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8)
- 2023(11239)
- 2022(9539)
- 2021(8872)
- 2020(7727)
- 2019(17742)
- 2018(17842)
- 2017(33045)
- 2016(18664)
- 2015(21578)
- 2014(22251)
- 2013(21748)
- 2012(20925)
- 2011(18835)
- 2010(19573)
- 2009(18443)
- 2008(18340)
- 2007(17316)
- 2006(15165)
- 2005(13549)
- 学科
- 济(73207)
- 经济(73115)
- 管理(50484)
- 业(44434)
- 企(35737)
- 企业(35737)
- 方法(32341)
- 数学(27229)
- 数学方法(26862)
- 农(21778)
- 中国(21572)
- 学(20256)
- 财(19612)
- 地方(17736)
- 制(16401)
- 业经(15133)
- 农业(13997)
- 贸(13534)
- 贸易(13518)
- 理论(13251)
- 易(13057)
- 审计(12257)
- 和(12182)
- 融(12081)
- 金融(12073)
- 银(12059)
- 银行(12006)
- 体(11660)
- 行(11469)
- 务(11167)
- 机构
- 大学(273824)
- 学院(272229)
- 济(100917)
- 研究(98915)
- 经济(98220)
- 管理(94836)
- 理学(79863)
- 理学院(78794)
- 管理学(76926)
- 管理学院(76453)
- 中国(75293)
- 科学(65901)
- 京(62123)
- 农(58378)
- 所(53879)
- 财(49703)
- 研究所(48549)
- 业大(46609)
- 农业(46453)
- 中心(45908)
- 江(45455)
- 北京(39019)
- 财经(38040)
- 范(37481)
- 师范(36926)
- 州(35830)
- 院(35641)
- 省(34976)
- 经(34238)
- 技术(33272)
- 基金
- 项目(176062)
- 科学(134016)
- 研究(123966)
- 基金(122553)
- 家(110339)
- 国家(109381)
- 科学基金(89667)
- 社会(73319)
- 省(70632)
- 社会科(68956)
- 社会科学(68928)
- 基金项目(64552)
- 划(60392)
- 自然(60350)
- 自然科(58782)
- 自然科学(58756)
- 教育(58518)
- 自然科学基金(57640)
- 编号(51697)
- 资助(51524)
- 成果(44122)
- 重点(41180)
- 部(38006)
- 发(37985)
- 课题(37950)
- 创(35282)
- 计划(34762)
- 科研(34349)
- 创新(33117)
- 大学(32246)
- 期刊
- 济(119045)
- 经济(119045)
- 研究(80897)
- 中国(67631)
- 学报(54120)
- 农(52983)
- 科学(45029)
- 财(41308)
- 大学(39359)
- 学学(36798)
- 教育(36330)
- 农业(35362)
- 管理(34296)
- 技术(24493)
- 融(23926)
- 金融(23926)
- 业(19292)
- 业经(19109)
- 财经(19059)
- 经济研究(18821)
- 经(16444)
- 图书(16200)
- 版(16035)
- 问题(15835)
- 业大(14329)
- 技术经济(12823)
- 科技(12736)
- 贸(12642)
- 统计(12304)
- 资源(12178)
共检索到429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籍吉生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主体功能区内涵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角色应定位在鉴证评价、真实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推动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并结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审计机关可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农业审计、资源审计、环境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中找准着力点,发挥作用。同时,指出了四类区域的划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政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等八个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旨在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相互协调和有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操小娟 李佳维
农业专项转移支付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政策协同的视角,以2017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项农业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和农业总产值为数据基础,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专项转移支付的组合效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在高农业总产值的驱动机制上存在不同的前因条件构型,并且各自构型中的核心影响要素存在明显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间的政策协同程度依次递减;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于东、中、西部农业总产值的提升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农业专项转移支付 政策协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旭佳
构建政府异质性偏好的理论模型.选取广东省为样本进行研究.测算不同主体功能定位下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结果发现:优化开发区域公共财政支出偏向于经济建设领域.重点开发区域公共财政支出侧重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发展模式.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公共财政支出则以资源环境保护为重点.这是由于:对国土资源空间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决定不同功能区域所承担的职能也不尽相同.政府在公共财政资金支出偏好选择上相应有所侧重.因而也造成各功能区财政支出偏向的不同。应该指出的是.各类主体功能区政府要在“经济建设偏好”和“资源环境偏好”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升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国家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黎明
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这预示着主体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即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本文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框架和区域主体功能区划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建设重点,最终得出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利于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结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子文
自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投入专项资金、启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以来,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期。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关系也经历了由"政府主体""学校主体""多元主体"到当前的"双主体"建设模式的转变。在"双主体"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由于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利益目标、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使得两者的主体性发挥有所差异。
关键词:
实训基地 双主体 校企合作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邬慧君
本文对内部审计与组织道德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内部审计在组织道德文化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展与道德相关的治理过程、分担建立组织道德文化的责任、作为道德倡导者、评估组织的道德促进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 组织道德文化 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康锋莉
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规范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从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基本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职能的规范必须满足激励相容约束,而财政政策正是实现地方政府行为激励相容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保证地方政府职能符合公共财政的前提下,与主体功能区适应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两方面。
关键词:
公共财政 主体功能区 财政政策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少安 李业梅
本文通过构建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探究食品溯源体系建设中各主体主导地位的存在条件,继而研究食品溯源体系发展不同阶段下不同主体的角色转变。结果表明,政府在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初期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技术的发展,溯源体系建设成本下降,企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政府退居监管者角色。而在新媒体塑造的舆论环境下,政府机构和食品企业将改变原有策略选择状态,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亦为企业主导地位的演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由此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政府建设食品溯源体系的机会成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奖惩措施及政府对食品安全涉事企业的处罚条件等,均影响了政府和企业的博弈结果与策略选择。为解决信任危机,食品溯源体系建设过程的主体分配应遵循市场及制度演化规律,因势利导,推动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向有利于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福利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溯源体系 主体分配演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傅前瞻 余茂辉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和实施,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种创新,对我国区域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限制与发展、政府与市场、主体功能区与行政区、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各类空间规划、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域发展 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国河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专业价值与新农村建设高度契合,社会工作者能够在新型农民培养、村庄发展和规划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培育、文明乡风形成、基层角色互动与资源整合等领域发挥专业服务功能,有助于弥补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局限,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工引领这样一种良性互动的新农村建设格局,促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当前,要从加强理念嵌入,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规划、考核、评估体系,改善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配置机制改进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新农村建设 功能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逐渐形成了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然而,由于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正兴
人是审计的主体,审计的一切存在都是人创造的。 人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客体。审计文化是通过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塑造出来的,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审计文化建设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而领导则是审计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巩慧臻 李红宇
华盛顿特区在美国农业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前瞻性引领作用。本文基于城市功能与首都特性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华盛顿特区在美国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分工,即华盛顿特区在农业创新研究和尖端解决方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华盛顿特区在增强食物供应体系韧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华盛顿特区在推动都市农业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华盛顿特区涉农活动开展是展示农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4个方面。基于此,本文提出要注重网络联动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生态系统建立、激发首都特色功能、建立多元交流平台的政策启示。研究华盛顿特区在美国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分工,对于推进中国农业强国建设富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华盛顿特区 农业强国 地位作用 功能分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清 张福生
山西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转型,农业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的新阶段。进行资源利用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带的开发,是区域性农业主体功能培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资源利用 主体功能 产业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