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5)
2023(9854)
2022(8151)
2021(7765)
2020(6145)
2019(14254)
2018(14078)
2017(24777)
2016(15014)
2015(16919)
2014(17070)
2013(15843)
2012(14841)
2011(13579)
2010(14005)
2009(12722)
2008(12583)
2007(11309)
2006(10140)
2005(9355)
作者
(39530)
(33054)
(32750)
(31431)
(21183)
(15840)
(15203)
(12794)
(12508)
(12109)
(11387)
(11236)
(10768)
(10528)
(10290)
(10181)
(10039)
(9724)
(9664)
(9656)
(8578)
(8216)
(7898)
(7757)
(7602)
(7582)
(7331)
(7236)
(6547)
(6528)
学科
(44617)
经济(44526)
管理(40649)
(34004)
(28036)
企业(28036)
教育(20633)
中国(18646)
(15469)
方法(15204)
(14428)
(14406)
数学(12543)
数学方法(12306)
(12285)
理论(11846)
业经(11806)
地方(10416)
(10132)
农业(9500)
(9012)
财务(8988)
财务管理(8964)
教学(8714)
(8613)
金融(8608)
(8489)
银行(8469)
环境(8455)
企业财务(8437)
机构
大学(205970)
学院(199153)
研究(73443)
(71139)
经济(69185)
管理(67268)
理学(57127)
理学院(56248)
管理学(55170)
管理学院(54741)
中国(50117)
(46127)
科学(42955)
(38385)
师范(38160)
(37987)
(36598)
教育(35154)
(33300)
研究所(32937)
中心(32264)
师范大学(31676)
(30036)
北京(29641)
财经(28813)
(26830)
业大(26706)
(25905)
(25700)
技术(24026)
基金
项目(128298)
研究(103067)
科学(102478)
基金(89495)
(76811)
国家(76006)
科学基金(64240)
社会(62753)
社会科(58998)
社会科学(58985)
教育(55077)
(51091)
基金项目(46772)
(45253)
编号(44542)
成果(40621)
自然(39066)
自然科(38070)
自然科学(38057)
自然科学基金(37368)
资助(35008)
课题(34457)
重点(30521)
(30363)
(29542)
(28779)
(28670)
(27477)
(26863)
教育部(26758)
期刊
(83348)
经济(83348)
研究(72255)
教育(58122)
中国(53355)
(30893)
学报(28432)
(28101)
科学(26580)
管理(24614)
大学(23304)
学学(19797)
技术(19555)
农业(19219)
(17497)
金融(17497)
职业(14514)
财经(14230)
业经(12288)
(12252)
经济研究(11721)
(10933)
论坛(10933)
问题(10832)
(10623)
图书(10488)
(10376)
技术教育(9804)
职业技术(9804)
职业技术教育(9804)
共检索到319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健  杨建国  
作为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要议题的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滥觞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21世纪以来又出现了"自愿问责"的新气象。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历史,表现为从关注高等教育资源"输入"及其使用效率的问责阶段,到聚焦高等教育的结果性和输出性的问责阶段的演进,展现了美国社会各界"为质量而问责"的真实脉动。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因质量而问责"、"为‘问责’而立法"、"寻求多元化机制的合力",以及"独特的高校联盟文化"等方面。以此为鉴,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建构与实践,需要以压缩政府管理空间扩充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以法律法规供给保障高等教育问责行动,以多元主体参与激活高等教育问责机制,以完善信息公开助推高等教育问责落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佳楠  王丹丹  
高等教育质量问责制是重要的高校管理话语体系,是高校与各利益主体具有法定责任和权利的具体表现。美国高校问责制起源于特定历史时期,其实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通过问责机制体系化构建与社会各领域建立了强大的主体关联。因此,本文在分析美国高校问责制缘起及演化的基础上,对其能力向度和系统构造进行了解读,以期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机制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发展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丽  
问责制是政府部门及社会机构或个人监督公立高校资源使用情况和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在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高等学校需要回应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的问责要求。然而,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提出的利益诉求不同,对各种不同的要求作出回应也给高校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提出了有效问责的四个原则,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丽  
自愿问责制度是美国高校在面对外界不断增加的问责压力下,由被动回应转向主动应对的结果。目前美国高校主要采用两种自愿问责方式:一是公立高校的自愿问责系统,它通过开发"大学肖像"模板,使利益相关者能够查询和比较高校绩效;二是由学生学习与问责新领导联盟开发的高校自我评估工具,它以学生学习结果的改进为抓手,重点关注高校内在评估和管理机制的审核与完善。其启示如下:第一,高校的自愿问责可通过不同方式实现;第二,问责与改善两个目标可以有机结合;第三,高校可通过自愿问责逐步实现自我规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黎万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问责制逐步走向制度化,以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在英美澳三国高等教育问责政策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大学教师认为这种外部问责对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形成了一定限制,其指标设计影响了大学行为,教育伦理与道德向度对大学影响渐趋微弱。学术人员呼吁回归与重构以专家监督、同行评估和内部控制为特征的专业问责,但这种专业问责面临着新公共管理、大学财政和全球竞争等因素的现实挑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爱民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教育评估理论的发源地,其教育评估的实践活动已有150余年的历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相对比较完善并独具特色,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在研究和实践上起步比较晚,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尚在探索当中,要想达到政府提出的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就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最终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淑娟  
大学的不同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了市民社会、政府和市场三种问责力量,他们倾向于使用不同的问责方式。认证、评价、声誉排行、学术审查大多反映的是学术权威;州报告卡、绩效报告、绩效预算和拨款、标准化测验强调的是州政府权力;学生和校友满意度调查反映的是院校当时和过去顾客的意见,代表市场力量。各种问责计划的重点、驱动器、评价和结果有所不同,它们在动态变化中趋向于平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柳亮  
美国高等教育自愿问责倡议是回应现实要求与转变问责思路以重塑问责体系的重要尝试。自愿问责以"大学问责网络"、"自愿问责系统"与"自愿问责框架"为代表,具有准内部问责与不完全市场问责的属性,在平衡外部干预、发展整体视野、协调问责努力等方面初步显露出独特的作用。自愿问责虽然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系列理论难题与现实困境。自愿问责的推行不会必然导致大学自主的增强,而是对大学的自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妍  郄海霞  
美国社区学院在联邦统筹、各州分权自理的管理体制下,通过对教育结果与学生学习成果的问责,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问责评价过程中,联邦政府制定政策法案,州政府确定绩效目标,社区学院自愿加入问责行动,企业与社区提供支持并参与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活动由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实施。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质量评价主体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启示:我国应正确定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问责主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案,将重心从院校工作水平评价转移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柳亮  
近年来,"自愿问责制"(VSA)的兴起为美国公立学院和大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反映了美国公立院校领导层应对新挑战的基本思考。"大学肖像"模板是"自愿问责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包含学生与家庭信息、学生经历与体会以及学生学习结果三个截面的内容,体现了整合性与集约化并举、规范化与弹性结合、创造性与渐进性兼顾等特点。虽然"自愿问责制"的发展伴随着质疑且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难题,但其发展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柳亮  
人们对高等教育问责制与大学信任两者关系的看法并不一致。本文试图通过"信任连续体"和"问责制连续体"的建构,分析高等教育问责制与大学信任的关系,并对其中的信任与不信任、信任与透明两种矛盾进行探讨,从而为现代大学走出发展困境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玉  胡晓毅  
教育问责制作为美国教育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为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支持。本文通过介绍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中关于特殊教育的问责制体系,总结分析四大问责主体,即政府、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的权责体系对特殊教育的影响,为我国特殊教育问责制的建设提出建议,从而对我国特殊教育立法以及特殊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红玉  张应强  
州际高等教育协定和州际学费互惠协议,是美国州际高等教育协调与合作机制的两种主要形式。其作用主要包括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和资源共享,解决州际高等教育矛盾和争端,帮助制定和实施区域性高等教育政策,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美国的做法对我国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调与合作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军  黄梅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教育投入的问题。本文结合介绍美国高等教育的募款机制、类型和方式,对创建我国高等教育的募款机制和募款方式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淑江  董泽宇  
1991年,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根据《谢尔曼法案》控诉重叠集团通过共谋实施固定价格行为,减少对学生资助金额、提高学校的收入,重叠集团学校认为他们的做法是为了集中有限的资金资助需要资助的学生,并没有影响价格。案件的最终结果是政府与MIT达成和解,允许重叠集团学校实施政府以前所控告的大部分做法。这一案件及其引发的研究发现,学校的共谋行为应该使用“合理原则”来审理;学生和高校之间存在两种交易关系,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市场交易和市场机制,学费是接受高等教育服务所支付的价格,对优秀学生提供的奖学金是学校向学生购买人力资本投入的价格。这一案例和相关的争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