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0)
- 2023(17093)
- 2022(14270)
- 2021(13357)
- 2020(11205)
- 2019(25571)
- 2018(26062)
- 2017(48325)
- 2016(27673)
- 2015(31506)
- 2014(31928)
- 2013(30464)
- 2012(27784)
- 2011(25042)
- 2010(25911)
- 2009(23797)
- 2008(23711)
- 2007(21861)
- 2006(18945)
- 2005(17296)
- 学科
- 济(100283)
- 经济(100174)
- 管理(72517)
- 业(67788)
- 企(54925)
- 企业(54925)
- 方法(46139)
- 数学(40079)
- 数学方法(39292)
- 中国(34304)
- 农(29865)
- 财(26486)
- 学(25374)
- 教育(24004)
- 业经(22577)
- 理论(22520)
- 制(21371)
- 农业(19469)
- 地方(19368)
- 贸(17665)
- 贸易(17656)
- 银(17157)
- 银行(17115)
- 易(17114)
- 务(16469)
- 财务(16387)
- 财务管理(16336)
- 行(16257)
- 技术(15937)
- 融(15756)
- 机构
- 大学(383870)
- 学院(383407)
- 济(140772)
- 经济(137146)
- 管理(136496)
- 研究(131319)
- 理学(116469)
- 理学院(114988)
- 管理学(112115)
- 管理学院(111383)
- 中国(95224)
- 京(84171)
- 科学(83745)
- 所(68322)
- 农(68212)
- 财(67512)
- 研究所(61958)
- 江(61657)
- 中心(60250)
- 范(59013)
- 业大(58934)
- 师范(58389)
- 农业(53787)
- 北京(53709)
- 财经(52906)
- 州(49251)
- 技术(48239)
- 经(47726)
- 院(47038)
- 师范大学(46606)
- 基金
- 项目(248440)
- 科学(193255)
- 研究(183912)
- 基金(173463)
- 家(152103)
- 国家(150744)
- 科学基金(127079)
- 社会(110291)
- 社会科(104090)
- 社会科学(104059)
- 省(100936)
- 教育(92321)
- 基金项目(89647)
- 划(85860)
- 自然(82300)
- 自然科(80441)
- 自然科学(80418)
- 自然科学基金(78901)
- 编号(78791)
- 资助(72707)
- 成果(66945)
- 重点(57741)
- 课题(57686)
- 部(54449)
- 发(53812)
- 创(51187)
- 科研(47627)
- 创新(47620)
- 项目编号(47537)
- 性(47491)
- 期刊
- 济(157804)
- 经济(157804)
- 研究(116843)
- 中国(87657)
- 教育(74364)
- 学报(64667)
- 农(62478)
- 科学(55988)
- 财(55138)
- 管理(49852)
- 大学(48890)
- 学学(44464)
- 农业(42061)
- 技术(39420)
- 融(32503)
- 金融(32503)
- 业经(27359)
- 财经(25896)
- 经济研究(25459)
- 业(23004)
- 经(22315)
- 图书(21274)
- 职业(21047)
- 问题(20478)
- 版(19984)
- 统计(19862)
- 技术经济(18020)
- 策(17865)
- 坛(17450)
- 论坛(17450)
共检索到583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东东 李文勤
应用型本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型载体,面临着迫切的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难题,这种改革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的必由之路,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密切相关。通过开展人本主义的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倾向与岗位需求之间的错位状况,加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文章在阐述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证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与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逻辑关系,建立了"一条主线、双向对接、三个融合、四项服务、五重保障"的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以财
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确立主体性人本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体性人本观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的改革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二要加强就业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主体自育,三要加强实践管理,促进教育效果延伸,四要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五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帮扶。
关键词:
主体性人本观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褚素萍
应用型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然所趋,而应用型本科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好"怎么培养好人才"的问题,即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的职业素养、社会素养、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四个维度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双主体"培养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双主体"培养模式构建的逻辑及运行机制。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双主体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军 范桂荣 蔡丽娅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有利于革除高校传统就业指导因偏重强调学校需要而忽视学生需求、过于强调共性而忽略学生差异性的弊端。个性化就业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高校建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要以服务为导向,调整就业指导的职能;要实行分类指导,加强工作的针对性;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提供组织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红彬 曾文瑜 张象成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途径,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本文分析了"四三六"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给出了全程化的实施策略,探索了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全程化就业指导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就其主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体意识薄弱、择业期望值高而自主创业意识差、择业心理上自信不足等主体因素造成。因此,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现职业理想,关键还在于她们自身的奋斗与追求。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择业 主体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锋
针对现今高等院校毕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情况及突出问题,应当更进一步增强做好就业指导的责任意识与紧迫感,更新指导观念、重建指导队伍、优化指导服务等,不断促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层次提升,以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走以科学理念引领务实实践之路。
关键词:
高校管理 就业指导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祺佳
文章先对职场胜任力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的意义进行简析,然后在职业分析与个性分析相关方面,对应用型高校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内容进行总结,进而在设置课程、完善教学方式以及建设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与阐述职场胜任力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学生个性化规划就业指导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玉婷 胥青
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能够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清职业形势,找准职业目标,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文章初步分析了高职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探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义,并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个性化就业课程、个性化就业咨询、个性化就业训练、个性化就业信息和个性化就业评价五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五维一体"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个性化 就业指导 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菊华 许浒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发展动力,构建科学完善、多维的就业指导体系有助于就业工作的推进。个性化就业指导因其独特优势,成为就业指导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补充,备受学生的欢迎,在就业指导体系中产生较大的效益。
关键词:
高职 个性化就业指导 必要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银锋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文本分析,总结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施现状,进一步明晰了形成现状的原因,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精准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包括: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业指导内容全纳性建设;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强化师资队伍的专业性等。
关键词:
精准就业 就业指导 课程评价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本贤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职业价值取向引领,是针对个性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并为个性提升和潜能发挥提供和创造就业条件的过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就业指导的未来取向。高校要采取个性化就业教育、个性化就业评价、个性化就业咨询、个性化就业信息、个性化就业训练等积极有效措施,加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个性化就业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家明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将深刻影响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及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观念、学习习惯。文章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创新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就业指导从共性服务到个性化服务。通过多样数据的定义,全方位拓展多样数据采集途径;通过深入分析"全样"大学生海量数据,设计开发面向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大数据分析原型系统,预测学生就业行为趋势,为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算法和模型支撑。
关键词:
大数据 大学生 个性化就业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