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7)
- 2023(8900)
- 2022(6740)
- 2021(5642)
- 2020(4501)
- 2019(9719)
- 2018(9509)
- 2017(17603)
- 2016(9633)
- 2015(10831)
- 2014(10730)
- 2013(10535)
- 2012(9778)
- 2011(9009)
- 2010(8977)
- 2009(8682)
- 2008(8636)
- 2007(7973)
- 2006(7208)
- 2005(6908)
- 学科
- 济(39867)
- 经济(39780)
- 管理(35822)
- 业(30730)
- 企(26768)
- 企业(26768)
- 业经(14758)
- 财(13661)
- 制(13435)
- 方法(12795)
- 中国(11562)
- 数学(10461)
- 农(10421)
- 数学方法(10326)
- 产业(9674)
- 体(9355)
- 信息(9008)
- 学(8967)
- 总论(8566)
- 信息产业(8493)
- 银(8465)
- 银行(8439)
- 融(8154)
- 金融(8152)
- 行(8106)
- 体制(7972)
- 务(7936)
- 财务(7918)
- 财务管理(7894)
- 企业财务(7516)
- 机构
- 大学(150515)
- 学院(146777)
- 济(59642)
- 经济(58342)
- 研究(54201)
- 管理(53761)
- 理学(45820)
- 理学院(45241)
- 管理学(44470)
- 管理学院(44191)
- 中国(41150)
- 科学(32950)
- 京(32496)
- 财(31676)
- 所(27973)
- 农(27544)
- 研究所(25145)
- 中心(24187)
- 财经(23906)
- 江(23691)
- 业大(22687)
- 农业(21862)
- 经(21631)
- 北京(20362)
- 院(19959)
- 经济学(19003)
- 范(18230)
- 州(18181)
- 师范(17920)
- 财经大学(17814)
- 基金
- 项目(99166)
- 科学(78562)
- 基金(73509)
- 研究(70422)
- 家(65854)
- 国家(65312)
- 科学基金(55412)
- 社会(46493)
- 社会科(43955)
- 社会科学(43943)
- 省(37822)
- 基金项目(37606)
- 自然(35641)
- 自然科(34820)
- 自然科学(34806)
- 自然科学基金(34229)
- 划(32650)
- 教育(31691)
- 资助(29209)
- 编号(27074)
- 制(23883)
- 成果(23279)
- 重点(22959)
- 部(22002)
- 创(21170)
- 发(21051)
- 国家社会(20230)
- 创新(19927)
- 课题(19477)
- 科研(18992)
共检索到232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骄阳 樊振佳 杨丽娟
[目的/意义]在建设数字包容体系的过程中,探究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的数字获得感问题,聚焦老年群体融入数字包容体系的主动性,尝试解构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的形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设计/方法]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老年人数字获得感进行扎根研究,借助NVivo12对访谈内容予以编码,探究老年人数字获得感的形成和作用机制,构建老年群体在数字包容环境中获得感作用机制概念模型,进一步探讨各因素间的作用关系及理论原理。[结论/发现]老年群体数字矛盾是数字惰性与连接需求之间的摩擦现象,是老年人主动产生数字技术应用行为的重要前置因素;老年群体数字技术应用行为中的自我实现获得感和公平参与获得感是决定其是否主动走向数字包容的关键因素;社会支持通过满足老年群体关怀需求影响其数字获得感,进而影响其融入的主动性。[创新/价值]关注老年群体的主动性,研究数字获得感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为探寻数智时代数字包容体系建设的特点和方向提供积极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罗强强 郑莉娟 郭文山 冉龙亚
以老年人为代表的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建设数字包容社会的重要问题,然而相关的实证研究却较为缺乏。为此利用一项老年人样本数据(N=593),检验数字素养、数字社会参与及数字反哺对老年人数字获得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老年人数字素养整体偏低,各维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物理接入技能、信息搜索技能、沟通协作技能、数据安全意识和数字内容创造力;数字时代老年人在宏观层面(政府赋权、公平正义)的获得感高于个人层面(个人情感、资源获取)的获得感;数字素养正向影响老年人数字获得感;数字社会参与在“数字素养—数字获得感”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素养正向调节弱数字素养老年人的获得感,正向调节高数字素养老年人的参与度。应明确尊重老年人主体性地位的数字发展战略,构建个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适老性发展方案,防止老年人获得感钝化及相对剥夺感侵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宇佳
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为缓解社会压力和提供老年保障服务,美国政府和社会机构都加强了对老龄化发展规律和老年人剩余价值利用的研究,而公共图书馆在为老年人提供数字包容服务和提升其数字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美国老年人数字素养现状和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数字包容服务现状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公共图书馆应以生活事件为主题整合资源;将数字包容服务纳入图书馆预算;从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提供服务;与社区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充分发挥老年人的剩余价值。
关键词:
数字包容 公共图书馆 老年人服务 美国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天芸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设计居民获得感的综合评价指标,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居民家庭收入、缩小家庭收入差距而提升居民获得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而提升居民获得感。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获得感的作用在中低收入样本和老年群体样本中较为显著。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获得感 家庭 因子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颖 祝长龙 任小倩
提升老年人的数字化学习适应力,对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实证调研发现,老年人对数字化学习地点、学习途径、学习设备、资源获取途径、内容类型、资源形式、学习时长、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均有一定偏好;视力障碍和缺少互动成为学习障碍;不同性别、不同层级学习区域、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在数字化学习适应力部分指标上存在差异;老年人数字化学习内外部适应力均与数字化学习评价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应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数字化学习素养,开发便利的数字化学习操作平台,丰富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推进线上线下学习体验融合一体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雪
从老年人对数字阅读的感知与效果、数字阅读工具接触与使用、阅读文本搜寻与选择、阅读障碍与支持等方面总结国外老年人数字阅读研究成果,从老年人数字阅读接触状况与发展前景、数字阅读工具接触和使用、阅读内容等方面总结国内老年人数字阅读研究状况。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存在相同之处与差距,指出国内外研究共同存在的不足,建议今后要加强研究的针对性、促进研究成果的整合、充实研究内容、完善研究视角。
关键词:
老年人 数字阅读 电子阅读 网络阅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钰浩 闫慧
在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与数字化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重视并尝试解决老年群体的数字贫困问题。本文回答两个问题:(1)如何描述老年人数字化水平的核心要素?(2)数字互动对消减老年人数字贫困的效果如何?面向四川省都江堰市城乡结合部震后修建社区的32位老年人和9位青少年开展两个阶段的研究:第一阶段采用深度访谈法,目的在于挖掘数字化水平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建立数字互动的分类体系;第二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重点探究数字互动对消减老年人数字贫困其他维度的作用方向。通过田野研究识别出描述老年人数字化水平的六个核心要素,分别为数字接入、数字态度、数字能力、数字努力、数字互动和数字影响,其中数字互动分为数字合作与竞争、数字互助与冲突、数字强制与顺应顺从、数字交换、数字模仿。数字互动对其他核心要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数字合作正向作用于数字接入、数字能力和数字影响;数字竞争负向作用于数字接入;数字互助正向作用于数字态度、数字能力和数字影响,对数字努力有双向作用;数字冲突、数字强制负向作用于数字态度之ICT认知;数字顺应顺从正向作用于数字接入、数字态度之ICT行为倾向、数字能力和数字影响,负向作用于数字态度之ICT认知;数字交换正向作用于数字接入和数字努力;数字模仿正向作用于数字接入和数字能力。本文进一步区分了不同社会网络类型的数字互动,发现基于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数字互动对消减数字贫困的作用不同。图1。表8。参考文献53。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一鸣 李娜
[目的/意义]提高公共图书馆对提升老年用户获得感的重视程度,引导公共图书馆有效地开展老年用户服务工作,提高老年用户服务水平。[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的方法,对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服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理顺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获得感的概念内涵,探究其生成基础,从而构建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获得感的评价维度体系。[结果/结论]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获得感是由客观获得和主观感知组成的有机整体,在客观获得上呈现为适老化服务、无障碍服务、关怀性服务和发展型服务四个维度的获得,在主观感知上则受到绝对获得层面的感知质量感和相对获得层面的感知公平感、期望感知度影响,最终确认期望形成满意的评价,实现“获得”与“感”的统一。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老年用户 获得感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卢思佳 王凤姣
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下,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成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观测维度。从逻辑起点来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旨在关怀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和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强国发展格局。从形成机理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多级需求与多元供给是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的形成基础,历经“知情—利用—参与—比较”的建构过程。基于此,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的价值追求可分解为:以“以文化人”思想为价值引领,以切实保障公众文化权益为价值尺度,以树立公众文化自信为价值取向,以共营公众美好文化生活为价值目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燕 韩志琰 宋奎勐 甄天民
目的:测算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药品可获得性的影响程度和大小。方法:采用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滞后期药品价格、通用名竞争者的数量和滞后期药品需求量会对当期药品供给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价格预期和潜在市场份额是药品供给决策行为的主要依据。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建立,可释放出明确的市场预期,有利于提高市场供给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
药品价格 价格形成机制 药品供应保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雨馨 阮建海 邓小昭
[目的 /意义]数字反哺是中老年人数字融入的一道桥梁。本研究旨在了解城市中老年人个人数字存档情况及数字反哺情况,分析影响个人数字存档的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关建议。[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了15位城市中老年人的访谈资料,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通过扎根理论构建了城市中老年人个人数字存档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媒介因素、环境因素、资源因素、个体因素和自身需求因素均能够对城市中老年人的个人数字存档行为产生影响,且数字反哺从多个角度对个人数字存档行为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一斌
作为一名多年忠实读者,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我深感《中国高等教育》是一本富有时代感和获得感的学术大刊。一是政治站位坚定。《中国高等教育》始终具有坚定的政治站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到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全面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刊物始终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教育全过程,使广大师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将教育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曹子薇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包容视角,解释通过数字包容策略化解数字鸿沟,尝试解决农村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不足的难题。研究发现,当前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技术困境主要体现为数字鸿沟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的“接入鸿沟”、智能设备的“使用鸿沟”以及能力素养的“知识鸿沟”,实则反映了技术与治理、行政与自治、增权与赋能的三大困境。而实现从数字鸿沟向数字包容的转变,制度安排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在制度安排层面要关注政策执行的精准度、居民需求的回应度和治理系统的适应度。在实践取向层面需遵循人本主义、简约主义和整体智治。为弥合乡村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数字包容,未来需要从组织维度助推老年人数字包容治理,从行为维度提升老年人数字参与能力,从技术维度增强老年人数字资源供给,以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战略实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晓娟 谢瑞婷
[目的/意义]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助力其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调查欧洲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实践情况可为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开展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对欧洲近年来开展的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进行调研和分析,选取15个项目作为典型案例,从培训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提炼总结项目特点与实践经验。[结论/发现]欧洲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具有多层次设计教学内容、聚焦数字化应用场景、重视互联网安全教育、开发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资料完备、教学设计规范、教学形式多样、提供适老化特色服务等特点。国内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需要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多机构合作,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丰富数字素养教育教学形式,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模式。[创新/价值]从培训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欧洲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实践特点,有助于推进数字素养教育进程及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水平。
关键词:
欧洲 老年人 数字素养 数字鸿沟 老龄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平 肖先沛 苏超萍 曹珂瑞 李昕
随着老龄化社会与数字化社会的交融,关于老年人数字生活的研究引发多个国家、多个领域的关注。本文以开放式访谈和扎根理论分别作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以智能手机为例,对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展开研究。笔者选取中部某省会城市7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展开访谈,并借助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分析方法,对老年人智能手机利用行为以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揭示出老年人智能手机利用行为现状的同时,发现老年人智能手机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资本、人际网络、社会环境和设备性能,同时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并结合积极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提出改善老年人数字生活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老年人 智能手机 扎根理论 积极老龄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