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
2023(249)
2022(180)
2021(150)
2020(123)
2019(290)
2018(253)
2017(488)
2016(207)
2015(234)
2014(187)
2013(175)
2012(174)
2011(179)
2010(178)
2009(163)
2008(173)
2007(208)
2006(191)
2005(115)
作者
(595)
(496)
(464)
(464)
(332)
(236)
(200)
(195)
(186)
(173)
(161)
(160)
(159)
(159)
(156)
(155)
(150)
(146)
(142)
(138)
(126)
(125)
(124)
(124)
(113)
(109)
(105)
(103)
(102)
(102)
学科
(922)
经济(922)
管理(773)
(639)
(590)
企业(590)
技术(427)
中国(337)
技术管理(323)
地方(277)
业经(249)
理论(246)
(239)
方法(212)
教育(206)
(199)
数学(158)
(147)
(147)
金融(147)
教学(146)
数学方法(145)
产业(144)
(143)
关系(141)
对外(140)
(134)
(134)
银行(134)
(133)
机构
大学(2967)
学院(2841)
(1162)
经济(1132)
研究(1103)
管理(1082)
理学(912)
理学院(897)
管理学(869)
管理学院(860)
中国(831)
(681)
科学(664)
(528)
(519)
(501)
中心(478)
(458)
研究所(449)
北京(444)
(414)
(414)
技术(413)
业大(396)
(389)
师范(385)
(371)
财经(368)
教育(346)
研究院(346)
基金
项目(1895)
科学(1568)
研究(1526)
基金(1312)
(1168)
国家(1158)
科学基金(1020)
社会(985)
社会科(928)
社会科学(928)
(823)
教育(696)
(674)
基金项目(642)
(618)
自然(611)
自然科(597)
自然科学(596)
创新(595)
自然科学基金(589)
编号(539)
成果(506)
资助(492)
(477)
课题(471)
重点(466)
规划(426)
(416)
国家社会(411)
(403)
期刊
(1405)
经济(1405)
研究(1041)
中国(970)
教育(749)
管理(605)
科学(452)
学报(412)
技术(408)
(402)
(389)
大学(359)
科技(320)
学学(315)
经济研究(278)
农业(238)
职业(222)
(220)
金融(220)
高等(220)
图书(205)
(203)
业经(202)
财经(197)
技术经济(194)
(189)
论坛(189)
(187)
高等教育(185)
(167)
共检索到5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战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不辱使命加油干,主动作为创一流;要实现高校创新驱动建设,引领大学、学科建设新潮流;要构建科学的世界一流的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不辱使命加油干,主动作为创一流。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勤和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明确要求,全力以赴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发挥职能作用,聚焦发展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拿出新举措、走出新路子,全力"生财"、科学"理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稳固强大的财力支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银平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受此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难度超出预期。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再次为我们提振了信心。中国有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第二季度实现正增长。7月16日,是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一周年,也是我国首次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倒逼企业产业升级的一年。目前,从国内外碳排放、碳达峰总的形势来看,各国在发展经济与碳减排之间,都遇到了企业低碳转型和加大化石燃料投资的两难选择。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上栗县地处江西省西部,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处,交通便利,古有"吴头楚尾"之称,享有"小南京"的美誉,境内三产发达,区域优势明显,全县土地总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多地少是基本县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将大学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大格局中。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召唤中,迎来了"双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闫丽雯  周海涛  
面对"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使命感不强、制度活力不足、利益主体参与度不高等瓶颈,亟须在坚守责任的基础上重塑高校组织愿景,以权力下移和组织结构微调重塑制度活力,以共享共建理念重塑主体能动性,激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动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智彬  
外语类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所需要的高端外语人才,提升外语高校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在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内在使命感。鉴于"双一流"建设中高校使命感教育的重要性,针对目前的现状,外语类高校使命感教育的推进策略有:明晰培养定位,指导使命感教育;改革教学理念,搭建核心阵地;强调以生为本,建立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省淮北市财政部门围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一难题,充分运用财政调控手段,引导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城乡间双向流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村民集中居住区,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1.制定优惠政策,健全投入机制。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财力保障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财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洪成文  
首先,从比较的视角理解“双一流”。“双一流”要追求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什么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思想,要有能够影响其他国家教育的思想;第二,制度,要有能够影响其他国家的制度,为其他国家的制度提供可以借鉴的范本;第三,人才,特别是人才流动的方向,国内专家能向国外流动,参与国际交流,参与别的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咨询。所以,高等教育强国的三个指标,概括而言就是有没有影响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战军  刘静  乔刚  
"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评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多元的"双一流"建设评价理念,从评价维度、价值判断、监测平台、多元主体等要素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贯彻落实"清理四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战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近期,《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工程院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对"四唯"倾向进行集中清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的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三部委两院有关文件的战略意义,要求我们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构建具有鲜明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秋衡  
第一,我们在探讨很多未来领域的时候,所谓的一流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未来方向标,而未来的一流创新领域和一流学科之间有点像塔尖和塔基的关系。未来尖端领域大多不显现为学科,但需要一流的塔基。因此真正一流未来领域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流塔基,一流学科首先是塔基的意义。第二,高校分类发展与管理涉及到内涵建设。自2017年1月开始,我国高校明确划分为研究型、应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飞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创新性人才。学科是科技创新的学理基础和重要平台,决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特色。在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诸多创新中,体制机制创新是最深刻、最根本的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钱永  任丽清  
"双一流"建设战略为地方高校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人力资本的提供者。地方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必由之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体系中各主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建设。借鉴西方大学的成功经验,分析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和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从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我国高校的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迈曾  王树国  
以孕育先进的思想为使命,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发出中国高校的声音。用师德育学德,用师风带学风,在大学形成涵养师德、立德树人的优良育人传统。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发挥大学创新驱动发展"智慧引擎"的作用。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对如何办好高等教育提出重要指示:"要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