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1)
- 2023(6617)
- 2022(5502)
- 2021(4895)
- 2020(4259)
- 2019(9560)
- 2018(9423)
- 2017(18700)
- 2016(10052)
- 2015(10986)
- 2014(11053)
- 2013(10953)
- 2012(10091)
- 2011(9114)
- 2010(9191)
- 2009(8707)
- 2008(8610)
- 2007(7918)
- 2006(6945)
- 2005(6508)
- 学科
- 济(44546)
- 经济(44477)
- 管理(34973)
- 业(32853)
- 企(28749)
- 企业(28749)
- 方法(16125)
- 制(14572)
- 财(13989)
- 数学(13646)
- 数学方法(13516)
- 业经(12258)
- 农(11317)
- 中国(10949)
- 体(10939)
- 产业(10216)
- 体制(9615)
- 地方(9322)
- 务(8540)
- 财务(8521)
- 财务管理(8500)
- 技术(8166)
- 企业财务(8151)
- 结构(7744)
- 学(7671)
- 银(7618)
- 银行(7605)
- 融(7321)
- 金融(7319)
- 行(7267)
- 机构
- 学院(145636)
- 大学(145075)
- 济(66082)
- 经济(64897)
- 管理(56735)
- 研究(49372)
- 理学(48813)
- 理学院(48286)
- 管理学(47682)
- 管理学院(47394)
- 中国(37314)
- 财(32611)
- 京(29956)
- 科学(27520)
- 财经(25110)
- 所(23935)
- 江(22660)
- 经(22595)
- 中心(21949)
- 研究所(21323)
- 经济学(21169)
- 农(20760)
- 业大(19275)
- 经济学院(19005)
- 北京(18637)
- 财经大学(18567)
- 院(18363)
- 州(17219)
- 范(17071)
- 师范(16871)
- 基金
- 项目(96720)
- 科学(77856)
- 研究(72083)
- 基金(71628)
- 家(61510)
- 国家(61049)
- 科学基金(53253)
- 社会(48626)
- 社会科(46397)
- 社会科学(46390)
- 省(38141)
- 基金项目(37975)
- 自然(32623)
- 教育(32201)
- 自然科(31829)
- 自然科学(31822)
- 自然科学基金(31314)
- 划(31268)
- 资助(28519)
- 编号(27736)
- 制(24170)
- 成果(22666)
- 重点(22215)
- 部(22049)
- 发(21945)
- 创(20898)
- 国家社会(20692)
- 课题(19791)
- 创新(19680)
- 教育部(19325)
共检索到22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青
文章从货物和服务分类形成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入手,对经济过程的实现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行探讨,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基础事业方面的主动的制度安排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经济过程 实现条件 动力机制 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明明 王艳 龚新蜀
本文借助30个省区2001~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制度环境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中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低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抑制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高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促进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我国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省区;在制度环境具体维度中,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情况、要素市场发育情况和中介组织发育与法律健全五项市场化程度及经济开放度是关键维度,也是制度改革的关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尚新
本文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空间配置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从消费需求与制度变革的中介视角检验其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研究发现,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显著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其中人力要素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正向改善均明显高于资本要素;创新人力要素空间配置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消费需求和制度变革的双重中介效应,创新资本要素空间配置存在单一的消费需求中介效应。基于实证结论,文章提出破除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中的区域制度性壁垒,以及拓展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渠道等对策,以科学引导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创新要素流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希元
在经济发展动能依靠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阶段,制度基础是否为新动能提供了有效激励?基于2009—2016年中国内地省际数据,采用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市场化、政府创新扶持、技术市场发育、金融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5个制度因素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市场和政府对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作用并不是非此即彼,加速市场化进程和加大政府创新扶持均会产生显著促进作用;②促进技术市场发育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③以贷款余额表示的金融发展并未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性影响,表明存在金融错配,金融资本并未有效进入创新领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爱云 陆长平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从制度约束的视角对FDI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应用1985-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FDI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FDI增加有助于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且FDI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呈边际递减规律(倒U型走势)。产生这种效应与FDI的资本供给、技术进步、收入漏出效应有关,也与中国金融偏向政策等制度约束有关。政府应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引进外资并加强产业引导,同时着力改善制度环境。
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 倒U型 面板数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先文 黄正泉
在外贸政策、新劳动合同法及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等制度倒逼下,沿海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破产或转向东南亚,这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减少了低素质、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原有和潜在的农民工转移困难。此文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应注重产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作用;加大地区差别化政策力度,形成东西部产业级差梯度;搞好东西部加工制造与贸易业务承揽的分离,增强产业转移的有效性;制定相关政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质意义上的转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现祥 李慧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就是降低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本文基于空间溢出视角,在检验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影响,并进一步从民营企业进入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呈现出高—高和低—低集聚态势,产业高级化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相关性,呈现出高—低和低—高聚集态势;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能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水平,并且在不同区域存在影响差异;总体上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但西部地区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明显,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在西部和东北地区也非常显著;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水平的负向影响会随着民营企业进入的增加而减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能促进民营企业进入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述研究结论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雪洁 耿仁强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土地资源错配的视角出发,研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不同类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机制,并基于2008—2016年全国2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不同类型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异质性影响,其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存在倒“U”型影响,而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存在负向影响。在替换核心变量、变换模型估计方法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东中部地区,土地财政对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传导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造成的土地资源配置扭曲效应对地区不同类型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兰 徐云松
在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西部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工具变量法检验了制度环境、区域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影响效果,并实证分析其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增强地区执法水平、提高区域信用水平有利于西部金融化水平提升,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是对西部不完善的正式制度(法治)的有效替代;(2)长期来看,总体制度环境优化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短期而言,总体制度环境改善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结果表明,将优化西部制度环境、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金融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志刚 绍挺
在比较了世界各国的城市结构模式后,我们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结构呈现"扁平化"分布的原因。接着,基于我国的地理条件和能源、粮食安全的考虑,本文提出未来我国的城市结构必须以大都市圈模式为主,即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都市圈为核心的人口、产业高度集聚的城市群。但是要想完成城市结构从目前的"扁平化"分布向大都市圈模式的转变,土地制度的改革是突破口,中央政府需要给出各类指导性计划,地方政府则要转变职能,主要用来提供公共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嘉琦 闵维方
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因此,探究教育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对于制定教育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发现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升级,还推动各次产业内部升级。从投入角度看,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对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产业转型升级,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对于产业内部升级,中、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显著驱动了第二产业内部升级,高等教育生均经费还显著推动了第三产业内部升级。从教育产出看,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第三产业内部升级。从作用机制看,教育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升级需求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着力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形成高质量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双循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国俊
产权制度安排对创业资本的运作效率几乎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和双层委托代理关系条件下,创业资本产权制度安排是建立在对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高度依赖基础之上的。创业资本产权的合理配置应该是赋予创业资本组织相对独立而充分的产权、构建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创业资本组织形式,并在创业投资家和创业资本出资者之间分享剩余索取权,同时将控制权在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设计成随"状态"而变化的一种"状态依存权"。
关键词:
创业资本 产权结构 制度安排 状态依存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