433)
(4983)
论坛(4983)
高等教育(4638)
技术教育(4482)
职业技术(4482)
共检索到142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卉  
2009年底,教育部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意向,引发了学术界内外的热烈讨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该如何应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以什么为起点,步骤有哪些?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困境,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绝大多数的大众型高校该如何调整其战略取向才能摆脱困境,求得发展?在适应社会需求上,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应如何改革?在社会需求中个人需求应占据何种位置,如何考虑个人需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导向作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组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分别展开探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波  潘桂荣  
面对英语专业就业难的社会现实,改革专业课程设置,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较好思路。本课题通过调查社会需求,结合本校生源、师资等实际情况,提出调整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内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令奇  
论述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高职教育专业改革要与社会需求变化相适应,专业设置管理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立军  梅杓春  刘晓平  
高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本文在探讨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两者的现实矛盾,提出了高校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六大策略: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强调前瞻,提高针对性;多科交叉,加强综合性;注重效益,质量为本;精品理念,特色取胜;面向世界,强化国际视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亚平  
学科专业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否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是高校实现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的调整职业院校区域布局和设置专业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完成这项任务,必须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见图6-3),以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见表6-2),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为重点;以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为主要方式,见表6-3;以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为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生泉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奔小康、保健康”的思想观念在群众中已经确立。群众的医疗保健意识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医疗服务应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解放初期和60年代初所建的县(市)级医院建筑,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种改变医院建筑布局,改变医院旧面貌的重任,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我院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下,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在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热情支持下,经过我院全体医务员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国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对于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设置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社会实际需求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集中从社会需求的角度,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做出了初步的探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春霞  陆庆光  
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新增学科,促进学科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立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立国  
高等教育的学科划分和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是现代大学的立学之本、教学之范。它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划和目标、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协调、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面对社会主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纪宝成  
学科专业设置是现代大学的立学之本、教学之范,是现代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在分析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行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指导思想与修订原则,以及两种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具体的修订方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崔雄权  于沐阳  商昌宝  
回顾和分析了韩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总结出了它的四个特点,即:一级学科的设置由国家控制,严格管理;二级学科设置灵活自由,实行动态管理;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随科学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而变化;国家鼓励各大学针对国外留学生设置研究生院与新的学科专业、课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国昌  林伟连  许为民  张文军  张健  程红  
从英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及其特点入手,分析了影响英国学科专业设置的文化、经济、科技及高校自身发展等因素以及英国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英国学科专业设置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应增强开放性,扩大高校自主权,提高学科专业布局的合理性并逐步发展独立中介评估机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龙朝阳  成博  
通过考察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对国内部分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调查、分析,提出我国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问题,即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在此基础上,依据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社会需求,构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并从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前瞻性、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角度对该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践进行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