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5)
2023(15243)
2022(12596)
2021(11593)
2020(9676)
2019(21195)
2018(21154)
2017(40249)
2016(21898)
2015(24395)
2014(23912)
2013(23319)
2012(21205)
2011(19062)
2010(19746)
2009(18939)
2008(18665)
2007(17285)
2006(15623)
2005(14135)
作者
(62122)
(52024)
(51774)
(49046)
(32989)
(24806)
(23383)
(20078)
(19580)
(18784)
(17539)
(17206)
(16714)
(16554)
(16291)
(15774)
(15307)
(15206)
(15040)
(14878)
(13152)
(12849)
(12650)
(12088)
(11899)
(11695)
(11476)
(11467)
(10489)
(10453)
学科
(94383)
(87549)
经济(87434)
(76519)
企业(76519)
管理(76153)
(47966)
农业(32013)
业经(31787)
方法(30912)
(28334)
中国(23468)
数学(22323)
数学方法(22056)
(21667)
(20344)
(19910)
财务(19871)
财务管理(19851)
地方(18811)
企业财务(18753)
技术(18673)
理论(17168)
(17086)
(17015)
(16787)
贸易(16775)
(16571)
(16306)
(16132)
机构
学院(314360)
大学(301221)
(129886)
经济(127148)
管理(124015)
理学(105505)
理学院(104466)
研究(103686)
管理学(102976)
管理学院(102392)
中国(82554)
(64867)
(63269)
科学(61614)
(61193)
(51883)
(51526)
农业(49438)
业大(48905)
中心(48440)
财经(47008)
研究所(46517)
(42364)
(40065)
(39307)
北京(39066)
师范(38945)
(37479)
经济学(36675)
经济管理(34847)
基金
项目(202170)
科学(160505)
研究(154264)
基金(144922)
(124800)
国家(123525)
科学基金(107161)
社会(98357)
社会科(92722)
社会科学(92700)
(82560)
基金项目(76065)
教育(68915)
自然(67221)
(66944)
自然科(65553)
自然科学(65536)
编号(65301)
自然科学基金(64385)
资助(57370)
成果(52176)
(46017)
重点(45231)
课题(44872)
(44674)
(43775)
(42393)
创新(40931)
(40003)
(39916)
期刊
(161653)
经济(161653)
研究(90534)
中国(66722)
(65975)
(49781)
管理(48938)
农业(44081)
学报(44000)
科学(43854)
大学(34352)
业经(33667)
教育(33158)
(33129)
金融(33129)
学学(32962)
技术(28443)
(23577)
经济研究(23198)
财经(23032)
问题(21016)
(19932)
技术经济(16525)
(16152)
世界(16046)
现代(15978)
农村(15645)
(15645)
(15262)
商业(15233)
共检索到485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熊芳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将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在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发掘农业生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收入增加和经济发展,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政府补偿模式。政府建立农业碳汇补贴制度,对农产品主产区进行生态补偿。二是市场化补偿模式。建立碳交易平台,通过碳资产交易实现农业的生态价值。三是自力补偿模式。倡导三次产业融合,引导广大农民成为发掘和实现农业生态价值的主体,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及其加工业,加快发展以农业为支撑、以农村为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党丽娟  刘峥延  高国力  
生态产品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统筹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在供给、转化、流通、消费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中分工协作。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供需空间错配、循环流转不畅、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系统化把握各主体功能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战略定位,特色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差别化建立适宜主体功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管理体系,统筹协调,高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黎  赵其国  尹雪斌  
本文对我国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理论内涵与战略实现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对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阐释,为我国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提供理论支撑。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我国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战略实现途径,即通过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确立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科研主攻领域和方向,建立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技术推广体系,设立国家生态高值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建立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品牌体系建设和建立发展联农带农机制等政策措施,促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高值功能农业较快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桐  岳文泽  夏皓轩  熊锦惠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中国区域发展管理的重要创新,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充分践行主体功能区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践面临科学支撑不足、尺度深化不够、实施保障不强等问题。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基于“要素—空间—功能”的思路构建了一个科学性、精细化和可操作的省级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框架:首先,建立了一个“双评价—三类空间划定—主体功能权衡”的分区方案,强化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科学性;其次,在空间尺度上,将传统县级单元深化到乡镇(街道)尺度,满足差异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再次,统筹了上位规划功能定位、三类空间结构、区域协调的综合考量,提升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可操作性;最后,在此基础上,依据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结果提出未来区域发展差别化引导与管控的政策指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冷清波  
在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如何相应建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在简要论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工具深入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加快补偿试点、完善相关法规、建立运行机制、深化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青云  冯朝阳  任亮  左健  
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各类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差异化程度不足、缺乏针对主体功能区建设专项支持以及推进机制仍需完善等问题。投资政策能够有力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的形成。应根据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定位,确定重点投资领域,兼顾投资领域的细化落实和投资方式的扬长避短,制定合理的差别化投资政策;投资资金分配应优化存量、新辟专项,强化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明确投资责任,形成分清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领域和主要投资方式,设计差别化、精细化的具体方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江维国  
具有内生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所起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培育和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各方关注。在界定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的基础上,从统分结合的角度,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战略应为:以土地流转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强调主体间分工协作;突出主体要素整合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朋虎  黄颖  赵雅静  仇秀丽  王义祥  罗旭辉  翁伯琦  
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概念与理论内涵,并提出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一是制定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优化布局高效生态农业集成示范点;三是完善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法规;四是建立支持高效生态农业的政策体系。如何促进高效农业生态发展,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一要深入开展高效农业生态转型升级的教育与培训;二要研究并有效吸收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转型经验;三要加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四要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优质产品的市场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朋虎  黄颖  赵雅静  仇秀丽  王义祥  罗旭辉  翁伯琦  
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概念与理论内涵,并提出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一是制定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优化布局高效生态农业集成示范点;三是完善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法规;四是建立支持高效生态农业的政策体系。如何促进高效农业生态发展,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一要深入开展高效农业生态转型升级的教育与培训;二要研究并有效吸收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转型经验;三要加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四要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优质产品的市场体系;五要建立并创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统筹协调机制,以期为农业转型发展与增效提质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迪云  何文靓  
一、调整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首先,生态和经济补偿。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战略部署,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整体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环境虽然是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但从全国或较大区域的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必须限制某些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发展,这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速度,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而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内涵在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操小娟  李佳维  
农业专项转移支付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政策协同的视角,以2017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项农业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和农业总产值为数据基础,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专项转移支付的组合效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在高农业总产值的驱动机制上存在不同的前因条件构型,并且各自构型中的核心影响要素存在明显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间的政策协同程度依次递减;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于东、中、西部农业总产值的提升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四保  宋玉祥  王荣成  
即将实施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发展命题,即中国的人口配置和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文章因此分析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局限性和"农业移民"道路的终结。通过对中国广大农村尤其西北、西南地区地理环境的研究表明,当地既没有发展农村小城镇的条件也没有发展大规模城市化工业化区域的条件,中国要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就必须实行大跨度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同时指出,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中来自农村人口跨区域流动的机械增长比例很小,其障碍因素很多,并提出了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强  
本文分析了河西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认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人口压力破坏了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机理 ,导致区域的水、土、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使区域生态环境劣变。对此 ,文章提出了河西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朝兴  
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层面,阐述了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以林业为主体发展山区生态经济的关键环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梅  许振成  彭晓春  周丽旋  王俊能  
"十一五"期间,国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推进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套。文章在回顾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分析现有环境规划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对环境规划的需求,指出应实现环境规划战略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