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4)
- 2023(6385)
- 2022(5160)
- 2021(4807)
- 2020(3891)
- 2019(8844)
- 2018(8390)
- 2017(15861)
- 2016(8162)
- 2015(9115)
- 2014(8608)
- 2013(8454)
- 2012(7811)
- 2011(6834)
- 2010(7026)
- 2009(6570)
- 2008(5218)
- 2007(4454)
- 2006(3963)
- 2005(3648)
- 学科
- 济(30831)
- 经济(30801)
- 融(24551)
- 金融(24549)
- 银(21621)
- 银行(21617)
- 业(21481)
- 行(21059)
- 管理(20140)
- 中国(16968)
- 企(16778)
- 企业(16778)
- 地方(12269)
- 农(11436)
- 中国金融(10903)
- 财(10505)
- 方法(10369)
- 制(9456)
- 数学(9385)
- 数学方法(9313)
- 业经(9133)
- 农业(8751)
- 务(7188)
- 财务(7174)
- 财务管理(7162)
- 企业财务(6762)
- 体(5895)
- 贸(5565)
- 贸易(5553)
- 易(5385)
- 机构
- 学院(99732)
- 大学(98289)
- 济(42027)
- 经济(41006)
- 管理(36250)
- 中国(33676)
- 研究(32416)
- 理学(30717)
- 理学院(30345)
- 管理学(29882)
- 管理学院(29692)
- 财(21683)
- 京(20418)
- 中心(18451)
- 科学(18065)
- 财经(16691)
- 银(16217)
- 银行(15682)
- 江(15245)
- 经(15112)
- 农(15099)
- 融(15049)
- 所(14918)
- 金融(14748)
- 行(14732)
- 经济学(13925)
- 人民(13314)
- 州(13223)
- 研究所(13213)
- 业大(13172)
- 基金
- 项目(68020)
- 科学(53493)
- 研究(53144)
- 基金(48739)
- 家(41100)
- 国家(40701)
- 科学基金(35537)
- 社会(34091)
- 社会科(32358)
- 社会科学(32352)
- 省(27938)
- 基金项目(26588)
- 教育(23315)
- 编号(22285)
- 划(22238)
- 自然(21303)
- 自然科(20806)
- 自然科学(20804)
- 自然科学基金(20435)
- 资助(18715)
- 成果(17756)
- 发(16135)
- 重点(15159)
- 创(15124)
- 课题(14985)
- 部(14375)
- 国家社会(14169)
- 创新(14102)
- 项目编号(13604)
- 性(13478)
共检索到162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付喜国
<正>最近十年,辽宁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且差距逐年扩大,加之近年新冠疫情反复冲击、地方金融风险集中爆发,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加大。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血脉通,经济增长才有动力。在当前信贷作为社会融资的主要形式环境下,需要保持地区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与地区运行和发展相匹配,同时优化信贷结构,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辽宁的振兴新突破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蒋贤锋
本文在阐述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后,分析了辽宁省金融业发展变化的特点,并实证研究了辽宁省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辽宁省对外开放或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比较优势,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辽宁省贷款增长速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低于全国贷款增长速度和金融发展水平,金融业发展滞后已阻碍了辽宁省金融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发挥。然而,在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辽宁省与全国的水平一致,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发展金融业尤其是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对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作用比较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开放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姜小林
<正>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召开5周年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正逢其时、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是东北振兴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事关东北全面振兴长远大计,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春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党中央基于县域的特殊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瞻远瞩的一项战略举措。辽宁省的县域经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基础薄弱、低层次运行、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制约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如何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的重大机遇期,彻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瘸拐李”的痕迹,发挥县域的整体优势,借鉴发达省份成功的经验,更好的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张季 成丹 郭艳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陆续出台多份重磅文件,采取了包括财政支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东北振兴发展。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带动下,辽宁全面振兴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理清财政支持全面振兴的路径,找准财政政策发力点,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为此,本文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视角,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支持辽宁全面振兴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对辽宁全面振兴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据此提出了财政支持辽宁全面振兴的前进路径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东北振兴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永良
本文对2008年以来辽宁县域经济两轮三年倍增、当前传统发展方式面临的困境、新常态下如何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简要阐述,指出必须激活壮大县域经济,使之成为全面振兴辽宁的第二台发动机,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辽宁 新常态 新机遇 新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西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基础,也是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的重要目标。而金融服务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随着辽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农村金融不断发展,金融服务农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仍面临着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服务农村产业振兴不精准、金融产品系统化程度不高、配套政策不健全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快农业金融科技应用,成立产业基金,采用产业投行模式,完善农村产业振兴政策,促进金融服务精准化、高效化等,推动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关键词:
金融服务 产业兴旺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彦雷 唐茂力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更加复杂的形势下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需求侧管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扩容升级,从而形成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为顺畅的循环,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银行业需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坚持供需两端双向发力,在支持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担当作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涛 傅小锋
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 ,是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实现其环境 -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发展生态产业的背景条件和生态产业发展现状 ,解析了其发展生态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探讨了生态产业的发展潜力 ,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春雷 蒋维静
辽宁省工业发展现状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曾具有相对优势的辽宁工业,在开放条件和市场体制下不断受到冲击,工业产品竞争力下降,在全国的地位逐年下滑。本文在剖析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基础上认为,经过多年努力,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调整、改造任重道远;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加剧,城市产业工人贫困化问题日益尖锐。为此,笔者提出了促进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促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老工业基地 结构调整 税收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发展中国家往往因国内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受到约束,需要通过引进外资等途径从外部获取本国或本地区发展所需的供给不足的资源,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引导IDI投向辽宁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是调整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关键。因此,辽宁老工业基地应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辽宁经济的外向度,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机制体制创新,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在利用IDI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一些可能由此带来的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发挥IDI的积极效应,防止IDI的消极效应。
关键词:
IDI 辽宁老工业基地 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艾洪德,李东阳,张向达,冯振辉
辽宁省从传统体制中得到了丰厚的“财产”,这其中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从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时间来分析,辽宁省比其他的省份要幸运得多。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份“财产”非但没能促进辽宁省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辽宁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反而已成为经济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