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6)
2023(13169)
2022(11489)
2021(10906)
2020(9083)
2019(20669)
2018(20747)
2017(39432)
2016(21926)
2015(24739)
2014(25022)
2013(24359)
2012(22455)
2011(20344)
2010(20398)
2009(18739)
2008(18154)
2007(16139)
2006(14292)
2005(12518)
作者
(63380)
(52387)
(52106)
(49844)
(33337)
(25177)
(23891)
(20741)
(20145)
(18802)
(18089)
(17657)
(16805)
(16617)
(16195)
(16075)
(15654)
(15602)
(15070)
(14962)
(13193)
(13130)
(12603)
(12122)
(11820)
(11747)
(11712)
(11514)
(10535)
(10460)
学科
(85740)
经济(85562)
管理(60463)
(53958)
(45649)
企业(45649)
方法(36741)
数学(30026)
数学方法(29648)
中国(23919)
(23502)
(23314)
地方(21070)
(20274)
业经(19762)
理论(17896)
(17065)
(16038)
农业(15197)
教育(14612)
环境(13221)
(13168)
银行(13124)
(12868)
贸易(12859)
(12537)
技术(12518)
(12380)
(12373)
金融(12371)
机构
大学(307981)
学院(304422)
管理(119073)
(113255)
经济(110431)
研究(103724)
理学(102447)
理学院(101211)
管理学(99371)
管理学院(98801)
中国(76058)
(66717)
科学(66622)
(53416)
(52385)
(49795)
研究所(47787)
中心(47345)
(46626)
业大(45833)
(44213)
师范(43776)
财经(42341)
北京(42286)
农业(38896)
(38259)
(37827)
(37772)
师范大学(35405)
技术(33803)
基金
项目(209017)
科学(163386)
研究(154974)
基金(149031)
(129718)
国家(128568)
科学基金(109585)
社会(95964)
社会科(89937)
社会科学(89909)
(82747)
基金项目(79233)
教育(71933)
自然(71003)
(69877)
自然科(69280)
自然科学(69263)
自然科学基金(67966)
编号(64988)
资助(60777)
成果(54397)
重点(46882)
(45408)
课题(45333)
(44446)
(42842)
项目编号(39990)
创新(39872)
科研(39778)
大学(38931)
期刊
(129428)
经济(129428)
研究(92285)
中国(61767)
学报(51414)
科学(45959)
(45506)
教育(43590)
管理(43201)
(39884)
大学(38215)
学学(35217)
农业(31261)
技术(26406)
(24796)
金融(24796)
业经(21271)
图书(21052)
财经(20275)
经济研究(19395)
(17233)
问题(16572)
理论(15421)
(15139)
科技(15047)
(15029)
书馆(14339)
图书馆(14339)
实践(14320)
(14320)
共检索到453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家建  
对主体领域开展研究是经典时代的社会学主旨,涂尔干、韦伯等理论家都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格局有过深入的论述。在当前,因为现代性的演进,主体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其中,政府、企业、金融、法律四个方面的影响力最为显著,也是社会科学应该关注的主体领域。主体领域的研究能力决定着社会学的理论想象力和经验解释力。同时,主体领域的研究是一个学科竞争的场域,无论是量化分析还是质性分析,都需要通过主体领域的研究提升方法能力。社会学具有底层关怀,但学术研究不应囿于底层路线,对社会事实的总体理解是一种学科价值的传承。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红亮  丁新  
远程教育的学科发展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研究,社会学便是一种必要的和可行的研究视角。随着远程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远程教育社会学有望从远程教育学的分支研究领域迈向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远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社会学虽然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但也有诸多不同之处,后者显然不能替代或涵盖前者。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荣誉   刘子曦  
货币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深刻影响着历史的走向与社会的组织形态。目前,以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为代表的“货币革命”正成为塑造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所带来的时代之问亟待社会学回应。有鉴于此,系统梳理社会学有关货币的研究成果,能够提炼出“特殊商品”“文化符码”“活力之物”三种研究路径,进而勾勒货币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具体面向,挖掘其学理意涵。此外,从“货币整体形态”和“货币表意机制”两个维度出发,有助于对货币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学理开发,从而把握中国货币革命中正在出现的新型货币认知、实践特点与社会后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兴德  
有关高等教育学身份属性的争论由来已久,潘懋元主张的"学科论"和阿特巴赫主张的"领域论"最具代表性。学科分类既是知识生产的客观需求,也是学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更深受文化传统和科学管理体制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受强制性学科专业目录影响,走的是学科化发展道路。美国学科专业目录的市场化和指导性特征,以及二战后跨学科研究兴起导致其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化生存状态。此外,"学科论"与"领域论"的争论还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学者面对西方学术霸权时的身份焦虑。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既要树立学科自信和文化自信,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更要增强现实解释力以及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适切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人类生活的世界,一个是地球赋予的自然世界;一个是自己创造的社会世界[1]。人地关系的核心表现为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作用基础的压力和影响。目前由于我国资源利用和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将社会学理论的原理、原则、观点及方法运用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具体社会行为的研究,从而获得对社会利用自然资源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资源社会学包含有许多对社会学中层理论的提升和运用,又贴近于现实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生活实践,因而受到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和管理研究者的重视,成为资源科学学科建设和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尝试性提出资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有升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式的核心在于其对教育现实的特定的"问题化"的方式,由此确立起该学科相对独到的研究问题领域及基本理论范式。英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所建构出的研究问题聚焦及由此所形成的理论范式代表着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方向。对教育获得与家庭背景之显性关联的聚焦;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深度洞察;对教育治理与教育政策的批判性审视;以及对教育之民主改进与社会重建的总体探讨,是英国教育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所确立的主要问题领域。以伯恩斯坦及扬为代表的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社会学洞察代表着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大成。这可为当今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辉   李雨桐  
校园足球既是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当下体教融合改革的关键枢纽。作为依托学校空间和教育制度运行的教育活动,校园足球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近十年蓬勃发展,但相关的知识生产和理论建构工作却相对滞后。理论上的短板也制约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校园足球的教育社会特征,本文从社会学理论视域切入,以功能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大经典理论范式为引导,具体梳理了国外有关青少年足球的研究文献,展现了社会学理论对于足球运动的功能定位、文化创生以及秩序塑造等议题的学术贡献。据此,本文进一步着眼我国校园足球的本土实践,探讨了如何在范式整合基础上深化有关校园足球政策运行、文化分析和课程教学议题上的研究可能,以期打开围绕校园足球的教育跨学科研究新局面。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宏军   江若尘  
综观学术界对广告学的研究动态,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从广告学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及研究广告活动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则是从广告与市场的关系中去研究广告的外在因素。迄今为止,二者都没有把广告放在整个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加以考察、分析和研究,以便从全新的角度(人、社会、广告)去进行系统的研究。换而言之,也就是通过变动着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系统地研究广告与社会和谐运作的机制及其条件。因此,笔者在这篇不成熟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佳鹏  
<正>作为人类活动的核心场所,城市的发展和演变涉及众多个体的经历、选择和意义构建。而传统的城市变迁研究要么侧重宏观层面的分析,要么侧重城市环境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忽视了个体在城市变迁中的体悟、感知以及情感诉求。在晚近的城市社会变迁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微观入手,关注城市变迁中的个体行动者,在考察这种变迁对于个体人生历程所造成的影响的同时,更为深入地理解城市变迁的内在肌理和发展逻辑。《传记社会学:理论议题》一书,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徐华丽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以主体地位,但实际上教师依然处于"受动地位"。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自身阶层属性和外在观念与体制的限制下,其主体意识与能力未能获得有效的体现和提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凌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与知识的关系"这个由法国创造的概念逐渐在法语圈教育研究领域传播开来,引导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学生"主体"上,放到了学生所置身的环境的复杂性上。本文着重阐述巴黎第八大学 ESCOL 小组提出的有关"与知识的关系"的教育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并介绍其关于学业失败的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结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董才生  
“东北金融问题”的解决、东北地区进一步市场化改革以及东北地区吸引大量外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振兴东北的前提,而这些都需要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振兴东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基础。为此,东北地区必须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振兴东北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杨典  欧阳璇宇  
金融社会学近年来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化不断加深及金融资本主义日益崛起的历史进程。金融化并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一个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全面扩张的过程,导致整个社会生活出现金融化趋势,并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议题和取向,也为金融社会学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经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追溯、分析金融社会学产生、发展的经验基础和历史脉络,梳理、总结金融社会学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并结合中国独特的金融体制、丰富的金融实践提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和主要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新才  谢鑫  
谱牒是记录家族世系源流的文献,对谱牒的科学研究始于近代,史学、社会学和图书情报档案学一直是重要参与学科。文章通过对CSSCI (含扩展版)收录的26种图情档期刊上所载论文的文本研读,总结该领域谱牒的研究脉络:由研究谱牒本身转向馆藏建设开发,在后者以技术应用为界分为文献入藏、书目控制阶段和面向利用的数字资源组织与开发阶段,整个进程穿插着资源揭示和拓展研究。这一脉络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是学科发展转型的映射。通过与史学、社会学范式下的谱牒研究进行比较,发现由于传统文献学的交集,图情档同史学在谱牒研究上有一定重合和交互,但更多是由学科定位及范式导致的不同,而与社会学相关研究差异更为明显。基于文献回顾与学科对比,文章认为图情档的谱牒研究应明确本学科研究特色,在资源组织、开发与保存中加强领域内的协调合作,吸收其他学科成果和借鉴研究方法的同时,开展数字人文等跨学科合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伟  
文章论述了人的社会化程度对社会的影响 ,图书馆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具有的作用 ,以及发挥好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