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48)
2023(16016)
2022(13472)
2021(12740)
2020(10440)
2019(24141)
2018(24065)
2017(45726)
2016(25177)
2015(28510)
2014(28648)
2013(27905)
2012(25581)
2011(23184)
2010(23048)
2009(21125)
2008(20525)
2007(18025)
2006(15866)
2005(14183)
作者
(72493)
(60076)
(59540)
(56895)
(38463)
(28541)
(27198)
(23707)
(22910)
(21338)
(20424)
(20398)
(19141)
(19075)
(18631)
(18614)
(18003)
(17597)
(17233)
(17071)
(14898)
(14862)
(14512)
(13574)
(13359)
(13287)
(13280)
(13163)
(12071)
(11987)
学科
(101409)
经济(101292)
管理(69946)
(64953)
(53289)
企业(53289)
方法(42676)
数学(36632)
数学方法(36257)
中国(32407)
(27586)
(22951)
业经(22892)
(22370)
地方(21094)
(20030)
(19409)
贸易(19398)
(18891)
农业(18081)
理论(17101)
(16236)
银行(16191)
(15969)
环境(15816)
(15548)
(15088)
金融(15080)
(15005)
技术(14990)
机构
大学(357059)
学院(353830)
(143139)
经济(139998)
管理(137352)
研究(125888)
理学(118446)
理学院(117023)
管理学(115105)
管理学院(114452)
中国(93596)
(78167)
科学(77606)
(63426)
(63089)
研究所(57828)
(57647)
中心(55125)
业大(52094)
财经(51196)
(51018)
北京(49763)
(48691)
师范(48217)
(46723)
(46006)
农业(45260)
经济学(43283)
(41276)
师范大学(39147)
基金
项目(242378)
科学(190799)
研究(177880)
基金(176142)
(154199)
国家(152939)
科学基金(130562)
社会(112212)
社会科(106207)
社会科学(106181)
基金项目(92964)
(92214)
自然(84153)
自然科(82214)
自然科学(82195)
教育(81408)
自然科学基金(80706)
(78967)
编号(72217)
资助(72112)
成果(59573)
重点(54442)
(53667)
(52006)
课题(50640)
(49813)
创新(46505)
国家社会(46482)
教育部(45931)
科研(45810)
期刊
(157426)
经济(157426)
研究(107891)
中国(69924)
学报(57168)
科学(53329)
(53082)
管理(51223)
(46074)
大学(43103)
教育(42799)
学学(40234)
农业(36927)
技术(29880)
(29650)
金融(29650)
经济研究(25654)
业经(24982)
财经(24789)
问题(22053)
(21289)
图书(19911)
(19751)
(16980)
科技(16851)
现代(16411)
理论(16348)
技术经济(16291)
(16275)
世界(15952)
共检索到524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秧秧  吴宇哲  张奇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分区战略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推进模式。在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中,采用开发建设优先或保护利用优先的不同划定思路,必然会相应产生不同的土地空间格局和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回顾我国城市化政策,对我国城市在土地开发建设、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展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对耕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是必须执行的方针,从而在理论上构成了土地开发和保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松良  邱容机  朱朝枝  
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1978年以后经历了与城乡发展政策互动的3个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但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同等GD P总量条件下的城市化;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发展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战略不科学。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调整的方向为: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各区域间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翠玲  王建红  
在我国城市化问题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一些论争,这些论争主要是基于研究者的不同立场和研究视角而导致的。这些论争所以存在,在于其未充分考虑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基于此,应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不同类型乡镇和农村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家强  
城市化战略是整个社会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上升阶段,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战略选择必然是一种多样性的模式选择,分散性的道路选择,梯度性的区域选择,综合性的效益选择和阶段性的进程选择。这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城市化特点所决定的一种现实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乡村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正确选择苏雪串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的人类社会正处于城市化的时代,城市化已成为席卷各地的世界潮流。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总过程,有它本身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自然环境、历史背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裕民  
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 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状况来反映。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 ,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9个超大城市没有一个进入高度现代化的行列,大部分都属于初步实 现现代化的水平;城乡一体化程度更低,还处于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阶段。因此需要采取一 系列措施,提高城市化质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德平  沈 炜  
“城市化”作为全球性的社会进程,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实践和理论积累。但在我国,如何自觉地从社会发展战略上主动推迸中国的城市化,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才成为理论界和决策层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建明  
本文作者认为,除了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的结构转换、城乡间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技术进步这些影响全球城市化发展的4大基本动力之外,中国城市化发展还存在着其他独特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有:行政中心的辐合效用、政策因素、行政区划变动、大型项目建设、外资带动、人口密集区的自发促进和诸如国防、边贸以及旅游等特殊因素的影响等。之后,作者又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滞后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新  唐晓平  
在我国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化模式———都市圈化,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归纳,进而将中国三大都市圈与日本的都市圈进行比较,结论是:中国沿海地区的都市圈化,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还能实现国家和区域的人口—经济—生态的平衡。都市圈化的推行,将在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以三大都市圈为核心的长达数千公里的人口高度聚集的沿海城镇密集地区,成为新时期我国国家竞争战略的支撑点,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的体制鸿沟和贫富鸿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邦彦  李建国  
区域城际产业同构分为行政类同构和集聚类同构两种。我国原有的城市化战略忽视了城市的市场范围、城市层次和产业分工的一致性、城市的功能定位、城际的网络效应等,因而加剧了区域城际产业行政类同构,减弱了集聚类同构。基于区域城市间产业同构化的视角,我国要摈弃以前违背市场规律的单一城市化发展战略,而制定宏观的区域城市群化战略能够利用城市的正外部性、城市的自组织能力、城市的等级体系,协调城市行政利益从而减弱产业行政类同构,加强集聚类同构,以此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中国城市化发展受到城市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城乡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体制改革等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是一个制度变迁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采取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推动了8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是否继续实行这一方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认为不能继续沿用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指导思想,而应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及城市化的趋势,把城市化的指导思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后凯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战略*魏后凯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加速。城市化一方面孕育了城市现代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并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观念;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垃圾,造成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至元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取消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实现城市化是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战略问题,是中国经济在新时期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将围绕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的关系,着眼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以探讨中国的城市化战略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全胜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产业经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宏观的城市化进程和微观的城市发展两个层面着手。在宏观上,中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处于恢复性发展时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微观上,政府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财税措施,建立低碳环保型的公共交通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欣英  安树伟  
西部城市化地区是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层面开发内容划分的西部城市功能区。西部城市化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发展潜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存在产业趋同、发展理念和市场化相对落后、多极中心城市辐射的增长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未来,西部城市化地区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城市发展长效机制,形成多极增长格局,建设文明富裕的城市化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