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5)
2023(9424)
2022(8304)
2021(7715)
2020(6616)
2019(15338)
2018(15347)
2017(29414)
2016(16344)
2015(18633)
2014(18317)
2013(17949)
2012(16555)
2011(15062)
2010(15110)
2009(14066)
2008(13667)
2007(12187)
2006(10284)
2005(9060)
作者
(44577)
(37350)
(37277)
(35575)
(23634)
(18074)
(17269)
(14554)
(13930)
(13230)
(12577)
(12342)
(11878)
(11731)
(11608)
(11513)
(11394)
(10934)
(10900)
(10704)
(9298)
(9145)
(8971)
(8565)
(8546)
(8525)
(8328)
(8240)
(7533)
(7447)
学科
(61994)
经济(61933)
管理(40871)
(39041)
(30586)
企业(30586)
方法(28732)
数学(25004)
数学方法(24756)
(19002)
中国(16525)
(15296)
(14336)
贸易(14333)
地方(14248)
(13904)
业经(12986)
(12536)
农业(12528)
理论(11827)
(11018)
(10181)
(10106)
金融(10103)
(9445)
银行(9424)
环境(9379)
技术(9071)
(9054)
财务(9031)
机构
学院(223172)
大学(220335)
(87472)
经济(85406)
管理(82128)
研究(73276)
理学(70448)
理学院(69605)
管理学(68313)
管理学院(67895)
中国(55338)
(46604)
科学(45546)
(39821)
(37658)
(37001)
中心(34776)
(34209)
研究所(33641)
业大(33205)
财经(31632)
(31329)
师范(31061)
农业(29884)
北京(28942)
(28467)
(27625)
经济学(26599)
(26387)
技术(25889)
基金
项目(146443)
科学(113372)
研究(110793)
基金(102146)
(87935)
国家(87164)
科学基金(73812)
社会(66912)
社会科(63202)
社会科学(63182)
(59652)
基金项目(54705)
教育(52658)
(49879)
编号(48294)
自然(46729)
自然科(45562)
自然科学(45549)
自然科学基金(44690)
资助(41321)
成果(39292)
课题(33483)
重点(33351)
(32709)
(32047)
(30831)
创新(28703)
项目编号(28671)
科研(28216)
(28190)
期刊
(97343)
经济(97343)
研究(63331)
中国(44112)
(34305)
学报(32779)
(31511)
科学(30036)
教育(29909)
管理(26772)
大学(24229)
农业(23501)
学学(22442)
技术(21042)
(18984)
金融(18984)
业经(17342)
经济研究(15518)
财经(14627)
问题(13442)
(13189)
(12600)
(12335)
图书(11751)
国际(11484)
(10851)
商业(10603)
资源(10549)
技术经济(10542)
理论(10207)
共检索到327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霓  石伟平  
我国学者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理解有"操作性"、"技术性"与"岗位领域性"取向,然而在实践中造成"重技能,轻技术"、"技术性"理解片面与选择教育培养模式困惑的误区。通过比较国外"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急需对我国高技能人才进行"正名":拓宽对"技能"的理解;提升"技术"层次;拓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玲  庄西真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世界制造中心,但佳绩难掩"制而不智""大而不强""仿而不创"的尴尬。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其重点、难点和突破点都在制造业,打造世界智能中心,人力资本价值愈加凸显。制造业实现由"组装者"向"整合者"和"创新者"角色的转变,必须以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其重要基础及发展前提,从"知能结构""整体素质""创新意识"三个角度出发,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在内涵上应进一步强调"智""精""创",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由外生性增长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亚杰  
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高科技经济"的到来,高技能人才正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诸多专家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不同层次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将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敏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牢固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并且关涉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当强调素质养成,纠正了片面追求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日前由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带动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加大投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曙峦  
这几年来,我国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一职难求。另一方面,大量的用人单位一人难招。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具体来说,我国高校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却是技能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凡华  
2005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从2005年开始,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7省、直辖市和苏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5个重点城市,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2006年,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006年工作要点》安排,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各项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建一  周玲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英国政府计划大幅度增加高技能人才的比例,重视培训与提高多级技能人才的技能,增强全社会劳动力的素质,以实现技能立国的理念。文章综述了英国十多年来推出的完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实施工读交替"现代学徒制"与"雇主培训"计划、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一系列关于培养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改革新政与举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亲江  刘建明  王化旭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及现代设备的操作技能,在生产和实践领域能解决关键技术和操作难题,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大专知识层次;较高的思想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高技能人才的构成要素包括: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素质技能和综合技能。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上,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束缚,强调先会后懂,探索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多种途径和相关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锡宝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主动置身于地方经济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也是离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总体目标。而在建设的基本思路上,大体可以归纳为“两手抓”,即一手抓教学主要模块的改革与建设,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改革等等;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树立多元化“大师资”理念,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盛艳秋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钢  徐平利  
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研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成为热点问题。从历史演进和发展的视角,研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起源、发展、丰富和超越的演进过程,对不同阶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