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9)
- 2023(14856)
- 2022(12751)
- 2021(11805)
- 2020(9944)
- 2019(22652)
- 2018(22576)
- 2017(42399)
- 2016(23498)
- 2015(26664)
- 2014(26688)
- 2013(26132)
- 2012(24681)
- 2011(22503)
- 2010(22951)
- 2009(21267)
- 2008(20933)
- 2007(18918)
- 2006(16661)
- 2005(15234)
- 学科
- 济(96322)
- 经济(96211)
- 管理(60432)
- 业(56289)
- 企(42660)
- 企业(42660)
- 方法(35026)
- 农(30178)
- 数学(30079)
- 数学方法(29732)
- 中国(29660)
- 地方(29118)
- 财(22067)
- 学(21764)
- 业经(21584)
- 农业(20130)
- 制(19397)
- 贸(17941)
- 贸易(17926)
- 易(17214)
- 银(16540)
- 银行(16502)
- 融(16261)
- 金融(16253)
- 行(15937)
- 环境(15806)
- 理论(15235)
- 和(15230)
- 地方经济(14985)
- 发(14167)
- 机构
- 学院(328680)
- 大学(325023)
- 济(127611)
- 经济(124404)
- 研究(119553)
- 管理(117488)
- 理学(98578)
- 理学院(97268)
- 管理学(95319)
- 管理学院(94704)
- 中国(91145)
- 科学(76171)
- 京(73588)
- 农(62870)
- 所(62479)
- 财(59949)
- 研究所(56403)
- 中心(55530)
- 江(53645)
- 业大(51413)
- 农业(49296)
- 范(47493)
- 北京(47177)
- 师范(46982)
- 财经(45844)
- 院(43645)
- 州(42984)
- 经(41137)
- 省(39466)
- 技术(38867)
- 基金
- 项目(212928)
- 科学(164110)
- 研究(157169)
- 基金(147600)
- 家(129473)
- 国家(128302)
- 科学基金(107392)
- 社会(95086)
- 社会科(89704)
- 社会科学(89678)
- 省(86380)
- 基金项目(78230)
- 划(73235)
- 教育(72273)
- 自然(68550)
- 编号(66941)
- 自然科(66787)
- 自然科学(66765)
- 自然科学基金(65494)
- 资助(59954)
- 成果(55416)
- 发(51295)
- 重点(48827)
- 课题(48108)
- 部(45205)
- 创(43807)
- 创新(40950)
- 发展(40561)
- 科研(40433)
- 展(39915)
共检索到517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雪晶 姜广辉 付晶 霍荟阁 张凤荣
研究目的:在全面分析国土空间承载效率、国土开发支持能力及其匹配关系的基础上,考察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时空分异规律,揭示北京市国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国土开发利用的建议。研究方法: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国土开发强度概念的界定,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国土开发强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具有大都市共性,开发强度较大,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并存在与自然本底条件、城市化进程、首都功能不匹配等问题。研究结论:北京未来应充分考虑首都国土空间独有的战略价值,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国土开发,严格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同时,对不同的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惠敏 常青 胡天汇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核心是不同层级的传导落实。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实施平台,从发展历程演化看,国家调控、地方发展、市场需求之间的张力,造成空间治理的合成谬误,系统剖析规模超前增长、空间粗放扩张、功能结构失衡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总结梳理规划引领下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在总量、布局、功能、效益方面的结构性调控策略,及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从供给端的政策协同、需求端的激励约束、运行端的实施反馈、平台端的数字治理四大方面,展望协同规划引领和市场配置的探索方向,以期为高质量发展下土地要素配置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供应计划 市场配置 北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舒宁
基于当前我国规划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与多省市已开展的诸多总规层面规划实践,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特点,分析了北京已开展的分区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对空间治理如何由总体层面走向落地实施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治理 分区规划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丁扬 安萍莉 张凤荣 姜广辉
研究目的:针对不同社会主体对规划认知及参与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提高规划认知程度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措施,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参与式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顺义区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广义认知程度总体较低,明显低于城市总体规划;但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认知度却较高;(2)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统筹能力都有待提高;(3)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规划的实施;(4)不同特征的社会主体对自身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认知程度差异明显。研究结论:政府应在规划各个环节中加强宣传,尤其强化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促进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培育公众的规划参与意识,提高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加快建立以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录 赵茜宇 李蒴
采用综合分析法从土地规划干预的视角对土地发展权进行了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进行土地发展权的定量配置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在政府有效干预下,土地用途转换所带来在农业用途基础上的价值增值即为土地发展权价值;(2)平谷区土地发展权初始配置为每公顷非基本农田土地发展权数量为0.35个,每公顷基本农田土地发展权数量则为1个,二者均有10%属于国家所有;(3)政府对土地利用干预是土地发展权存在的前提,显现了土地发展权的价值,土地发展权制度的设立又是政府干预的补充;(4)土地发展权在土地所有者和国家之间分配,国家的份额比例相对较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方正 刘阳 施瑶 胡凯富 郑曦
【目的】在快速城镇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绿色宜居生存环境的方法得到推广。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客观评价绿色空间的服务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网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选取缓解热岛效应、水土保持、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娱乐6种功能指标,采用径流系数公式计算、MaxEnt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评价,识别区域不同服务类型的关键绿色空间位置并提出适宜的绿色空间类型,最后通过构建游憩绿道以及生态廊道加强绿色空间联系,完善绿色空间布局。【结果】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空间分布呈现一定差异性,根据不同区域提供的服务差异划定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保育绿地7种绿色空间类型,新增6条绿道(195 km)连接平原与浅山区,在温泉镇、延寿镇、十三陵镇、峪口镇等村镇构建生态廊道,建立以目标动物保护为目的的线性绿色空间。【结论】绿色空间能够提供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加强落实浅山区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颖 许家成
完善首都特殊教育体系,优化特殊教育学校布局,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以北京市特殊教育设施布局为例,从特殊教育需求、国内外发展趋势和资源环境等客观分析出发,按照"点、面、体"的整体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建立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设施布局。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设施布局 发展规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佳 孔祥斌 赵晶 张雪靓
通过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北京市主体功能空间分区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分析主体功能区建设用地集约水平的空间变化差异,并提出基于空间功能相匹配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调控对策。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北京市主体功能区中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分别处于高度集约区、中度集约区和低度集约区之间,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处于低度集约区;相关指标评价中,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有提升潜力,但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的人口负荷超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与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存在一致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嵩 郭枫 王晓君
本文回顾了国土开发强度的概念提出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后续政策要求和相关规划表述变化,梳理了国土开发强度的理念内涵及政策要点,并对国土开发强度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向前 毛显强
在明确能源强度的四个影响因素,即产业结构、各产业能源强度、人均生活用能和常住人口数量的基础上,给出了区域节能策略的量化分析思路:对于已有节能策略,可按照明确策略、分析影响途径和效果、总结得失三个步骤进行;对于未来节能策略,可按照确定节能目标、明确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可调控性、选定目标情景和提出节能策略五个步骤进行。最后利用提出的思路,对大兴区节能策略展开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丽青
目的是大量实践证明,托管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单位的技术水平。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尤其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背景下,医院托管逐步走向规范化,各方对托管方式和效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和利益需求变化,总结提出公立医院托管经营与管理策略,为医院托管提供经验借鉴。方法为仅靠财务指标的前后对比难以直接评价托管的经济效果与发展趋势,利用哈佛分析框架,通过医院托管战略分析,结合"区办市管"案例财务分析,对医院托管的发展前景和管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是在托管医院的技术扶持下,从实际案例来看,短期内被托管医院医疗水平快速提升,收入水平明显改善,但由于存在前期规模扩张较快而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即使托管后收入增加,但亏损问题短期难以解决,负债水平仍较高,偿债能力较弱。结论是从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性问题与需求趋势来看,医院托管未来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托管重点将逐步从技术、人才资源输出向管理资源输出转移,而医院托管并不改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本质,在医院加强自身精细化管理的同时,政府仍需落实对公立医院的举办和监管职能,确保财政投入的连续性,保证医院良性运转。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托管 哈佛分析框架 区办市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义
在城市安全规划的框架下,加入产业安全规划的内容,与土地利用安全规划相互融合,创新的开展产业功能区用地评价对发现产业功能区土地安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城市安全、规划框架、土地利用及产业发展,将产业功能区作为城市安全的关键所在,以武汉市光谷生物城为例,构建产业功能区土地利用安全评价的方法、体系和模型。结果显示:光谷生物城土地利用安全方面存在绿地及防护用地偏少、抗灾减灾服务用地预留不足、建筑布局未满足风险防控要求等问题。建议应首先安排高水平科研机构用地,其次优先安排专业服务机构用地,最后为企业提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义
在城市安全规划的框架下,加入产业安全规划的内容,与土地利用安全规划相互融合,创新的开展产业功能区用地评价对发现产业功能区土地安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城市安全、规划框架、土地利用及产业发展,将产业功能区作为城市安全的关键所在,以武汉市光谷生物城为例,构建产业功能区土地利用安全评价的方法、体系和模型。结果显示:光谷生物城土地利用安全方面存在绿地及防护用地偏少、抗灾减灾服务用地预留不足、建筑布局未满足风险防控要求等问题。建议应首先安排高水平科研机构用地,其次优先安排专业服务机构用地,最后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安全用地选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国 邱士可
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空间重构,开发区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这一时期我国城市空间重构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内容。文章以北京为例,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的转型与发展、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的空间重构,然后重点论述了开发区的发展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4点原则性措施以促进中国城市与开发区空间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
转型 空间结构 开发区 北京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淑怡 王博 姜海 陈笑筑 曲福田
构建一个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区域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为市、县统筹国家需求与地区实际合理制定土地利用目标与策略提供方法支撑。以欠发达地区贵州省毕节市为例,对该分析框架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在"优先满足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基本需求,协同平衡满足粮食安全需求"土地利用策略下,毕节市未来的土地利用方案应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并强调发展模式的转变,从而协同满足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用地需求。与毕节市相似的欠发达地区需要改变因后备资源优势而采取"大投入换快增长"的土地利用观念,防止走"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老路,应采取基于综合战略目标的生态优先倒逼机制,引导地区发展方式转变,从而保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