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8)
2023(389)
2022(364)
2021(302)
2020(274)
2019(571)
2018(605)
2017(1021)
2016(512)
2015(474)
2014(399)
2013(351)
2012(360)
2011(359)
2010(308)
2009(244)
2008(270)
2007(197)
2006(207)
2005(185)
作者
(1444)
(1188)
(1125)
(1102)
(778)
(575)
(520)
(471)
(421)
(405)
(397)
(383)
(373)
(367)
(359)
(351)
(348)
(348)
(343)
(341)
(307)
(306)
(299)
(295)
(288)
(264)
(251)
(248)
(247)
(239)
学科
管理(1751)
(1655)
(1624)
经济(1617)
(1563)
企业(1563)
(845)
(667)
财务(667)
财务管理(667)
企业财务(658)
中国(519)
方法(506)
关系(432)
数学(408)
(408)
金融(408)
数学方法(407)
(400)
银行(400)
对外(397)
(388)
业经(385)
(383)
外经(378)
对外经济(376)
经济关系(374)
(364)
人事(339)
人事管理(339)
机构
大学(6412)
学院(6265)
(2801)
经济(2765)
研究(2465)
管理(2245)
中国(1989)
理学(1961)
理学院(1945)
管理学(1921)
管理学院(1909)
(1532)
(1508)
科学(1410)
(1321)
农业(1275)
财经(1262)
(1209)
中心(1118)
(1108)
业大(1104)
财经大学(1051)
研究所(1026)
经济学(985)
(925)
经济学院(897)
(870)
农业大学(851)
商学(826)
商学院(818)
基金
项目(4783)
科学(3910)
基金(3887)
(3618)
国家(3593)
科学基金(3125)
研究(3042)
自然(2187)
社会(2163)
自然科(2160)
自然科学(2157)
自然科学基金(2133)
社会科(2054)
社会科学(2053)
基金项目(1959)
(1646)
资助(1567)
(1457)
教育(1395)
重点(1159)
(1132)
(1105)
(1073)
创新(1054)
国家社会(1044)
教育部(975)
青年(955)
科研(951)
(944)
(937)
期刊
(2565)
经济(2565)
研究(1590)
学报(1568)
(1396)
中国(1295)
大学(1232)
学学(1182)
(1135)
管理(1070)
科学(1031)
农业(940)
(840)
金融(840)
财经(630)
业大(553)
(548)
国际(540)
农业大学(530)
(478)
(447)
经济研究(445)
(396)
教育(393)
世界(345)
评论(339)
业经(302)
科技(288)
中国农业(285)
问题(283)
共检索到9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CF40课题组  
中央明确将"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主动去杠杆,改革供给端的结构性问题,增强经济内生活力债转股是实现主动去杠杆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实施债转股的必要性问题,各界仍有一些争议,有些专家认为现阶段还没有紧迫到非要实施的程度。但从全球宏观层面看,今后十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去杠杆压力。债转股是我们实现主动、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杠杆已从宏观层面的经济调控渗透到微观层面包括市场主体经营决策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活动当中,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杠杆不同于其他金融工具,其在发挥功能作用的同时,一旦管理不当,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以致产生预想不到的破坏性,小到导致企业破产,大到引发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如何有效运用、管理和配置杠杆,是当前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从历史角度分析杠杆的演变去向,能为我们理清未来处理杠杆问题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金河  
近年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变化。研究表明,一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快速增长,将对经济增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看,美国、日本、欧洲在债务危机之前,均出现了杠杆率的迅速攀升。我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加杠杆趋势较为明显。杠杆率的迅速攀升对实体经济发展不利,并影响金融体系的健康运作,需对此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金河  
近年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变化。研究表明,一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快速增长,将对经济增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看,美国、日本、欧洲在债务危机之前,均出现了杠杆率的迅速攀升。我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加杠杆趋势较为明显。杠杆率的迅速攀升对实体经济发展不利,并影响金融体系的健康运作,需对此高度重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菲  赵亮  尹雷  
"财政去杠杆"与"金融去杠杆"是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的两条政策路径,本文运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对企业部门杠杆"量"与"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财政支出和政府赤字较之于货币金融紧缩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调减国有企业的结构性高杠杆问题,促使更多金融资本配置到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并且对融资成本影响更小,因而能够在"控风险"的同时兼顾"稳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财政去杠杆应从压减政府投资建设性支出着手。为此,政府在去杠杆时应重点关注"财政去杠杆"途径,压减政府支出规模、控制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冲动;调节金融杠杆时应平缓稳健,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融资环境;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为结构性杠杆调控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晶  
我们的研究表明,危机冲击往往致杠杆率(债务占GDP比重)迅速攀升。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2000年IT泡沫破灭后,均导致了我国杠杆率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杠杆率的上升尤为明显。2008~2015年,中国经济整体(含金融机构)杠杆率由170%上升到249%,6年上升了近80个百分点。剔除金融机构部门,我国实体部门的杠杆率从2008年的157%上升到2015年的228%,7年上升了71个百分点。快速攀升的杠杆率蕴含着巨大的经济金融风险。因此,去杠杆成为恢复经济体健康、真正走出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关心杠杆率的实质是关注风险金融的本质就是运用杠杆。这是因为金融的核心功能就在于连接资金短缺部门和资金盈余部门,为资金短缺部门加杠杆,使之实现以有限的自有资本控制数倍于己的资产、扩大生产活动以营利的目的,同时也为资金盈余部门资金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近年来,上海企业去杠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显著下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显著低于全国,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低于全国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上海企业去杠杆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应发挥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齐全的优势,在更高的标准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为全国去杠杆工作提供服务。上海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以来,按照中央的部署,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高  
近年来,中国杠杆水平的攀升与相关风险引起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广泛关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报告都定调''去杠杆''和"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将此轮去杠杆与2016年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十月债市下跌的原因,并展望了未来政策和市场的走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奇霖  
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注意资产泡沫膨胀。此后,"一行三会"将此做为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国内正式进入了"货币政策收紧+严监管"的金融去杠杆周期。市场上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方有各方的观点与看法,各种表述层出不穷,但对于金融去杠杆的内涵、具体怎么去杠杆以及去杠杆何时结束等核心问题的讨论却比较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骁  
探讨现阶段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债转股"案例,对于推进银行"债转股"实践具有积极意义作为去杠杆的顶层设计,中央提出"债转股"措施。由于"债转股"措施兼具企业去杠杆和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双重功能,探讨现阶段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债转股"案例,对于推进银行"债转股"实践具有积极意义,本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奇霖  
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注意资产泡沫膨胀。此后,"一行三会"将此做为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国内正式进入了"货币政策收紧+严监管"的金融去杠杆周期。市场上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方有各方的观点与看法,各种表述层出不穷,但对于金融去杠杆的内涵、具体怎么去杠杆以及去杠杆何时结束等核心问题的讨论却比较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吕泽龙  
为了解决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去杠杆就成为了企业的一种必然选择,而去杠杆采取的重要实现形式就是债转股。实际上,去杠杆的本质就是去风险,而企业面临的风险并不是债务本身形成的,而是由企业的经营困境造成的。如果企业的经营困境不能得到改变,那么即使去杠杆从而进行债转股也改变不了企业破产的命运。采用债转股去杠杆的前提是企业的经营在未来会趋好、盈利水平会不断提高;债转股的实现方式不是政府主导而是市场主导,债权人或者投资人与企业讨价还价两厢情愿。更为重要的是,不能由于去杠杆而形成恐债症,负债筹资有其自身的优点,企业必须加以合理、有效的运用。负债筹资的根本问题不在负债本身,而在于负债所形成的资产不能有效变现,所以必须要加强资产的变现能力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润崧  
近年来,我国经济债务增长较快,尤其企业杠杆率较高,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尽管各界关于中国经济高杠杆问题提的很多,对高杠杆深表忧虑,但是我们对于中国经济杠杆的特点、成因等方面的了解依然有限。文章从杠杆率的衡量指标选取、中国经济杠杆率情况、高杠杆风险及去杠杆路径选择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高杠杆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高杠杆的重要原因在于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当前应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将资源重新导向有生产力的地方,并着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探索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悦  吴文锋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债务水平迅速上升。这种上升表现出怎样的结构性特征?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1-2016年年报数据,发现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杠杆率差异从2008年开始明显上升且由负转正,两者的杠杆率剪刀差发生逆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企业杠杆率的常见影响因素之后,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杠杆率差异从2008年开始与企业所在地的GDP增速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私营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在2008年前后则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国企与私企杠杆率剪刀差的逆转主要来源于稳增长压力上升所引致的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融资决策的干预。文章的发现为2008年以来我国国企杠杆率的相对上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我国企业债务结构性问题的成因,也为国有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政策选择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