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7)
- 2023(10029)
- 2022(8027)
- 2021(7965)
- 2020(6426)
- 2019(14510)
- 2018(14558)
- 2017(25219)
- 2016(14744)
- 2015(17044)
- 2014(16863)
- 2013(15151)
- 2012(13887)
- 2011(12702)
- 2010(13253)
- 2009(11750)
- 2008(11538)
- 2007(10699)
- 2006(9590)
- 2005(8583)
- 学科
- 管理(41053)
- 业(37598)
- 济(37204)
- 经济(37147)
- 企(32972)
- 企业(32972)
- 教育(24372)
- 中国(21031)
- 技术(17420)
- 理论(14978)
- 农(12835)
- 教学(12718)
- 技术管理(11711)
- 制(11651)
- 学(11646)
- 方法(11391)
- 财(11185)
- 业经(11035)
- 银(9137)
- 银行(9118)
- 体(8974)
- 行(8802)
- 数学(8433)
- 地方(8408)
- 数学方法(8186)
- 农业(8120)
- 融(8104)
- 金融(8097)
- 策(7398)
- 发(7381)
- 机构
- 大学(192371)
- 学院(186884)
- 研究(66291)
- 管理(65121)
- 济(62038)
- 经济(60164)
- 理学(55019)
- 理学院(54266)
- 管理学(53056)
- 管理学院(52668)
- 中国(43856)
- 京(43017)
- 科学(38802)
- 教育(37749)
- 范(37519)
- 师范(37222)
- 江(32234)
- 所(32132)
- 财(31613)
- 师范大学(30008)
- 中心(29338)
- 研究所(28968)
- 北京(28325)
- 技术(27376)
- 农(26511)
- 州(25270)
- 院(24480)
- 业大(24425)
- 财经(23876)
- 职业(23874)
- 基金
- 项目(119063)
- 研究(99433)
- 科学(95194)
- 基金(78789)
- 家(67275)
- 国家(66445)
- 社会(58727)
- 科学基金(56546)
- 教育(55397)
- 社会科(55067)
- 社会科学(55053)
- 省(51002)
- 划(44366)
- 编号(44257)
- 基金项目(40456)
- 成果(40421)
- 课题(35826)
- 自然(33060)
- 自然科(32361)
- 自然科学(32352)
- 自然科学基金(31784)
- 创(30493)
- 资助(30419)
- 年(30010)
- 重点(28437)
- 创新(27278)
- 项目编号(27251)
- 部(27215)
- 发(27108)
- 规划(27064)
- 期刊
- 济(74239)
- 经济(74239)
- 教育(70642)
- 研究(69772)
- 中国(57551)
- 管理(27439)
- 学报(27022)
- 财(25623)
- 农(24624)
- 科学(24453)
- 大学(23143)
- 技术(22772)
- 学学(18601)
- 职业(18026)
- 农业(16528)
- 融(15972)
- 金融(15972)
- 业经(12994)
- 坛(12269)
- 论坛(12269)
- 图书(12150)
- 财经(12014)
- 科技(11392)
- 经济研究(11352)
- 技术教育(11257)
- 职业技术(11257)
- 职业技术教育(11257)
- 高等(10590)
- 经(10534)
- 业(9408)
共检索到307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娜 周春国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公共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大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社会中相互合作、和谐共处至关重要。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形成了价值观念、思想心态、思维方式、行为选择的特殊性。这一现实情况决定了用简单的、注入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接受思想上、意识形态上的改变与养成已经很困难,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和面对。而当代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小花 徐喜春
参与式的职业道德教育范式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挖掘与发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介入教育体系的设计,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内化认同与自觉践行,成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实践向度。但当前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课程教学主体参与浅层化、校园文化活动主体参与表面化、学生积极性发挥被动化、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对此,要重视培育学生主体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度融入学生主体需要、将朋辈教育模式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将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联结起来。
关键词:
主体参与 职业道德教育 主体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华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近年来,高校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并探讨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即加强思想认识,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庆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的基本内涵。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孝"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生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采用编著适合大学生"孝"德教育特色的读本、利用网络以及加强教师"孝"德等多渠道加强"孝"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孝 思想道德教育 解读与传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赖荣珍
思想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 李丹凤
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立足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的目的,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思想道德教育。文章对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进行浅析,以引起人们注重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更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自我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房咏梅
为充分解决当前女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问题,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加强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应开展切合实际、贴近女大学生生活的三观教育,学校管理要符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重视开展女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对于家庭而言,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女大学生,并要与学校保持良好沟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 家庭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贤君
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深入人心。弘扬儒家孝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人格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分析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探讨儒家教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价值,提出儒家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
儒家孝文化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凤杰 司红十 张旭东
文章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征出发,结合他们所处的环境因素、高校的教学和日常生活管理等因素,分析了要根据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介体、客体以及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特殊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萍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杰
后现代思潮在对传统知识论二元认识结构、主客关系进行结构的同时,倡导一种知识多元化、不确定性、生成性认知方式,对传统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现代语境中重新建构教学中师生主客关系,从传授知识到强调知识的生成性,采取更加多元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当代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课程的实践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后现代 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课程教学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卫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除了要解决人生观、价值观等上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之外,还有其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只有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性,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完成好民族地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兵有 范益民 伍家旺
当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体态势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境外意识形态强势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以及大学生自律理性偏弱等,导致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功利性特征明显、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明显脱节等问题的出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加大高校德育的实践力度、培养一支立场坚定愿意扎根边疆的教师队伍以及强化公民教育,塑造责任公民,是现实的客观要求和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西南边境 民族地区 大学生 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坚强 杜苏
全球化背景中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四大困境:德育模式与品德形成规律的断裂;道德教育与智力开发的断裂;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断裂;现实道德与网络道德的断裂。提出要构筑新型的德育模式、推进德育理论、德育途径、德育技术创新等思路。
关键词:
全球化 道德教育 德育创新 终极关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金融 刘洋 王玉秀
大学生创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诸多有利条件和保障政策。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载体,亟需道德作为支撑。但是不少教育者单纯关注大学生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实践技能训练,缺少对大学生创业道德规范和情操的教导和培养,导致创业教育中道德教育缺位,这也将成为影响与制约大学生成功创业风险最大的因素之一。因此,高等学校需要在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创业环境、完善大学生的创业道德教育体系和考评体系,重视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个方面提高创业道德教育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