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1)
- 2023(11444)
- 2022(9351)
- 2021(9109)
- 2020(7389)
- 2019(16483)
- 2018(16415)
- 2017(28717)
- 2016(17117)
- 2015(19071)
- 2014(19104)
- 2013(17288)
- 2012(15573)
- 2011(14420)
- 2010(14740)
- 2009(13325)
- 2008(12608)
- 2007(11457)
- 2006(10067)
- 2005(9268)
- 学科
- 济(45019)
- 经济(44940)
- 管理(41290)
- 业(35403)
- 企(29315)
- 企业(29315)
- 教育(24345)
- 中国(22088)
- 方法(16628)
- 财(15177)
- 农(15049)
- 理论(15022)
- 学(14895)
- 数学(13524)
- 制(13457)
- 数学方法(13190)
- 教学(11891)
- 业经(11420)
- 银(10364)
- 银行(10345)
- 体(10032)
- 行(9955)
- 农业(9452)
- 融(9336)
- 金融(9328)
- 技术(9278)
- 地方(9275)
- 务(9026)
- 财务(8992)
- 财务管理(8972)
- 机构
- 大学(219132)
- 学院(212640)
- 研究(76914)
- 济(70974)
- 管理(70122)
- 经济(68925)
- 理学(59535)
- 理学院(58654)
- 管理学(57142)
- 管理学院(56704)
- 中国(51442)
- 京(48120)
- 科学(46500)
- 范(41084)
- 师范(40731)
- 教育(39622)
- 所(37856)
- 财(37716)
- 江(35891)
- 中心(34981)
- 农(34893)
- 研究所(34320)
- 师范大学(32959)
- 北京(30850)
- 业大(30043)
- 技术(29255)
- 财经(29087)
- 州(28426)
- 院(28207)
- 农业(27372)
- 基金
- 项目(138988)
- 研究(110825)
- 科学(110259)
- 基金(95201)
- 家(82362)
- 国家(81476)
- 科学基金(68806)
- 社会(66192)
- 社会科(62258)
- 社会科学(62245)
- 教育(60777)
- 省(57190)
- 划(50374)
- 编号(48583)
- 基金项目(48439)
- 成果(44194)
- 自然(42320)
- 自然科(41398)
- 自然科学(41383)
- 自然科学基金(40624)
- 课题(38151)
- 资助(38144)
- 重点(33243)
- 年(32543)
- 部(31987)
- 性(30615)
- 发(30586)
- 项目编号(29961)
- 创(29708)
- 规划(29088)
- 期刊
- 济(82560)
- 经济(82560)
- 研究(77057)
- 教育(70438)
- 中国(58340)
- 学报(35707)
- 农(32724)
- 财(30540)
- 科学(29442)
- 大学(28801)
- 管理(26094)
- 学学(23995)
- 农业(21962)
- 技术(21392)
- 融(19302)
- 金融(19302)
- 职业(17548)
- 业经(14983)
- 财经(14479)
- 图书(14301)
- 经济研究(13370)
- 经(12682)
- 坛(11711)
- 论坛(11711)
- 业(11050)
- 版(10892)
- 技术教育(10774)
- 职业技术(10774)
- 职业技术教育(10774)
- 书馆(10634)
共检索到341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萍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赵金秀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主体性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具有内在契合力,它的引入与培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实现上网自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网络道德 大学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文章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性培育视角入手,分析认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性培育面临正反两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即主体性定位视野的全方位拓展、主体性形成的多角度认知和主体能力培养的多视角切入的时代际遇,价值迷惘、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合理以及自我教育不力的成长现实。在厘清事实,反思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有效路径。通过运用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反映出媒体素养、价值观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活动过程中的新媒体开发等突出问题。研究得出主体地位认知、主体形象塑造以及主体责任承担等要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人才 职业规划 教育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斯文
互联网将人类的生存空间从现实的物质社会拓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形成了"虚拟生存"这一新的生存方式。在高校校园,大学生的虚拟生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虚拟生存是其自身主体性不断发挥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大学生,消解大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应从大学生虚拟生存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教育管理工作,重塑大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
虚拟生存 大学生 主体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张华峰是我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曾经指导过的博士生。他即将出版的《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本土特色与转型》一书是他撰写的博士论文《超越中国学习者悖论——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研究》的修改版。细读这一书稿时,华峰准备和写作博士论文时的情境不时在我脑中闪现。这可能是曾经的学生写书请自己的导师作序时通常会遇到的情况:知根知底的导师会由此书联想到其前身,包括已经被枪毙或自杀过几回的题目;没准还会揭你的老底,让崇拜你的学生觉得原来你读博时的处境和他们差不多: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也曾倍受焦虑和困惑的摧残。另外,对学生期待甚高的导师还会由此书联想到其后世:不仅希望是学术新秀之作,还要求有学术大家的定位,所以总会鸡蛋里挑骨头地苛求。当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启和
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利用课堂载体、网络载体、社区载体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教育的生态化 生态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就其主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体意识薄弱、择业期望值高而自主创业意识差、择业心理上自信不足等主体因素造成。因此,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现职业理想,关键还在于她们自身的奋斗与追求。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择业 主体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雯 周宏仓 张慧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厌学或逃课令管理者十分头疼,但管理者往往只注重从学习的外部环境、教学手段等方面应对,而忽略了学习动力不足这一个主体性问题。厘清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体性影响因素,是有效解决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关键。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动力 主体因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学光
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道德教育即谓主体性道德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直觉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满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应该是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道德哲学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机整合而构成的互补体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应该是课堂道德教学与课外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教育的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段的协调运用。
关键词:
主体性 道德人格 道德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洪 吕一雷 陈蕊
伴随政策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由“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转变,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备受关注和重视,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文章从实践育人蕴含的主体性出发,厘清主体性转化机制的参与要素,并将其作为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参照系形成理论依据。借助获取的一手调研数据,探讨了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的阻滞因素,最后围绕主体协同机制、资源匹配机制、结构嵌套机制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设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颖杰
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为当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经济支持,也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和构建机制,可以看到大学生诚信教育乃是高校、教育者、大学生、政府、社会、企业及家庭各方供需主体优势互补的过程,其主体性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发展的关键。大学诚信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主体性需求、改善资源供给、加强制度建设,以制约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发展。
关键词:
供需关系 主体性 诚信教育 供给侧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岩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坚持“灌输”和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含义和实质,坚持在灌输中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引导大学生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自觉接受灌输有机统一起来,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灌输 主体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燕 蔡汇民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阵地,推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社区治理模式,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培育,不仅能够提升校园管理的民主化程度,提高高校大学生工作成效,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现实需要。高校应当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主体能力,构建主体性培育的有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盛波
文章就职业类院校如何在"创业教育社会基地"建设中凸显出主体性道德教育,形成自我育德的良好机制,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创业教育基地建设 主体性道德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东冉
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创业课程中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同还远未形成,这使创业课程陷入了教育效果与其他创业教育方式有差距,无法适应创业活动动态性要求,以及学生认可程度不高的困境。理想信念教育为大学生创业课程再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的蓝图特性、动力作用、综合适应性,符合创业活动的需求。这启示高校应在"知情意行"的理性转化中将理想信念融入大学生创业课程,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同时,应改良教务管理使之与创新课程主体性相匹配。
关键词:
理想信念 创业教育 大学生 主体性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