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9)
2023(12524)
2022(11139)
2021(10512)
2020(8872)
2019(20356)
2018(20526)
2017(39021)
2016(21777)
2015(24711)
2014(24972)
2013(24347)
2012(22574)
2011(20163)
2010(19982)
2009(18072)
2008(17289)
2007(14788)
2006(12850)
2005(10960)
作者
(63598)
(52793)
(52188)
(49765)
(33574)
(25419)
(23824)
(20830)
(20261)
(18789)
(18149)
(17616)
(16855)
(16614)
(16209)
(16119)
(15896)
(15504)
(15041)
(14964)
(13302)
(12804)
(12725)
(12101)
(11783)
(11771)
(11712)
(11501)
(10660)
(10548)
学科
(80527)
经济(80430)
管理(58381)
(53189)
(43040)
企业(43040)
方法(35074)
数学(30161)
数学方法(29771)
(24094)
地方(22439)
中国(20940)
(20898)
(19459)
业经(17853)
农业(16148)
(15153)
理论(14494)
(13624)
环境(13607)
(13276)
贸易(13265)
(12779)
技术(12353)
教育(12013)
(11942)
财务(11871)
财务管理(11850)
(11509)
(11399)
机构
大学(295739)
学院(295549)
管理(115492)
(106629)
经济(103812)
研究(102102)
理学(99872)
理学院(98612)
管理学(96766)
管理学院(96240)
中国(73728)
科学(68377)
(64419)
(54549)
(52250)
业大(49295)
(48354)
研究所(48149)
中心(46287)
(44346)
农业(42903)
(41905)
师范(41455)
北京(40421)
财经(38377)
(38099)
(36212)
(34697)
技术(34102)
(33777)
基金
项目(210588)
科学(163079)
研究(152423)
基金(148806)
(131232)
国家(130108)
科学基金(110131)
社会(91219)
社会科(86004)
社会科学(85977)
(85453)
基金项目(80607)
自然(74127)
自然科(72231)
自然科学(72210)
(71589)
自然科学基金(70815)
教育(69399)
编号(63944)
资助(60601)
成果(51574)
重点(47291)
(45219)
(44622)
课题(44499)
(43234)
创新(40313)
科研(40224)
计划(39676)
项目编号(38290)
期刊
(119081)
经济(119081)
研究(84877)
中国(59858)
学报(52816)
(49409)
科学(47030)
管理(40275)
大学(38523)
教育(37537)
(36137)
学学(36019)
农业(34338)
技术(25856)
(21554)
金融(21554)
业经(20449)
图书(18227)
(17734)
经济研究(17457)
财经(17074)
资源(16102)
问题(15838)
科技(15742)
(15217)
(14379)
理论(14287)
业大(14129)
实践(13404)
(13404)
共检索到431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江  董建国  张莉  
确定指标体系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依据,指标确定的适宜性是划分主体功能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深入研究全国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确定的基本思路和初步确定的15项指标基础上,并充分考虑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提出了确定河南省划定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初步提出了适合河南省省情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同时就构建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  俞肖云  
本文以河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意见为核心,选取4大类14个指标,利用专家法进行赋权,制定适用于河南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全省2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各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优势和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高新区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  俞肖云  
本文以河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意见为核心,选取4大类14个指标,利用专家法进行赋权,制定适用于河南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全省2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各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优势和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高新区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张莉  杨瑞霞  赵永江  
以人地关系理论分析为基本切入点,通过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的历史剖析,探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从规划的政治经济和科学发展等不同层面分析了主体功能区构建的实践价值。结合河南人地关系发展现状,以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为目标,对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进行了研究,对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本构思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目前进行的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小平  
对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针对河南省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测评,从中发现规律,提出了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完世伟  
笔者主要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类似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确定主因子的方法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城乡一体化评价各指标及准则层赋权,以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值对河南省2006年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进行静态评价对把握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与阶段性及制定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广杰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河南省水资源的现状,在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超前性和导向性原则的基础上创建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驱动、核心和表征三类指标构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完整地描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涵盖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全面分析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该指标体系的衡量与考核可以找出河南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不足,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莉  冯德显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调整和转变。作者在全面分析河南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自然条件的过渡性是影响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本底因素;土地、水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开发利用强度高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刚性限制因素;生态环境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是主体功能区划分尤其是对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划定作用显著;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全省经济的高增长势头和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主体功能区划分需要把握的重要经济属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朝兴  
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层面,阐述了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以林业为主体发展山区生态经济的关键环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宗财  肖荣波  唐勇  李晓晖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后,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梳理国内相关规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结合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要求,从广州市、5类主体功能区两个层面构建了市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管制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标落到实处,而且将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并为市层级进行相关规划(特别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管制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庆  陈转青  
【目的】为科学量化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有效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各领域全面有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方法】在梳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1年河南省18个地市面板数据,从乡村数字信息基础、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农业数字化转型、乡村生活数字化4个维度选取20个指标,构建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TOPSIS法、Kernel密度估计、泰尔指数、Moran’s I等研究方法测度河南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规律。【结果】①从发展水平看,考察期内河南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虽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可持续发展动能强劲。②从区域差异看,河南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中原城市群与黄淮地区差异最为明显,区域内差异表现为中原城市群、豫西豫西南、豫北、黄淮地区依次递减的态势。③从时空演变看,四大经济区区域间呈现明显且稳定的正相关,中原城市群地市多表现为高高集聚,而黄淮地区基本表现为低低集聚。【结论】河南省数字乡村发展应该结合省情及区域特征,全面布局、统筹推进、均衡发展、弥合差距、快速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春江  
本研究应用德尔菲法,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趋势与目标,构建出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城乡差异程度为测评内容、覆盖面比较广泛的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然后对河南省、河南省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程度分别进行评价和预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小虎  孙茜  张合兵  
以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方法,分析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2020年河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达1899.88亿元,增幅4.29%,并且规划期内生态服务价值加速增加,规划的实施将增加研究区的生态效益;规划期内林地、园地、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其中林地增加最多,而耕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则不断减少,其中水域损失占主导;由于林地生态服务价值较高,弥补建设占用耕地等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使规划期内研究区生态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规划期内敏感度指数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兵  臧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新形势、新要求下对现行规划的局部调整和完善。在分析该项工作背景的基础上,归纳了河南省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重调整轻稳定、重发展轻保护、重城市轻农村、重增量轻存量、重拆旧安排轻实施等各种问题,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适度调整以保持现行规划稳定性、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存量盘活、合理控制农村居民点拆旧规模等,以期为更好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兵  臧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新形势、新要求下对现行规划的局部调整和完善。在分析该项工作背景的基础上,归纳了河南省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重调整轻稳定、重发展轻保护、重城市轻农村、重增量轻存量、重拆旧安排轻实施等各种问题,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适度调整以保持现行规划稳定性、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存量盘活、合理控制农村居民点拆旧规模等,以期为更好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