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2)
- 2023(14507)
- 2022(12390)
- 2021(11746)
- 2020(10121)
- 2019(23056)
- 2018(23020)
- 2017(44247)
- 2016(24106)
- 2015(27175)
- 2014(27222)
- 2013(26440)
- 2012(24579)
- 2011(21968)
- 2010(21845)
- 2009(20231)
- 2008(19972)
- 2007(18159)
- 2006(15780)
- 2005(13708)
- 学科
- 济(99526)
- 经济(99333)
- 业(70386)
- 管理(64956)
- 企(49715)
- 企业(49715)
- 农(49346)
- 方法(45102)
- 数学(39008)
- 数学方法(38515)
- 农业(32369)
- 业经(25877)
- 财(25819)
- 中国(25448)
- 地方(21160)
- 制(20887)
- 学(19392)
- 贸(16748)
- 贸易(16745)
- 易(16286)
- 理论(15789)
- 务(15553)
- 体(15550)
- 财务(15494)
- 财务管理(15454)
- 和(15190)
- 企业财务(14676)
- 银(14631)
- 银行(14596)
- 环境(14108)
- 机构
- 学院(337571)
- 大学(333429)
- 济(136476)
- 经济(133489)
- 管理(131607)
- 理学(114048)
- 理学院(112872)
- 管理学(110708)
- 研究(110264)
- 管理学院(110103)
- 中国(84585)
- 农(73663)
- 京(69028)
- 科学(68838)
- 财(61872)
- 农业(56911)
- 业大(56387)
- 所(55391)
- 中心(54552)
- 江(52298)
- 研究所(50282)
- 财经(49154)
- 经(44670)
- 范(44210)
- 师范(43757)
- 北京(42109)
- 州(40841)
- 经济学(40720)
- 院(38859)
- 省(37505)
- 基金
- 项目(230533)
- 科学(181465)
- 研究(169666)
- 基金(166251)
- 家(144402)
- 国家(143072)
- 科学基金(123091)
- 社会(108069)
- 社会科(101327)
- 社会科学(101295)
- 省(93627)
- 基金项目(88394)
- 自然(79103)
- 教育(78108)
- 自然科(77286)
- 自然科学(77264)
- 划(76597)
- 自然科学基金(75869)
- 编号(71134)
- 资助(67150)
- 成果(57266)
- 重点(51531)
- 部(51090)
- 发(49808)
- 课题(48049)
- 创(47686)
- 创新(44533)
- 科研(44524)
- 国家社会(43901)
- 教育部(43448)
- 期刊
- 济(152221)
- 经济(152221)
- 研究(92210)
- 农(73976)
- 中国(67987)
- 学报(55177)
- 农业(50006)
- 科学(49509)
- 财(48748)
- 管理(43587)
- 大学(42488)
- 学学(40254)
- 教育(35601)
- 融(31409)
- 金融(31409)
- 业经(30984)
- 技术(30134)
- 业(24330)
- 财经(23709)
- 经济研究(21996)
- 问题(21463)
- 经(20315)
- 版(18887)
- 统计(17372)
- 图书(16213)
- 技术经济(16201)
- 世界(15797)
- 农村(15518)
- 村(15518)
- 理论(15489)
共检索到495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翠娥 李跃梅
农村社会多元治理模式能否形成,农民的参与是其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四川5省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主要从主体认知与情境约束两个方面对农民参与社会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区域类型和个体农民基本人口学特征的情况下,主体认知因素中农民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治理方式认同感均对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情境因素中与村干部的接触频率、信息途径的直接程度亦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军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利用对6个市453位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参与创业培训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参与创业培训的意愿受其年龄、对创业培训工程的认可度、对创业前景的担忧以及对参与创业培训的现实收益预期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创业培训工程的认可度和对参与创业培训的现实收益预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和对创业前景的担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提高农民对创业培训工程的认可度,增加他们对参与创业培训的收益预期,有利于农民创业培训工程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创业培训 参与意愿 影响因素 山东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洁
基于CGSS2013的3335个样本数据分析了子女结构和社会保障对农民养老责任主体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子女的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子女或老人为养老责任主体,并且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倾向性明显增强;子女性别结构没有显著影响;有养老保险的农民认可政府或三方共担养老责任的倾向性更高,有医疗保险的农民更倾向于认为子女为责任主体或三方共担养老责任;对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越高,选择老人自己负责的倾向性越强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亚范
利用对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民主参与合作社管理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社员缺乏主动参与管理的强烈意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民主治理尚缺乏有效的实施主体和牢固的社员基础;社员对合作收益的满意状况、合作社制度的认知水平、家庭经营产品的价格波动程度、经营管理人员的信任程度、理事会成员的组织角色以及合作社盈余返还分配制度、民主选举与决策制度的健全程度、是否设立个人账户等因素对社员参与管理的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月艳 颜廷武 李崇光
[目的]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农民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合理有效的政策激励方式,为完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运行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条件价值评估法,基于安徽、山东两个省份354位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农民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有92. 94%的受访农民愿意接受补偿;农民年龄、块均面积、当地是否有秸秆收购企业以及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激励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其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受偿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价值认知对其受偿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1)综合考虑当地经济水平、秸秆资源化利用成本以及农民受偿意愿制定补贴标准;(2)完善和落实秸秆资源化利用激励的配套政策措施;(3)创新培训与宣传方法,提高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知识水平及政策认知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楼栋 方晨晨 林光杰
运用浙江、山东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调查数据,对影响社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5.3%的社员愿意参与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社员经营规模、资金缺口、入社时间、资金互助认知度及其感知到的当地资金互助成熟度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社员参与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意愿。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资金互助 社员意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慧珍 朱红根
基于南方稻区江西省755份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参与抗旱救援队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量、常与亲戚往来、村庄水利状况、政府抗旱措施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收入比重负向影响显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文化程度每提高一个层次、家庭人数每增加一人、所在村庄水利状况每提升一个层次、对政府抗旱措施满意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民参与意愿分别提高2.7%、2.4%、4.8%、9.2%;农业收入比重每增加一个层次,农民参与意愿减少5.7%。常与亲戚往来和政府抗旱措施满意度的边际效应最大,表明社会资本和政策环境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农民年龄、婚姻状况、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翠娥 李跃梅 李欢
本文基于山东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和四川省5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资本禀赋对农民社会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农民的社会治理参与行为呈现出参与程度低且地域间差异显著的特点。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地域因素的基础上,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均显著地正向影响农民的社会治理参与行为;社会资本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在特定性社会资本中,具有党员身份和村干部经历的农民,其社会治理参与程度更高;与村干部接触的频率越高、经常接触的村干部人数越多,农民的社会治理参与程度越高;而作为共通性社会资本,普遍信任较强,农民的其社会治理参与程度反而更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红根 康兰媛
文章利用江西1080份农民创业的调查数据,分别运用交互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创业扩张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农民个体特征中,年龄、婚姻状况、技能状况以及风险态度等因素对农民创业扩张意愿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中,与国有银行或政府机构的良好关系能显著促进农民创业扩张意愿,与政府高层关系的好坏是影响农民创业扩张意愿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对农民创业扩张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民创业 扩张意愿 影响因素 江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琼 陈璐
基于河南省585份新型职业农民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新型职业农民持续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解析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和层级结构,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受教育程度、职业兴趣、职业信心、职业韧性、风险态度、代际传递意愿、技术获取、政府支持、社会保障以及市场预期10个因素对其持续经营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职业韧性和代际传递意愿是表层直接因素,风险态度、职业信心、技术获取和社会保障是中层间接因素,职业兴趣、市场预期、政府支持和受教育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清军 张非凡 阙春萍 周毕芬
基于福建省265个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从个体特征、社会网络、融资环境和创业氛围四方面,对失地农民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79.2%的失地农民有创业意愿;是否参加过创业培训对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有创业意愿的比例高达92.9%;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失地农民创业意愿呈负相关;性别、亲戚朋友中干部人数、银行信用社贷款难度、亲戚朋友中创业人数与失地农民创业意愿呈正相关。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三峰 杨德才
本文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m-Logit模型检验了农民个体特征因素对其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干部利益假说在土地调整过程中并不存在;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存保障,年龄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及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并没有使农民放弃其对土地的占有;基于土地的保障功能和"恋土情结",人均土地较少的农民倾向于通过土地调整来获得土地;农民及其家庭成员在享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后,其土地调整倾向会显著降低。因此,要解决政府稳定土地承包权政策与农民偏好土地调整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一方面要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民 土地调整意愿 土地制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锦墉 徐磊
农民合作社是“农超对接冶的中间组织,研究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农产品供给体系优化、支持国家开展“农超对接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江西省242个农民合作社的抽样调研数据,基于“农超对接冶的“SSCP范式冶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8个影响农民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冶的主要因素,然后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冶参与意愿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属性、超市市场支配能力、冷链物流支出、政府相关支持政策、当地经济水平、合作社能力对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冶参与意愿以及参与程度均具有显著影响;理事长企业家精神仅对合作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尹希果 马大来
本文以对重庆市228位农民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婚姻状况、家庭规模、故土情结和对城乡生活节奏差别的关注程度等因素对其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有负向影响;农民的家庭总支出、子女的城市求学状况、成员外出务工状况和是否有城市亲戚关系等因素对其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此外,土地流转补贴、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公共服务供给力度等政策支持情况对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也有正向影响。而农民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家庭总收入和政府设定的计划生育政策过渡期等因素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其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振华 万丹
本文通过对全国30个省267个村4980位农民的深入调查,考察了农民进城定居的意愿及其层级偏好,并且对愿意进城定居农民的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进城定居的总体意愿并不强烈,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农民定居的重要选择;在定居城镇的层级偏好上,县(县级市)成为农民进城定居的首选,且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层级;年轻、未婚、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更加倾向于定居城镇;家庭人均收入越高、以务工为主业、家庭在读学生越多的农民,其定居社区或城镇的需求更为显著;对城镇住房、社会保障的需求越大的农民,希望到城镇定居的意愿更加强烈。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定居意愿 定居特征 层级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态价值认知对农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以陕西省渭河流域为例
居民参与生态社区建设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基于山东省东营市居民调查数据分析
农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陕西省西安市农民的调查数据
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投票行为与公共投资出资意愿——基于全国5省100村2000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解释——基于十省份千户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影响新型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分析——基于江西省村支书“双带”能力培训调查
农民合作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的意愿与行为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农民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北省838个农户的调查
农户参与低碳新农村建设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464户农民的调查数据
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7省24市(县)农户的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