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5)
2023(5517)
2022(4440)
2021(4124)
2020(3397)
2019(8000)
2018(7611)
2017(14926)
2016(7355)
2015(8225)
2014(8080)
2013(7732)
2012(6424)
2011(5641)
2010(5571)
2009(5156)
2008(4724)
2007(3812)
2006(3121)
2005(2521)
作者
(19432)
(16468)
(16261)
(15134)
(10231)
(7692)
(7352)
(6370)
(6133)
(5679)
(5479)
(5338)
(4979)
(4949)
(4907)
(4854)
(4795)
(4692)
(4692)
(4593)
(4011)
(3883)
(3791)
(3693)
(3642)
(3615)
(3498)
(3377)
(3345)
(3209)
学科
(32159)
经济(32138)
管理(26785)
(25067)
(22127)
企业(22127)
方法(18350)
数学(16852)
数学方法(16465)
(8086)
供销(8080)
(7840)
(7277)
贸易(7274)
中国(7185)
业经(7063)
(6904)
(6890)
理论(5139)
地方(4702)
(4619)
财务(4578)
财务管理(4572)
(4543)
(4518)
技术(4491)
农业(4416)
环境(4414)
(4391)
企业财务(4147)
机构
学院(103050)
大学(99655)
管理(44527)
(41994)
经济(41331)
理学(39931)
理学院(39602)
管理学(38658)
管理学院(38486)
研究(27628)
中国(20587)
(18942)
(18004)
科学(16792)
财经(15199)
业大(14611)
(13894)
中心(13574)
(13217)
(13099)
经济学(12891)
商学(12063)
(12052)
商学院(11921)
经济学院(11666)
经济管理(11593)
财经大学(11526)
(11520)
师范(11418)
北京(11335)
基金
项目(76019)
科学(61863)
基金(56985)
研究(54420)
(49116)
国家(48761)
科学基金(43908)
社会(36255)
社会科(34618)
社会科学(34607)
(30720)
基金项目(29475)
自然(29328)
自然科(28794)
自然科学(28793)
自然科学基金(28267)
教育(25781)
(25144)
资助(23904)
编号(21577)
重点(16718)
(16570)
(16452)
(15739)
创新(15347)
成果(15293)
国家社会(15068)
人文(14834)
教育部(14709)
科研(14693)
期刊
(41754)
经济(41754)
研究(27480)
管理(16892)
中国(14667)
学报(13533)
科学(13009)
(12756)
(11642)
大学(10958)
技术(10576)
学学(10508)
业经(10286)
经济研究(9729)
教育(8482)
商业(8451)
农业(8043)
(7066)
金融(7066)
统计(7002)
财经(6692)
(6625)
商业经济(5938)
决策(5854)
(5748)
技术经济(5457)
问题(4863)
科技(4621)
(4294)
现代(4261)
共检索到133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宗颖  
零售商主导的流通渠道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这种流通渠道方式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建立的,随着渠道环境的变化、利益的驱动、信息的差异,渠道成员间的不协调、渠道效率的损失等问题凸显,客观上要求渠道不断进行调整,重新进行流通渠道的设计与渠道选择,需要对流通渠道进行有效修正。这里从主动型供应商的视角,分别以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的客户信息反馈系统为渠道修正的切入点,着重分析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双向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起主动型供应商流通渠道模型的研究框架,并以日用消费品供应商与大型连锁超市的流通渠道为例,分析其模型运作及修正后的渠道优化,为零售商主导的流通渠道建设提供较为合理的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虎  
我国流通渠道主要以传统为主。传统流通渠道模式主要有以制造商为主导的"M"型流通渠道、以批发商为主导的"W"型流通渠道以及以零售为主导的"R"型流通渠道。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发现"W"型利润最高,"M"型次之,"R"型最少。根据各流通渠道的特点,其提升路径分别为:"M"型应分解其路径,重点在于将生产到零售中的物流环节分解出去;"W"型应整合资源,重点在于重构核心批发组织和延伸批发职能;"R"型应自主经营并扩大发展,重点在于转变零售商角色、控制关键环节以及保障产品流程的模块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初丽霞  赵宇虹  李广  
本文从农户到消费者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当下国内流通渠道所存在的缺陷,详细说明了现在国内农产品销售的各种渠道,同时研究了多年来市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变化,进而从产品生产到消费等多个方面探究了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从现有的流通渠道基础之上,提出了最新的关于农产品供需对接的优化方案以期能够实现以农户为基础的全新供需模式,解决生产、运输、产品质量等多种问题,可以加快国内农产品经济的快速转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莉娟  
随着制造商在分销渠道中的话语权逐步被下游流通商所平衡甚至超越,传统厂商主导型供应链模式不断受到应用限制,而流通商借助渠道优势整合供应链趋势日益强化。从供应链与流通渠道的理论关联出发,基于分销管理的渠道关系能够在拓展至段落供应链的整合关系中获得效率增进。具体应用模式包括:基于W型流通渠道延伸的批发商主导供应链模式,基于R型流通渠道转型的零售商主导供应链模式,基于M型流通渠道分解的第四方物流商主导供应链模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星原  
本文提出了“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表述内容;研究了物流管理、营销渠道管理、普通商品流通渠道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供应链关系的构建条件、适应范围与构建步骤。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东  
20多年的流通体制改革,一个最大和最实际的收获就是多渠道流通局面的形成。渠道在“多”了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乱”了;环节“少”了,渠道效率反而“低”了。截至目前的流通渠道改革只是在低层次上解决了商品货畅其流的问题,而市场经济赋予流通渠道的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虹  周晶  
针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研究单零售渠道下的定价以及供应链协调的批发价策略。进一步通过均值-方差分析,考虑供应商是风险规避者时,建立直销渠道的条件,直销渠道下的定价和协调供应链的批发价契约。结果表明,供应商在单渠道和双渠道情况下,需采用不同的批发价契约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数值仿真说明,风险规避的供应商只有在期望效用增加时才会选择建立直销渠道,否则即使期望收益增加也不能激励供应商建立双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小兰  王址道  
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的相对滞后性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产销有效对接的关键瓶颈。研究阐述了流通渠道结构优化的内涵及意义;指出了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的流通渠道结构复杂、组织化程度低、信息网络不健全、流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及由此引致的流通成本高和流通效率低问题;从实施组织扁平化策略以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结构设计,优化渠道组织模式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冷链物流和绿色物流应用以优化农产品渠道技术等诸多有效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连英  郭锦墉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验证了蔬菜流通渠道零批信任与承诺对零售商行为的影响及其对零售商的合作绩效影响。结果显示,蔬菜流通渠道零批信任与承诺会影响零售商在双方渠道关系中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对于零售商的合作绩效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蔬菜流通渠道零批合作与相互依赖对零售商合作绩效的影响存在不同;与假设并不完全相同,蔬菜流通渠道零批合作对于合作绩效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蔬菜流通渠道零批相互依赖越大将越不利于零售商合作绩效的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连英  郭锦墉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验证了蔬菜流通渠道零批信任与承诺对零售商行为的影响及其对零售商的合作绩效影响。结果显示,蔬菜流通渠道零批信任与承诺会影响零售商在双方渠道关系中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对于零售商的合作绩效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蔬菜流通渠道零批合作与相互依赖对零售商合作绩效的影响存在不同;与假设并不完全相同,蔬菜流通渠道零批合作对于合作绩效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蔬菜流通渠道零批相互依赖越大将越不利于零售商合作绩效的提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亚萍  穆阳  
供应商与零售商的矛盾长期存在。当前,供应商自建经销渠道、零售商发展自有品牌是各自的重要对策。供应商通过自建经销渠道掌控市场、维护自身品牌,但也存在弊端。对此,应该从政府、供应商自身以及行业协会等方面积极采取现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和谐的零供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磊  乔忠  
文章以超市及其供应商构成的网络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分销网络优化模型没有考虑通道费这一关键因素的问题,将通道费引入超市供应商分销网络优化模型,研究供应商在多产品供给、多销售渠道系统中的最优决策。为求解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求解0-1整数规划问题的算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仿真实验,初步验证了优化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了通道费水平和供应商规模对最优解的影响情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蕾  
随着零售品牌商品的日臻成熟,零售商更为注重商品流通渠道问题,旨在降低流通成本,进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由于零售品牌商品在开发程度、商品构成、商品规模上都不同于零售企业中的其他商品,所以需要结合零售品牌自身发展特性,科学选择客观可行的零售品牌流通渠道。本文通过分析零售品牌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发展散乱无序、规模性不强、流通渠道速率偏低、对新阶段的竞争性认识度不够、行为具有滞后性、电子化发展速率较慢、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零售品牌商品流通渠道整合与优化路径,即零售品牌商品需要大力推动电子化的流通渠道,需要开拓战略联盟的流通渠道,需要把握供应链功能置换的发展契机,需要将流通渠道的变革提升到战略高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关利欣  路红艳  
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流通渠道的国际比较发现,美国流通渠道以零售商为主导,并以扁平化为特点,日本流通渠道实现了以制造商为主导的纵向一体化,而我国流通渠道尚未与工业化大生产的分销需求相匹配。因此,我国需要遵循流通渠道的演变规律,根据生产发展适时调整渠道结构,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创新流通渠道,维护公平环境构建和谐渠道关系,应用新型技术手段提升渠道效率,从培育批发商主导模式、零售商主导模式和生产企业主导模式三条路径入手,优化我国消费品流通渠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卢奇  洪涛  张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多种渠道并存,各种渠道优势与劣势并存,不能全面满足特色农产品流通需要。为推动特色农产品流通健康发展,有必要基于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渠道特征,推行"少环节、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产销衔接"的"农消对接"特色农产品流通方式,即以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为突破口,在流通产业链上游建立以农户(农户联合体)为主体、以产品经理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地直供模式,在流通产业链下游建立以订单为驱动、以城乡网络实体店为体验的销售模式,同时构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对区域范围内优质特色农产品供需及配送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这种新型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形成,需要以利益分配机制、监督机制、收购机制、物流协调机制、销售机制、信息管理机制为保障,需要创新现有农产品交易方式、供需模式、物流配送模式、组织模式、产品品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引导消费需求、提高物流效率、构建信息平台、带动产业联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