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9)
2023(12404)
2022(10164)
2021(9265)
2020(7867)
2019(17990)
2018(17925)
2017(34927)
2016(19762)
2015(22451)
2014(22962)
2013(22334)
2012(21012)
2011(18896)
2010(19349)
2009(18225)
2008(18133)
2007(16777)
2006(14792)
2005(13505)
作者
(59091)
(49548)
(49264)
(47337)
(31587)
(23482)
(22684)
(19358)
(18723)
(17957)
(16756)
(16551)
(16068)
(15830)
(15745)
(15496)
(15174)
(14491)
(14335)
(14325)
(12488)
(12440)
(12153)
(11398)
(11370)
(11188)
(11079)
(11005)
(10135)
(10052)
学科
(79823)
经济(79740)
管理(53337)
(50173)
(38540)
企业(38540)
方法(31306)
数学(27334)
数学方法(27012)
(26361)
中国(23466)
(20775)
(19643)
地方(18761)
(17668)
业经(17499)
农业(16965)
(15371)
贸易(15364)
(14900)
(13730)
银行(13693)
(13106)
(12911)
(12739)
金融(12731)
(12721)
理论(12482)
(11899)
(11552)
机构
学院(283490)
大学(281625)
(113663)
经济(110936)
管理(103473)
研究(101754)
理学(87218)
理学院(86177)
管理学(84479)
管理学院(83957)
中国(77622)
科学(63999)
(61326)
(55695)
(54466)
(53307)
研究所(48296)
中心(47342)
(46439)
业大(44870)
农业(43913)
财经(41877)
(38938)
北京(38624)
师范(38508)
(37745)
(36833)
(36103)
经济学(34315)
(32982)
基金
项目(182725)
科学(141714)
研究(134047)
基金(129063)
(113492)
国家(112534)
科学基金(94134)
社会(81860)
社会科(77329)
社会科学(77305)
(72667)
基金项目(67425)
教育(61755)
(61716)
自然(60452)
自然科(58909)
自然科学(58889)
自然科学基金(57793)
编号(56680)
资助(53030)
成果(47667)
重点(41980)
(40757)
课题(40387)
(39928)
(36901)
科研(34732)
创新(34626)
(34173)
计划(33550)
期刊
(131861)
经济(131861)
研究(84302)
中国(62544)
(51766)
学报(47333)
科学(42760)
(42464)
管理(36423)
大学(34872)
农业(34387)
教育(34090)
学学(32782)
(28900)
金融(28900)
技术(24595)
业经(22650)
经济研究(20754)
财经(20640)
(18188)
问题(18159)
(17799)
(14592)
(14532)
图书(14091)
技术经济(13375)
资源(13229)
理论(13105)
现代(12892)
统计(12712)
共检索到436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根林  施祖麟  
作为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支撑政策,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的合理定位受现行土地法律、土地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需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并符合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要求。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的定位有所不同:优化开发区土地政策侧重在集约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点开发区土地政策侧重在提升经济总量,保障重点产业的发展;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土地政策侧重在保护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根林  施祖麟  
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是基于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过去土地政策的反思,为破解发展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矛盾而提出来的。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主要体现在土地政策目标、优先用地标准、耕地占补平衡标准、新增建设用地来源与供给、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同等方面。为推动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建设,需要完善我国现有土地法律框架、清理现有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决策管理机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诗举  
与传统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和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税收政策是对符合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的经济行为进行激励,对与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相悖的经济行为实行抑制,是激励性税收政策和抑制性税收政策的有机结合。主体功能区差别化税收政策突破了片面注重区域间经济总量平衡调节的传统观念,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国家整体竞争力提升作为调节目标,有利于促进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明确分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人口、经济和生态服务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黎明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用土地政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开发行为。文章以相关政策文献为依据,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的内涵和功能,重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选择,以期为国家、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琪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这是对以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体系的完善,反映了按照不同发展功能区域,实施差别化财政政策的新思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长发  叶剑平  
本文基于公平视角考察东西部建设用地资源配置中的公平问题。当前看似公平的土地政策实际对西部不公平,东、西部地区发展起点不公平的后期连锁效应,也很易导致其在发展过程和结果上的不公平。应基于差别原则,对西部地区实行更具政策梯度和实质优惠的差别化土地政策;基于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维护过程实际公平,按最佳城市规模采取城市发展用地中的分级限制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长发  叶剑平  
本文基于公平视角考察东西部建设用地资源配置中的公平问题。当前看似公平的土地政策实际对西部不公平,东、西部地区发展起点不公平的后期连锁效应,也很易导致其在发展过程和结果上的不公平。应基于差别原则,对西部地区实行更具政策梯度和实质优惠的差别化土地政策;基于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维护过程实际公平,按最佳城市规模采取城市发展用地中的分级限制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璐  唐正国  张占军  黄厅  
西部大开发战略自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进入"十二五"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国家层面赋予青海、甘肃等省藏区的差别化土地政策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有限耕地资源、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发挥"身处一线、贴近实际"的优势,以不牺牲耕地和生态为代价为出发点,开展了西北藏区差别化土地审批政策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云  王秀芬  王春光  
[目的]旨在研究青海省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发展与差别化土地政策的关系。[方法]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青海省城镇化水平;运用系统相对状态发展模型对城镇建设用地增量变化率与城市化速率进行耦合分析,分析重点区域及典型城镇其城镇发展与差别化土地政策的协调度。[结果](1)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地区发展最好,城镇化水平最高;(2)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地区的差别化土地政策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东西部城市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需尽快完善未利用地开发激励机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引导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结论]差别化土地政策是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青海省应在分析政策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我国土地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若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土地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目的]探索精细化、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模式,实现土地资源针对性、有效性管理,是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土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方法]运用理论模型法和文献综述法对差别化土地管理原理和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体系,并完善了政策支撑体系。[结果]差别化土地管理是集时间、空间、地类和产业、部门等为一体的差别化国土管理模式;差别化土地管理目标是在提高土地资源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张建清  江洪  
使用土地政策调控区域经济布局,既是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土地兼具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属性为基点,从土地要素供给、土地资产价格、土地金融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政策差别化调控区域协调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差别化土地政策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构建完善的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调控工具,提高差别化土地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效率,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金融等区域政策的配套协调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梅   张苗怡  
我国长期坚持对民族教育实行优惠政策的话语选择,对于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先后经历了萌芽探索期(1949—1978年)、恢复重建期(1978—1992年)、快速发展期(1992—2014年)与内涵丰富期(2014年至今)。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时代变革与多元利益主体的博弈,促使以官方、专家、媒体、政策对象、社会为主体的政策话语圈对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现实问题产生探讨,推动民族教育优惠政策话语由“整体性优惠”向“差别化支持”转型,其价值定位、目标群体、资源分配均发生新变化。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的话语体系建构需明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话语内核,完善话语体系的政策保障机制、主体互动机制和审查监督机制,从而实现新时代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话语体系的有效建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何雄  
土地资源异质性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分析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自然客体异质和资源属性异质形成了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可概括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作用机制,表现为土地资源特性和属性传导机制;二是间接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传导机制等。建议从建设用地管控、产业供地管理、土地用途管制等方面制定差别化土地政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区域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超  张占录  
差别化土地管理是在现有土地管理制度框架下,重点考虑各地土地资源禀赋、区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差异化因素,通过政策、经济、技术等手段,为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满足市场主体差异化需求,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土地资源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等多目标而实施的精细化管理。基于土地利用管理生命周期模型,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土地审批管理、土地供应管理、土地利用评价与监管等方面构建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框架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若频  杨胜刚  
武陵山片区跨湘、鄂、渝、黔四省市,是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张家界市地处湖南西北部,辖内两区两县均列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县,其中桑植县、慈利县列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按照新的贫困标准,尚有近31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提升到国家级层面,为张家界经济的后发赶超搭建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