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1)
2023(5879)
2022(4890)
2021(4713)
2020(3934)
2019(8750)
2018(8464)
2017(15527)
2016(9326)
2015(10705)
2014(11294)
2013(10249)
2012(9488)
2011(8479)
2010(8636)
2009(7322)
2008(7037)
2007(6450)
2006(5461)
2005(5068)
作者
(26386)
(21881)
(21373)
(20903)
(13787)
(10537)
(9915)
(8440)
(8423)
(8046)
(7464)
(7420)
(7279)
(7063)
(7037)
(6711)
(6686)
(6471)
(6382)
(6087)
(5660)
(5559)
(5329)
(5119)
(5091)
(5021)
(4870)
(4771)
(4617)
(4588)
学科
(25739)
经济(25691)
管理(23130)
(19467)
(15109)
企业(15109)
中国(12175)
方法(10643)
数学(8964)
数学方法(8831)
(8531)
(8476)
(8445)
理论(8391)
(8142)
教育(7042)
(6955)
教学(6508)
(6321)
银行(6303)
技术(6230)
(6079)
(5889)
金融(5882)
业经(5552)
农业(5293)
地方(5251)
(4878)
财务(4854)
财务管理(4841)
机构
学院(122889)
大学(114668)
研究(42578)
(40484)
经济(39293)
管理(38527)
理学(32451)
理学院(31971)
管理学(31144)
中国(30922)
管理学院(30917)
科学(27700)
(25546)
(24239)
(22696)
技术(22563)
(21668)
(20873)
研究所(20668)
职业(19803)
中心(19451)
业大(19387)
农业(19187)
(17319)
师范(17045)
(16729)
财经(16441)
北京(15812)
(15559)
技术学院(15470)
基金
项目(81169)
科学(62989)
研究(61519)
基金(55037)
(49025)
国家(48550)
科学基金(40353)
社会(35253)
(35000)
社会科(33102)
社会科学(33095)
教育(32547)
(29335)
基金项目(28675)
编号(27259)
自然(26213)
自然科(25657)
自然科学(25646)
自然科学基金(25196)
资助(22853)
成果(22496)
课题(21454)
重点(19342)
(18263)
(17850)
(17596)
(17268)
(17071)
创新(15714)
项目编号(15660)
期刊
(46054)
经济(46054)
中国(34697)
研究(34629)
教育(28794)
学报(23714)
(21973)
科学(18851)
(17581)
大学(17539)
学学(16277)
管理(14810)
农业(14717)
技术(14624)
职业(13499)
(11210)
金融(11210)
财经(8518)
技术教育(8494)
职业技术(8494)
职业技术教育(8494)
(8016)
论坛(8016)
(7781)
经济研究(7570)
业经(7553)
(7421)
图书(6702)
(6679)
业大(6420)
共检索到191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以财  
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确立主体性人本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体性人本观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的改革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二要加强就业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主体自育,三要加强实践管理,促进教育效果延伸,四要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五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帮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玲玲  王馨民  邵林  
本文结合地方高职院校的特点,探索和创新了"一个主导、三个引领、五个结合"的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以便帮助地方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早日突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交互主体性视域下的阅读推广,超越主—客体二元分离模式下,主体相对于客体的优先性和支配性关系而导致的主体自我中心化倾向。在彼此理解和合作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参与式的主体间性关系,实现阅读推广者与接受者之间价值诉求的和谐统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揭育通  
就业指导工作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特点,按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课程教学要求,就如何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对工作内容由就业指导转向职业指导、指导形式由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课堂学习与实践体验并重、服务模式由单一化服务转向多元化服务等就业指导工作重心移动趋势进行了论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学  
在阐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实施就业心理引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系统就业指导、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五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艳芳  
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价标准,为帮助大学生就业,各高校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认真对待。在这种态势下,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身办学特色,针对各年级学生具体情况,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使就业指导工作更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东东  李文勤  
应用型本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型载体,面临着迫切的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难题,这种改革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的必由之路,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密切相关。通过开展人本主义的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倾向与岗位需求之间的错位状况,加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文章在阐述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证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与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逻辑关系,建立了"一条主线、双向对接、三个融合、四项服务、五重保障"的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大力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切实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高职生顺利实现就业,对推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燕平  
当今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多种类型双选会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就业,但忽视了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培育。而健康的就业心理能够促使大学生积极就业和积极面对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团体心理辅导以其促进成员自我认知、提供朋辈支持力量,帮助释放和宣泄情绪的优势,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就业观,培育健康的就业心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玉玲  洪宇  
旅游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长期困扰旅游教育界的问题,本文试从就业指导的角度探讨规划旅游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的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玉琴  印香俊  
在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处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辅导员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可以进一步明确职责,有助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有助于就业工作的有序展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芦京昌  徐明  徐乐蔚  邹大东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起步较晚等原因,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目前还比较薄弱,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因此,必须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思路和方法,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变群体性指导为个别性指导,变授课形式指导为实践与理论并重式指导,变就业技巧指导为就业心理指导,将职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兆国  
推动实现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需要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指导工作模式。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工作运行机制、指导服务体系、项目化就业课程体系建设、职业体验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丽丽  
文章对学生主体性小组教学法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这种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的主要解决思路,构建了"一摸底、一组建、一建设、一考核、一反馈"的五个一闭环实施的措施设计,让教师在每一次实施教学前获得较为充分的学情分析,注重讨论小组建设,形成个人与小组、形成性与终结性混合立体的考核结构,构建评价反馈机制,让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在高职院校中得到更加深入广泛的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芳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加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高职思政课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调研结果,以学生主体性原理为基础,从主题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