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
- 2023(505)
- 2022(434)
- 2021(361)
- 2020(306)
- 2019(715)
- 2018(711)
- 2017(1474)
- 2016(746)
- 2015(844)
- 2014(790)
- 2013(871)
- 2012(783)
- 2011(644)
- 2010(677)
- 2009(541)
- 2008(400)
- 2007(367)
- 2006(301)
- 2005(252)
- 学科
- 业(2029)
- 管理(1746)
- 济(1619)
- 经济(1618)
- 工作(1338)
- 中国(1269)
- 银(1241)
- 银行(1241)
- 行(1215)
- 融(1204)
- 金融(1204)
- 地方(1161)
- 服务(1104)
- 企(1074)
- 企业(1074)
- 制(1007)
- 服务业(872)
- 读者(840)
- 制度(795)
- 度(795)
- 家(740)
- 国家(737)
- 财(677)
- 农(652)
- 中国金融(569)
- 业经(565)
- 财政(519)
- 业务(511)
- 事业(503)
- 技术(497)
- 机构
- 学院(7435)
- 大学(7419)
- 管理(3112)
- 济(2815)
- 经济(2720)
- 中国(2575)
- 理学(2575)
- 理学院(2555)
- 管理学(2519)
- 管理学院(2503)
- 研究(2370)
- 财(1829)
- 中心(1579)
- 京(1525)
- 银(1477)
- 银行(1427)
- 图书(1409)
- 书馆(1395)
- 图书馆(1395)
- 行(1333)
- 江(1332)
- 科学(1292)
- 财经(1229)
- 州(1168)
- 经(1092)
- 所(1048)
- 农(1040)
- 人民(1030)
- 范(1010)
- 师范(1006)
共检索到13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家伦
当前,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它既要努力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又要充分认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寻找突破点,抓住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办好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高校面临的现实命题。同济大学一直坚持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坚持服务地方的理念,也对学校发展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多年来,学校积极倡导主动融入社会、服务地方,不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海翔
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存在天然的耦合因素,两者统一于文化育人的实践,体现高等教育的重要属性。作为文化表征和文化传承载体的大学,是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起点和归宿,是一种历史性的沉淀进程,体现了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精神的寄托者和守望者,必须具有理性批判的立场,也即在理解区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文杰 李梅 李丽华 刘晓慧 刘鹏
简要介绍当前海关科技资源的总体概况,从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履职把关成效等方面对近几年海关科技取得的成效进行概括。基于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门安全、促进跨境贸易、推进科技创新等需求阐明现阶段海关科技面临的挑战,并对海关科技工作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有针对性地从融入地方科技顶层设计规制、纳入地方科技人才队伍、列入地方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嵌入地方成果转化链条、并入地方科普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海关与地方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朱兴丰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发展和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源和知识库,是从事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开发与传播的主体。为此,地方高校应该在以知识为主要创新资源的开发中,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理顺自身内部科研管理机制等途径,为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炳才
科技中介服务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KIBS)。在中国,随着人们对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视日渐升级,人们对创新体系的研究方兴未艾,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和政府对中介服务组织的控制就都显现为制约创新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障碍。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改善研究与开发中介服务、加强创新体系研究、倡导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是大力推进中国创新体系发展和区际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宇陆 袁翔 张金福
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走出发展困境的出路。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经验表明,转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应用技术教育产教融合、增强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中本贯通、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主动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伊彤
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创新体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及其演变进行了描述,指出了目前两者关系的新特点,并提出了两者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自定位和作用。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磊 王继元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动融入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以转型发展为基础,通过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和实施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理念。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院校始终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当前,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主动根据需求不断调适其专业、课程、教学等,以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技术技能人才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担当。与此同时,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会更有助于职业院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职业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良性
关键词:
麒麟 地方经济发展 曲靖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玉玺 郑旭
在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要求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亟需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研究针对地方高校科技体制存在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 地方高校 科技管理体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会田 黄玉花
通过对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目标进行定位分析,重点从三大层面论述了基于用户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以面向用户的系统环境研发为手段的技术创新和以业务流程重组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创新。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用户服务 信息服务 创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义勇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保障系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探讨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主体之一的图书馆 ,在网络环境下凭借其信息资源组织、开发的优势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服务于创新活动的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图书馆 信息服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天球 李国春 宋振文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努力研究与实践“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这一重点课题。一方面,实行“学研产训推”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建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院所合作新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实行“学研产训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创造性地构建适合地方性高职院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不断为地方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地方性高职院校 办学模式 创新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余波 陈必坤 余以胜
信息资源已成为区域创新的战略资源,关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其与信息资源配置的关系,然后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研究状况,并以西江经济带为例研究企业人员的信息需求等,最后构建了西江经济带的企业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期为企业发展和区域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支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束兰根 原二军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是科技与金融内生互动、整合发展的高级阶段,关系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长远目标。在科技金融创新探索"遍地开花"的背景下,通过构造制度保障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和完善上下贯通、运行流畅的科技金融服务新体系成为必然要求。
关键词:
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 科技金融 金融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