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19)
- 2023(3212)
- 2022(2407)
- 2021(2598)
- 2020(1754)
- 2019(4356)
- 2018(4567)
- 2017(6063)
- 2016(4772)
- 2015(5527)
- 2014(5615)
- 2013(4542)
- 2012(4276)
- 2011(3923)
- 2010(4293)
- 2009(3387)
- 2008(3307)
- 2007(3002)
- 2006(2771)
- 2005(2638)
- 学科
- 教育(19272)
- 中国(9409)
- 教学(7740)
- 理论(7273)
- 管理(4958)
- 济(4557)
- 经济(4545)
- 学法(4202)
- 教学法(4202)
- 学(4045)
- 发(3651)
- 学理(3582)
- 学理论(3582)
- 思想(3542)
- 研究(3482)
- 发展(3465)
- 革(3465)
- 政治(3448)
- 展(3343)
- 改革(3298)
- 思想政治(3266)
- 政治教育(3266)
- 治教(3266)
- 高等(3236)
- 德育(3234)
- 学校(3090)
- 教育改革(2793)
- 业(2647)
- 生(2606)
- 农(2491)
- 机构
- 大学(52679)
- 学院(48225)
- 教育(26716)
- 研究(21155)
- 范(19076)
- 师范(18999)
- 师范大学(15908)
- 京(13596)
- 职业(13212)
- 技术(11672)
- 科学(11563)
- 教育学(10362)
- 江(10164)
- 所(10095)
- 北京(9879)
- 管理(9456)
- 中国(9397)
- 职业技术(9213)
- 研究所(9089)
- 济(8605)
- 中心(8524)
- 技术学院(7991)
- 经济(7944)
- 州(7933)
- 院(7827)
- 教育学院(7603)
- 理学(7416)
- 理学院(7173)
- 管理学(6795)
- 管理学院(6668)
共检索到91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玉存 马国琴
一、主动教育的本质特点 主动教育是针对被动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整体性的革新。现实的教育有巨大的成就,也有不少缺陷,其中最大的缺陷是被动性。这一缺陷在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现。在教育的外部关系中,例如,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关系,往往是被动地受决定、受制约,或者是被动地去适应、去服务。这种被动性扭曲了教育在社会系统中应有的正常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的内部关系中,教师与学生都不同形式地存在被动性。教师被动地扮演社会“传声筒”角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玉存 马国琴 张武升
自1987年以来,我校实施了主动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旨在通过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促进学生主动的全面发展。经过六年多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并形成一支改革意识、科研意识较强,教育科学水平与教育艺术水平有明显提高的教师队伍。 一、一个历史而又现实的课题 主动教育既是一个历史的又是一个现实的课题。在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曾直接或间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斯图尔特·哈泽 丽莎·玛丽·布拉斯科 肖俊洪
本文探讨了自我决定学习教育学的实际应用。文章首先回顾自我决定学习教育学应用于各种环境的一些研究文献。文章还讨论"学习引领者"这个概念和他们在应用自我决定学习教育学时的必备素质以及学习者采用自我决定学习教育学方法时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本文从普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自我决定学习教育学渐变过程的角度分析如何帮助学习者。最后,文章针对如何发挥学习者能动性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李晓述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国高校应当在立足国情和校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需要的跨境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一、国际化:中国高校的必然选择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进行的教育实践。今天,高等教育的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志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跨界性”、“双主体”、动态适应等特征。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再社会化本质,必须把握好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创业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强化“四大对接”,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再社会化 四位对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伟明 邵辉 蒋必彪 史国栋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热点之一。其着力点要从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过程角度,弄清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应该具备的特征,然后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格塑造、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着力培养。常州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智慧
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师教育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教育实习特点与规律的指导原则与方法,是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系统分析教育实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4项教育实习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
教育实习,特点,原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于贵祥
《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 ,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的出版 ,标志着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艺术教育体系的形成。他的教学原则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 ,奥尔夫教学注重的并不是结果 ,而是注重每名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过程。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提出 ,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充分全面地发挥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倡导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新忠 李忠云 胡瑞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提出和倡导,带来了本科教育基本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系列变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在影响着我国的本科教育,使我国本科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转变。但这一改革还存在着教育理想的民族缺失、教育思想的本土偏离、教育目标的避高趋低、教育活动的儿童思维、教学内容的删繁就简、教学方式的引人娱乐、教学过程的散乱无序、课外生活的放任自为、教育评价的片面倚重、教育主体的学生独挡等十大实践误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走出现有实践误区,必须坚持借鉴西方教育理论与尊重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延伸理论应用范畴与遵循学生身心规律相结合、激发学生求知潜能与满足社会需求目标相结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不容忽视龚放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把高等教育“经济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理论误导和实践偏差。走出误区、避免偏差的关键,在于全面、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本质特点。否则,理论上的误导和实践中的偏差,将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丰 白宗颖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殷切希冀。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教教师培养强调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等具有独特的本质内涵,并在推动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优化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的立德树人能力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应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通过优化教师培养顶层设计,探索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构建教师培养的全过程体系,促进双师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营造培养教师的社会支持环境,形成政校企协同育人整体合力等举措,创新职教教师培养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花鸥 李星云
职业教育进行类型化改革,对职业教育课程这一实践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增强其职业适应性,究其根本是对原有课程秩序进行解构与重塑。职业教育课程秩序属于课程存在属性和状态的范畴,对职业教育课程起到稳定、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在深刻认识秩序内涵本质和生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实然状态与高质量职业教育应然要求的分析后,可从凝聚职业教育课程共识、序化职业教育知识结构、统一职业教育国家行动、协调职业教育动态适应等方面重塑职业教育课程秩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川
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或称为"显性知识"与"隐性(默会)知识";职业学校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根本不同之一是传授的知识不同,前者以传授"实践知识"、"隐性知识"为主,后者以传授"科学知识"、"显性知识"为主,职业教育学是研究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的一门"实践"学科。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实践哲学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勇 王有强
在总结、梳理国外公共管理实践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外实践教育模式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实践教育模式的表现形式、作用、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开展实践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实践教育 模式 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九祥
文章认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从学的角度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为此,从学习价值观念、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形式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等影响教育效果关键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基于学生学习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高职 学生 学习特点 教育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