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4)
2023(7359)
2022(6218)
2021(5842)
2020(4945)
2019(10954)
2018(10936)
2017(21062)
2016(11816)
2015(13211)
2014(13438)
2013(12821)
2012(12265)
2011(10929)
2010(11432)
2009(10652)
2008(10380)
2007(9679)
2006(8710)
2005(7898)
作者
(34191)
(28429)
(28150)
(27199)
(18321)
(13355)
(13071)
(10884)
(10820)
(10433)
(9493)
(9438)
(9341)
(9205)
(9109)
(8836)
(8329)
(8322)
(8235)
(8149)
(7111)
(7024)
(6958)
(6620)
(6464)
(6337)
(6327)
(6326)
(5835)
(5773)
学科
(42924)
经济(42869)
管理(34924)
(30153)
(23835)
企业(23835)
(15320)
方法(14746)
(14232)
数学(12951)
中国(12851)
数学方法(12749)
(11516)
地方(11263)
(10017)
(9599)
农业(8954)
业经(8491)
(8420)
财务(8389)
(8376)
财务管理(8372)
银行(8360)
(8305)
(8241)
贸易(8236)
(8088)
(8044)
金融(8036)
企业财务(8014)
机构
学院(162813)
大学(160655)
(65972)
经济(64296)
管理(60501)
研究(59927)
理学(50426)
理学院(49844)
管理学(48960)
管理学院(48640)
中国(46120)
科学(35374)
(35048)
(34716)
(30696)
(28900)
中心(27554)
研究所(27406)
(27002)
财经(25637)
业大(23203)
(23074)
农业(22470)
(22403)
北京(22295)
(21726)
师范(21460)
(21257)
(19561)
经济学(18872)
基金
项目(103550)
科学(80724)
研究(78163)
基金(73116)
(64058)
国家(63489)
科学基金(53201)
社会(47425)
社会科(44845)
社会科学(44835)
(40198)
基金项目(37298)
教育(35664)
(34705)
自然(33947)
编号(33547)
自然科(33089)
自然科学(33076)
自然科学基金(32451)
资助(30835)
成果(29156)
课题(24064)
重点(23400)
(22696)
(22688)
(20814)
(20500)
项目编号(20209)
(19517)
创新(19490)
期刊
(79696)
经济(79696)
研究(52058)
中国(36373)
(27707)
(26556)
学报(24720)
管理(22652)
科学(22263)
教育(21165)
(19921)
金融(19921)
大学(18661)
学学(17611)
农业(17489)
技术(14178)
业经(12823)
财经(12712)
经济研究(12672)
(10973)
问题(10343)
图书(9876)
(9662)
国际(9275)
(8663)
(8105)
论坛(8105)
现代(7511)
书馆(7448)
图书馆(7448)
共检索到263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司劲松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不同国土空间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青云  冯朝阳  任亮  左健  
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各类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差异化程度不足、缺乏针对主体功能区建设专项支持以及推进机制仍需完善等问题。投资政策能够有力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的形成。应根据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定位,确定重点投资领域,兼顾投资领域的细化落实和投资方式的扬长避短,制定合理的差别化投资政策;投资资金分配应优化存量、新辟专项,强化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明确投资责任,形成分清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领域和主要投资方式,设计差别化、精细化的具体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杏梅  
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之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空间规划与建设,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此,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并从八个方面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司劲松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主体功能区政策,既是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实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关键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根林  施祖麟  
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是基于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过去土地政策的反思,为破解发展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矛盾而提出来的。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主要体现在土地政策目标、优先用地标准、耕地占补平衡标准、新增建设用地来源与供给、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同等方面。为推动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建设,需要完善我国现有土地法律框架、清理现有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决策管理机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诗举  
与传统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和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税收政策是对符合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的经济行为进行激励,对与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相悖的经济行为实行抑制,是激励性税收政策和抑制性税收政策的有机结合。主体功能区差别化税收政策突破了片面注重区域间经济总量平衡调节的传统观念,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国家整体竞争力提升作为调节目标,有利于促进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明确分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人口、经济和生态服务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京  刘立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 没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中限制或禁止相关产业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黎明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用土地政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开发行为。文章以相关政策文献为依据,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的内涵和功能,重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选择,以期为国家、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迪云  何文靓  
一、调整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首先,生态和经济补偿。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战略部署,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整体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环境虽然是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但从全国或较大区域的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必须限制某些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发展,这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速度,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而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内涵在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陶攀  洪俊杰  刘志强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由最初的严格限制外资进入到积极吸引外资,再到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无论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还是对外直接投资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1)》,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共有13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伟  朱宇婷  
我国目前实行的严格限制的保险投资政策导致保险公司的投资效益低下 ,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对这种保险投资政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保险投资政策的改革方向——保险投资证券化 ,以及实现保险投资证券化的前提条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段七零  
目前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研究,一是区划实证研究偏多,而理论研究偏少、偏浅;二是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怎样的政策这个视角来研究的文献很多,而忽略了对现行区域政策与主体功能区诉求政策之间的对接研究;三是在主体功能区政策研究的三个维度中,行为主体这个维度的研究偏少。该文针对上述问题从财税、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保护、政绩考核等方面总结概括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政策诉求,并给出现行区域政策与主体功能区诉求政策之间进行对接的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培坤  王勤耕  
在分析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需求的基础上,从环境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保障三个层面构建了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体系框架。初步确立了各类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宏观目标及微观目标;重点研究了环境准入、污染控制、生态补偿、环境经济等政策措施;从环保绩效考核、环境信息公开、资金保障、法律保障等方面探讨了政策保障体系。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可以为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黎明  
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是政府推进引导市场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关键。只有当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形成合理分工、相互促进的体系,实现配套政策系统功能最优,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深刻理解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合理分工的内在基础,明确不同配套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明确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间相互关联的纽带,是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系统构成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黎明  
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配置政府掌握的经济资源,形成不同建设政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的格局,是又好又快地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供给和建设政策需求是一对相互独立又紧密关联的范畴,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就是在政府政策供给主导下追求政策均衡的过程。本文在追踪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研究的基本思路,初步构建了建设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均衡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