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80)
- 2023(18097)
- 2022(15489)
- 2021(14293)
- 2020(11997)
- 2019(27044)
- 2018(26722)
- 2017(51334)
- 2016(28378)
- 2015(31402)
- 2014(31555)
- 2013(30883)
- 2012(28677)
- 2011(26033)
- 2010(26182)
- 2009(24131)
- 2008(23182)
- 2007(20619)
- 2006(18331)
- 2005(16214)
- 学科
- 济(123687)
- 经济(123558)
- 管理(79621)
- 业(72748)
- 企(58427)
- 企业(58427)
- 方法(48890)
- 数学(42634)
- 数学方法(42161)
- 农(31971)
- 中国(31089)
- 财(28925)
- 学(28610)
- 地方(28413)
- 业经(25448)
- 农业(21654)
- 制(21640)
- 贸(20651)
- 贸易(20643)
- 易(19968)
- 环境(18603)
- 理论(18267)
- 银(17723)
- 和(17661)
- 银行(17646)
- 融(17176)
- 金融(17167)
- 行(16884)
- 地方经济(16590)
- 技术(16569)
- 机构
- 学院(403624)
- 大学(403403)
- 济(166181)
- 经济(162642)
- 管理(154259)
- 研究(143931)
- 理学(133202)
- 理学院(131629)
- 管理学(129301)
- 管理学院(128594)
- 中国(105287)
- 科学(91017)
- 京(86142)
- 财(74735)
- 所(74168)
- 农(73724)
- 研究所(67869)
- 业大(64011)
- 中心(63754)
- 江(60313)
- 财经(59345)
- 农业(58078)
- 北京(54262)
- 经(53911)
- 范(53369)
- 师范(52730)
- 院(52086)
- 经济学(50117)
- 州(47999)
- 经济学院(44905)
- 基金
- 项目(276042)
- 科学(215242)
- 基金(198774)
- 研究(197348)
- 家(176050)
- 国家(174596)
- 科学基金(147700)
- 社会(123931)
- 社会科(117325)
- 社会科学(117293)
- 省(108436)
- 基金项目(104955)
- 自然(97155)
- 自然科(94830)
- 自然科学(94803)
- 自然科学基金(93083)
- 划(91798)
- 教育(90058)
- 资助(81706)
- 编号(79791)
- 成果(64778)
- 重点(62517)
- 发(60001)
- 部(59885)
- 创(56797)
- 课题(55879)
- 创新(53110)
- 科研(52763)
- 计划(51172)
- 国家社会(50827)
- 期刊
- 济(187325)
- 经济(187325)
- 研究(120662)
- 中国(77193)
- 学报(70753)
- 农(66678)
- 科学(62405)
- 管理(56471)
- 财(55330)
- 大学(52114)
- 学学(49548)
- 农业(45332)
- 教育(43399)
- 融(35177)
- 金融(35177)
- 技术(34046)
- 经济研究(31068)
- 业经(29754)
- 财经(29134)
- 经(25055)
- 问题(24026)
- 业(22833)
- 技术经济(20081)
- 科技(19993)
- 版(19587)
- 图书(18925)
- 理论(18269)
- 业大(18243)
- 贸(18176)
- 商业(17815)
共检索到599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谌莹 张捷 石柳
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可持续发展,但在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客观事实是生态功能区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空间上高度重合。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扩展形式构建实证模型,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优化、重点开发区的统计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主体功能区划之间的经济差距。发现两类地区的真实生产总值差距悬殊,主要是由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地区差异、投入要素产出效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异所造成。随后,从两类地区分别选取中等人均真实生产总值样本进行平行趋势检验,进而展开双重差分实证研究,发现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实施扩大了两组样本的经济增长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岳书敬
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的基础上,将中国30个省份1990—2005年的经济增长分解为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分别考察了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使用绝对收敛方程分析了它们的收敛效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技术效率为0.8;经济增长的77%是由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3%左右;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不仅需要要素积累,还需要增强落后区域的技术进步能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Malmquist生产率 收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天舒 黄俊
针对地区经济集中于少数企业这一有趣现象,本文利用1998~2007年县级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区域经济集中的形成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寻租越严重的地区,经济的集中度越高,表现为少数企业占据了地方经济的大部分比重。基于资源禀赋的分析显示,当地区资源越丰富时,随着企业寻租动机的增强,区域经济集中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尽管集中的区域经济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集中更多是寻租的结果,由此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最后,高度集中的区域经济仅使少数人获益而减少了大多数人的竞争福利,从而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
关键词:
寻租 资源禀赋 经济增长 收入差距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秀娟 黄解宇
理论分析表明,保险业规模结构会影响经济增长,而保险业区域结构会影响区域经济差距。基于全国31个省区2006-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寿险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效应,而财险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基于全国以及各个省区1990-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保险业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存在短期动态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保险业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保险业结构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众
本文通过引入人力资本的溢出效益,在对均衡经济增长路径求解的基础上,说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的差距将内生地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差距的扩大。本文的分析说明了政府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进行补贴,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郝大江 黎映宸
基于经济空间本质属性的分析,并将要素流动纳入规模报酬递增和非完全竞争研究框架,要素禀赋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划分可以有效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问题。非区域性要素的空间流动形成了经济活动的集聚过程,而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在生产过程的相互匹配则决定了经济集聚及其外部效应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经济联系。借助固定效应面板数据以及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配置效率、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动态关系进行的经验检验,其结果也进一步表明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了空间规划布局的新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鹏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三大地带为基本地缘格局的区域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与升级。并且,这种差距表现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从三大地带来看,不仅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且三大地带内部的差距也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差距会自行缩小。但是,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和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已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市场力量不仅无法使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迹象。那么,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区域差距-区域增长-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动关系,就成为...
关键词:
区域差距 经济增长 联动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玲 杨月涛
采用城市层面面板数据,使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自贸区政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政策可以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同时对邻近城市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设立自贸区主要通过贸易效应、金融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技术创新效应机制促进本地和邻近地区经济增长。应在各大区域经济中心加强自贸区建设,以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 双重差分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新,徐春秀
区域是具有内聚力的地域。它可以是一国的省、县等行政所辖区域,也可以是跨县的经济区域或文化区。从区域经济增长政策研究的特定角度出发,区域的概念:第一,是一国领土上的特定行政区域,中央政府对其拥有政治主权以及不同程度的经济管理权和资源、财产所有权;第二,上级政府和本级政府对区内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或维持具有一定程度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区域经济增长政策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本级政府所制定的本区域经济增长政策;二是上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所制定的区域间经济增长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卫东 冯雨佳 陈镜宇
共享型经济的发展对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和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的110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将数字经济纳入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框架,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呈明显的收敛态势,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收敛,且这一结论在替换空间权重矩阵及解释变量后依然成立;(2)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促进作用也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3)从空间维度来看,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促进作用在长江经济带上游城市影响最大,中游城市次之,下游城市最小;(4)从时间维度来看,2013~2022年期间长江经济带的收敛速度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且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缓冲期,2016年以后其促进作用才显现出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丽 魏圆圆 肖仁桥 马伯凡
碳排放权交易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波特假说”和新发展理念,探讨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将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起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累积动态效应,经过安慰剂检验和PSM-DID检验,发现结论依然成立。(2)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政策促进效应显著,而中部地区不显著,西部地区则呈现不明显的抑制效应。(3)机制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促进共享发展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其中,共享发展的中介效应最大,其次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而能源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中介效应较小。(4)分区域机制检验发现,东部地区共享发展的中介效应最大,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次之,能源结构的中介效应最小;中部地区中介效应最大为能源结构,其次为绿色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的传导效应相对较小;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最大,而能源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中介效应相对较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岳平 钟世川
文章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78年~2013年间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前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收敛值各异;2011年后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波动幅度较大;技术选择指数在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人均产出和滞后一期的人均产出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东中西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存在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自身经济增长依赖较为明显。
关键词:
技术选择 人均产出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凌云 洪怡恬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金融、文化等产业的聚集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然而,对于物流产业聚集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文基于京津冀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地区物流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区物流产业聚集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低。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低;内陆城市的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明显弱于沿海城市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物流产业聚集 区域经济增长 区位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鹏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就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市化 工业化 区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