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3)
- 2023(6868)
- 2022(6186)
- 2021(5767)
- 2020(5181)
- 2019(12409)
- 2018(12458)
- 2017(24420)
- 2016(13667)
- 2015(15666)
- 2014(15788)
- 2013(15884)
- 2012(15103)
- 2011(13603)
- 2010(13441)
- 2009(12466)
- 2008(12362)
- 2007(11243)
- 2006(9564)
- 2005(8435)
- 学科
- 济(58823)
- 经济(58772)
- 管理(32948)
- 业(32032)
- 方法(28530)
- 数学(25977)
- 数学方法(25771)
- 企(23548)
- 企业(23548)
- 农(18876)
- 地方(15452)
- 中国(13272)
- 财(12967)
- 农业(12025)
- 学(11393)
- 贸(11051)
- 贸易(11048)
- 业经(10845)
- 易(10658)
- 制(9319)
- 和(8399)
- 环境(8151)
- 务(7501)
- 财务(7485)
- 财务管理(7461)
- 理论(7454)
- 融(7325)
- 金融(7322)
- 银(7157)
- 地方经济(7143)
- 机构
- 学院(191761)
- 大学(191722)
- 济(77978)
- 经济(76059)
- 管理(71915)
- 研究(64551)
- 理学(62097)
- 理学院(61330)
- 管理学(60200)
- 管理学院(59846)
- 中国(48518)
- 科学(41791)
- 京(40298)
- 农(39386)
- 财(34292)
- 所(33681)
- 业大(32590)
- 中心(31461)
- 农业(31395)
- 研究所(30727)
- 江(30536)
- 财经(27424)
- 范(26106)
- 师范(25857)
- 北京(24864)
- 经(24749)
- 经济学(23894)
- 州(23658)
- 省(22967)
- 院(22589)
- 基金
- 项目(128506)
- 科学(99250)
- 研究(92702)
- 基金(90922)
- 家(79260)
- 国家(78588)
- 科学基金(66136)
- 社会(56547)
- 省(53452)
- 社会科(53403)
- 社会科学(53380)
- 基金项目(49489)
- 划(43707)
- 自然(43618)
- 教育(42606)
- 自然科(42505)
- 自然科学(42491)
- 自然科学基金(41704)
- 编号(39134)
- 资助(37258)
- 成果(31253)
- 重点(28947)
- 发(28458)
- 部(28248)
- 课题(26672)
- 创(26152)
- 科研(25199)
- 创新(24559)
- 计划(24435)
- 大学(23998)
共检索到280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凤荣 史建民
本文采用1982—2012年的数据对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玉米价格波动特征,并通过构建价格时间趋势方程,分离出趋势分量和波动分量。在对波动分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二阶AR模型估计,发现价格系统内部传导机制对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只有11.55%,外部冲击因素的影响程度达到了88.45%。进一步选取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五项指标构建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中,生产成本是主要内因,政府政策是主要外因。完善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减少政府干预,满足多样化玉米需求和降低生产成本等能避免玉米价格剧烈波动。
关键词:
波动测定 玉米价格 形成机理 山东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谷政
价格波动风险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中的主要风险部分,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增强,涉农主体的避险需求增大。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成为管控农产品市场风险的有效工具,很大限度地保障了涉农主体的收益稳定。价格指数保险的核心是设定理赔目标价格,是否合理设定目标价格直接决定价格指数保险能否顺利开展。本文基于2017-2020年吉林、辽宁、黑龙江等8个主产区玉米现货价格数据,采用Beta-skew-t-EGARCH模型研究玉米价格波动特征,结果发现:玉米现货价格波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聚集性,推行玉米价格指数保险具有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玉米价格波动的多项特征,提出积极开展玉米价格指数保险推广工作、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合理制定目标价格、转移玉米产业主体的价格风险等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 玉米价格 玉米期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哲晰 穆月英
近年来我国玉米市场价格发生起伏波动,这对玉米生产者如何产生影响成为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基于福利经济学补偿原则,利用2001—2015我国玉米主产省面板数据,运用路径分析法与系统GMM方法,对纳入农民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环境的玉米供给和需求模型进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测算玉米价格波动对主产区农民生产、消费及总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价格变动与农民生产福利呈同方向变动,与农民消费福利呈反方向变动,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主产省农民福利回落明显。农民的玉米生产福利和消费福利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而各产区差异性比较优势会对农民种植积极性产生不同影响。此外,除农业政策等因素外,种植结构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的科技进步对玉米产量的作用并不突出。据此,提出继续加强对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强化主产区生产配套设施与社会保障服务建设;引导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与加工合理布局、研发和推广高新技术等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飞 陆迁
玉米价格的波动会引起玉米生产、消费及利益相关者的福利变化。本文分析影响我国玉米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及非价格因素,借鉴迈诺特和戈莱蒂提出的农作物价格变动短期和长期福利效应模型,对我国玉米价格变化引起的福利效应进行测算,以期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价格 净收益率 福利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丽 李芸
中国玉米价格波动不仅与种粮户的种植收益密切相关,还会对玉米加工企业和饲料消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采用2009—2020年的月度数据,对玉米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脉冲响应模型探究影响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玉米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和集簇性的特征;在所选变量中,猪肉价格对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最为明显,玉米临储政策减弱了玉米价格波动。为此提出,促成玉米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进一步完善玉米产业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娟 叶锋 马敬桂
利用2000年2016年集贸市场玉米价格和大豆价格月度数据,建立二者之间的VAR模型来检验玉米价格波动是否受到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价格波动是玉米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玉米价格波动不是大豆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大豆价格波动对玉米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期大豆价格波动在10期内会对玉米价格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大豆价格变化率对玉米价格变化率的影响贡献程度约为12%,同时玉米价格自身变化率的变动影响程度约为8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豆价格波动对玉米价格波动具有影响。
关键词:
玉米价格波动 大豆价格波动 VAR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海霞 葛岩 霍学喜 李鹏
基于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和OLS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和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能源市场与我国玉米市场存在高度的整合关系;国际原油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内玉米价格将上升0.433 2个百分点,但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波动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敏感性检验结果验证了VEC和OLS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能源价格 玉米价格 整合关系 敏感性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蒲明 朱信凯
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的相互关系。发现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玉米价格的波动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其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小于生猪价格受其自身的影响;仅存在玉米价格到生猪价格指数单向的格兰杰原因。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玉米价格 生猪价格 波动关系 实证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李玉梅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基础的工业原料,近年来其价格波动较大。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供给角度研究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运用Nerlove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玉米生产与玉米价格具有密切关系,玉米价格对替代作物小麦价格变化反应较为敏感;玉米价格和上期种植面积对本期玉米种植面积产生正向影响,而小麦价格对本期玉米种植面积产生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层面提出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玉米价格 供给因素 Nerlove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辞 王清漪
之所以选择玉米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玉米价格与产量的变动没有严格按照供求规律来运行,而是呈现出产量增加、价格走高的变动趋势。目前,玉米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对粮食产量及其价格的影响也不断加大,成为了粮食中的主导品种。因此,必须认真分析玉米价格波动的原因,并尽快寻找到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
玉米 农产品 价格波动 原因 破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海霞 霍学喜
基于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新能源法案对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来看,美国新能源法案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和金融风险预期对中国玉米价格波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来看,美国新能源法案的影响逐渐下降,中国玉米价格上涨主要受国内玉米产业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对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的长期影响也较为显著,但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文娜 何玉成 刘长城
为更好地把握玉米市场价格未来走向,本文对我国200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的玉米市场价格的整体走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应用ARIMA(p,d,q)模型,对未来短期的玉米价格做出了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玉米价格在短期内将呈小幅上升趋势。最后基于预测结果,本文分别从政府、企业两个主体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作为决策参考。
关键词:
玉米价格 ARIMA模型 波动趋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捷 林宇洁
玉米作为重要的口粮、饲料、加工作物,其价格稳定及供求平衡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及人民日常生活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运用经典时态转换模型及结构性突变模型发现在2006年9月前后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特性发生结构性突变。国际玉米价格通过贸易及价格信息渠道影响我国玉米价格,进而通过替代效应影响其他粮食价格,助长肉蛋奶等食品价格,激发玉米投机行为、诱引国际游资涌入我国粮食市场,增加我国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并为国际粮食垄断组织的快速扩张提供机会。未来我国在积极稳妥利用国际玉米市场的道路上,应结合新生的国际价格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国际粮食价格预警机制,加强对农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的管制。
关键词:
国际玉米价格 波动特性 粮食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旭芸 庄丽娟 邱泽慧
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玉米价格月度数据,运用滤波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临时收储政策实施前后玉米价格空间分布与波动特征,并利用空间权重定量分析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玉米价格空间分布与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玉米价格波动周期约为3年,临时收储政策使中国玉米价格波动幅度明显下降,不具备周期特征。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玉米价格呈现典型的空间相关性,相邻省份玉米价格显著影响目标省份玉米价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玉米生产成本、玉米受灾面积对玉米价格上涨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玉米种植面积、农村居民纯收入对玉米价格上涨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临时收储政策实施后,空间因素和市场因素对玉米价格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耿银昂 高强
玉米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还可被用作饲料和工业原料,其生产与供给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基于山东省1978—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HP滤波法,把原序列分解成趋势序列和波动序列,探究了山东省玉米供给波动规律,进一步采用Nerlove模型,对玉米供给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山东省玉米产量及种植面积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玉米产量波动周期为3.17年,较为稳定,种植面积波动周期可能处于由短到长的过程,波动幅度有所下降;山东省玉米价格弹性较小,预期价格短期弹性为0.094,预期价格长期弹性为0.153;受灾率、有效灌溉率、替代作物纯收益比值对其种植面积有着负向影响。
关键词:
玉米 HP滤波法 供给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