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1)
2023(12899)
2022(10796)
2021(9948)
2020(8224)
2019(18289)
2018(18347)
2017(33924)
2016(18954)
2015(21415)
2014(21461)
2013(21130)
2012(20333)
2011(18842)
2010(19173)
2009(17796)
2008(17252)
2007(15832)
2006(14743)
2005(13479)
作者
(56727)
(48216)
(47197)
(45186)
(30191)
(23063)
(21400)
(18558)
(18502)
(17347)
(16509)
(16049)
(15736)
(15194)
(15101)
(14590)
(13995)
(13873)
(13797)
(13780)
(12404)
(12097)
(11804)
(11553)
(10936)
(10853)
(10694)
(10639)
(9915)
(9761)
学科
(95053)
经济(94941)
(50354)
(48375)
管理(44677)
农业(33609)
地方(27128)
(27005)
企业(27005)
方法(26209)
中国(24723)
业经(23566)
数学(22525)
数学方法(22275)
(20127)
(18367)
(16565)
(15105)
(14272)
地方经济(14188)
(13021)
银行(12987)
(12826)
金融(12818)
农业经济(12703)
(12585)
环境(12378)
理论(12289)
(12018)
(11861)
机构
学院(270577)
大学(266686)
(114644)
经济(112013)
研究(102918)
管理(94411)
中国(79940)
理学(78937)
理学院(77966)
管理学(76459)
管理学院(75984)
(67805)
科学(62676)
(58871)
(53401)
农业(52153)
(51316)
中心(48472)
研究所(47884)
业大(46959)
(46884)
财经(38458)
(38254)
师范(37813)
(37498)
北京(37033)
(36587)
(36301)
(34568)
经济学(34153)
基金
项目(172422)
科学(133178)
研究(129491)
基金(120433)
(105827)
国家(104729)
科学基金(87186)
社会(80867)
社会科(75803)
社会科学(75781)
(70485)
基金项目(62975)
教育(58482)
(57783)
编号(54746)
自然(53811)
自然科(52388)
自然科学(52370)
自然科学基金(51400)
资助(48832)
成果(45975)
(40323)
课题(39569)
重点(39317)
(37585)
(36355)
(34482)
国家社会(32895)
(32820)
发展(32641)
期刊
(150315)
经济(150315)
研究(87166)
(70786)
中国(69214)
农业(47652)
学报(46722)
科学(41790)
(39103)
大学(35892)
教育(35122)
学学(33523)
管理(33430)
(30162)
金融(30162)
业经(27886)
技术(25270)
(22852)
经济研究(21497)
问题(20280)
财经(19518)
(17042)
(16116)
世界(16010)
农村(15933)
(15933)
农业经济(15439)
图书(15205)
技术经济(13999)
经济问题(13968)
共检索到448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志凌  黄贤金  
当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征地所形成的种种矛盾 ,严重侵害了失地农民权益 ,且与地区加快经济建设构成了某种博弈关系 ,亟需从土地政策和用地机制以及政府行政等方面有所改革和突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左小兵  冯长春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中,保障农民权益是成功流转的关键。但由于目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性法规中,农民权益的实现途径表述模糊,再加上流转过程中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严重,成为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因此,如何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对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珍  
文章从失地农民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在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补偿机制及其局限性,探讨我国针对失地农民建立起来的安置模式,并提出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亚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统筹兼顾 ,综合考虑 ,既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 ,又要保障农民眼前的生活需要 ,同时要考虑到农民的长远利益 ,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劳有所业、失地有补、增收有门”。本文就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朝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 ,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 ,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维护其合法权益 ,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从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社会保险机制、就业保障机制、法律援助机制、农地创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余华  温远洪  
在建设法治化的新农村中,面临着传统人治思想、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工作者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的阻碍。针对这些困难与障碍,在农村法治建设中,有关部门要协调各方力量,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司法公正,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和理念,使农村法治建设真正成为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传统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综合作用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体制原因,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政府职能错位与行政行为失偏、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过低、农民自我保护能力短缺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立法,改进征地补偿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丰  陈江龙  黄天送  郭垚  
农村宅基地置换有效协调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兼顾了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应用SCM等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方法,在对海门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农民访谈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①农民、村委会和市、县、镇政府之间利益冲突是农村宅基地置换的主要矛盾;②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政府和农民通过交易方式来解决利益冲突,研究区通过以城镇化和项目带动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以及以新农村建设为代表的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来解决这一矛盾;③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下,征地和置换相结合,主要为城市开发提供用地,资金主要由政府筹措,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下,资金靠农民自行筹措,置换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孔德营  
文章首先梳理了农村留用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管理模式,提出利用留用地建设集体租赁住房,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厦门市为例,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式,介绍留用地建设集体租赁住房面临的"地从哪来""钱从哪来""怎么管"等问题,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最后,文章分析指出了目前留用地建集体租赁租房在政策法规、融资支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虹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根本是如何实现农村集体土地财产权价值的最大化,如何充分实现农民的土地权利。由于现行法律滞后,农民土地权利的实现途径模糊,因此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权利现象严重。本文针对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确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物权地位、协调性修改现有法律、拓宽流转方式、规范流转程序、完善分配体系等建议,以充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红  罗明  
目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已历时4年,试点探索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为全国性立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全国试点地区的总体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趋势性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妮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并有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这是贯彻实施《民法典》精神的应有之义,其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以实现统合农地资源利用以及农民收益增长的双重价值目标。然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并非易事,从理论层面审视,由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客体维度的二元划分与整体性规范意涵的模糊,导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束之高阁且流于表面;从实践层面观察,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成本高昂,造成农民权益保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公共利益理论的适用,需要对地方政府逆向选择的行为与政府的职权性定位予以分析阐释。为此,一方面,以明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私权属性为规则入口,逐渐提升政府作为"守夜人"的主导功效,推进现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体性与程序性规范有效落地;另一方面,借助内生型与外生型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源聚合作用,依托农民权益救济的"避风港"规则,形塑《民法典》实施下协调、周严的农民权益保障规范体系,从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建华  雷庆铁  黄春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但许多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目的不明、主体错位、内容简单、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农民,深化农村改革,注重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农民素质提高的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登国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张,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而失地农民问题集中表现在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方面。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造成失地农民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实际上暴露出失地农民利益表达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尚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应通过构建新时期的利益表达制度、构建新型土地产权制度等措施,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