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3)
2023(14887)
2022(12925)
2021(12482)
2020(10297)
2019(23982)
2018(23839)
2017(44946)
2016(24705)
2015(28280)
2014(28238)
2013(27829)
2012(25783)
2011(23392)
2010(23182)
2009(21112)
2008(20327)
2007(17519)
2006(15278)
2005(13524)
作者
(70810)
(58832)
(58222)
(55581)
(37316)
(28164)
(26535)
(23204)
(22546)
(20884)
(20132)
(19911)
(18718)
(18615)
(18168)
(18028)
(17408)
(17317)
(16757)
(16697)
(14669)
(14503)
(14203)
(13382)
(13042)
(13027)
(12963)
(12950)
(11833)
(11772)
学科
(94709)
经济(94594)
管理(67140)
(60489)
(48783)
企业(48783)
方法(42163)
数学(36531)
数学方法(36139)
中国(28620)
(27038)
(22966)
(22706)
业经(20125)
地方(19373)
(18717)
贸易(18707)
(18461)
(18191)
农业(17585)
理论(16411)
(15834)
环境(15481)
(14909)
银行(14861)
(14304)
金融(14295)
(14238)
教育(14042)
技术(13810)
机构
大学(346347)
学院(342167)
(136365)
经济(133441)
管理(132233)
研究(122153)
理学(114257)
理学院(112851)
管理学(110925)
管理学院(110302)
中国(91556)
科学(76612)
(75941)
(61902)
(61137)
(59020)
研究所(56806)
中心(54398)
业大(52530)
(49300)
财经(48981)
北京(48293)
(47601)
师范(47141)
农业(46506)
(44762)
(44556)
经济学(40742)
(39751)
师范大学(38379)
基金
项目(236432)
科学(185069)
研究(173806)
基金(170902)
(150107)
国家(148875)
科学基金(126157)
社会(108057)
社会科(102207)
社会科学(102178)
基金项目(90727)
(90363)
自然(81759)
自然科(79820)
自然科学(79797)
教育(79672)
自然科学基金(78356)
(77538)
编号(71161)
资助(70315)
成果(59063)
重点(52895)
(52660)
(50301)
课题(49596)
(48514)
创新(45339)
科研(45116)
教育部(44847)
国家社会(44525)
期刊
(148539)
经济(148539)
研究(103580)
中国(69696)
学报(57483)
(53817)
科学(52414)
管理(47810)
(45506)
教育(43384)
大学(43029)
学学(39896)
农业(37920)
技术(28901)
(27350)
金融(27350)
经济研究(23692)
财经(23232)
业经(23201)
图书(20613)
(20497)
(19939)
问题(19733)
科技(16929)
理论(16433)
(16345)
(16057)
资源(15891)
世界(15762)
技术经济(15339)
共检索到508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晶  
粮食产后减损不仅是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而且是中国维护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绿色发展的重大实践。2021年7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和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ESCAP-CSAM)共同主办了"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促进中国实现可持续粮食系统转型"的"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独立对话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霞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因其负外部性损害了消费者的粮食获取权,并对生态环境和膳食健康等造成了联动性影响。与增产和进口相比,节约减损承担的风险更小,可以同时提高粮食供给、粮食可获性和粮食利用能力,存在很大的减损空间。本文从负外部性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出发,基于当前中国粮食产后减损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鼓励协同创新应用、抓住减损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节粮减损政策体系、增强节粮减损意识、深度开展国际合作的减损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张恒春  李婕  武志刚  
采用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河南地区小麦产后各环节的损失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对河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种植小麦的900多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层面小麦产后的损失率约为2.1%,其中产后收割环节损失率为1.6%,显著高于运输、晾晒、存储等其他环节;在最佳收割期收割小麦以及选用质量好的收割机械都对小麦收割损失率的降低有显著作用;存储条件的改善以及存储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农户存储小麦的损失率显著下降。分别从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增加产后服务供给以及推广科学储粮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录瑞  刘启文  彭珂珊  王天义  
我国粮食生产自1984登上新台阶后,已经五年徘徊不前,1991年粮食虽然丰收,但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均占有量未达到1984年人均388kg的水平。1992年部分地方洪涝、风雹、干旱等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粮食消费每年增加16.5亿kg,局部地区库存紧张。从1987年开始大量进口粮食,1990年进口粮食达137.2亿kg,而且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尖锐矛盾无明显缓和。据预测,我国到1995年、2000年和2020年的总人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婷   曹宝明  
粮食产后减损是补齐粮食安全短板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以元治理理论为指引,能够更好地剖析粮食产后损失治理中政府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推动粮食产后减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理论层面看,粮食产后减损具有外部性,难以依靠市场力量推动私人部门自觉减损,政府作为元治理主体,应当扮演减损治理体系的设计者、治理成本的承担者、治理标准的制定者、治理利益的协调者以及治理行动的引导者角色。然而,现实中仍存在治理合力未形成、治理制度不成熟、治理手段不完善的困境,政府履责情况与理论逻辑存在差距。为此,进一步从实践层面构建政府作为元治理主体参与粮食产后减损的主要思路,分别是增加财政投入,以经济手段激励减损;加大考核力度,以行政手段引导减损;加快立法修规,以法律手段约束减损;组织宣传培训,以教育手段促进减损;开展国际合作,以经验交流推动减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1年7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和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CSAM)共同主办了"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促进中国实现可持续粮食系统转型"网络研讨会,此次活动为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独立对话会。本次研讨会开幕环节由FAO驻华代表文康农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咨询委员会委员聂凤英总结了中国在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方面取得的成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屹  李轩复  黄东  武拉平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因此,在重视增产的同时,需要不断关注粮食损失问题。通过回顾现有粮食损失的研究,总结文献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分析表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1)减少粮食损失的目的和效果的研究。包括增加粮食供给、保障国家安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粮食质量、保证食品安全,以及增加粮食价值链参与者的利润等。(2)粮食产后各环节损失水平估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3)减少粮食损失的方法研究,包括品种改良、教育培训、改进储存设施等。在对现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展望:未来的研究应向粮食价值链下游环节拓展,对粮食质量损失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关注粮食的最优损失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吴薇  刘博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粮食减损是助力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2021年9月9—11日,首个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中国济南举办,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主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最广的一次国际农业盛会。全球5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300多名嘉宾与会,共同围绕"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二十国集团以及有关国家24位农业部部长、6位农业部副部长、6位国际及区域组织主要负责人发表演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天祥   朱晶  
减少粮食损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减少粮食损耗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产后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日本三个典型国家在发展粮食产后服务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其对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启示和镜鉴。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业链全商业化运作是美国和加拿大建设完备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基石,先进的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技术及政府、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协调机制是其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运行的关键;日本则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构建了政府、农协、农户三方合力建设的层次分明、规范运作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芳芳   武拉平  
我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全产业链减损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供给。本文利用局部均衡模型模拟预测表明,2025—2035年,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全产业链减损潜力为2000万~9500万吨不等,总体来看,能够保障三大主粮实现100%自给。建议构建粮食全产业链减损部门协作机制和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制定粮食减损的短期和中长期动态目标和工作方案;提高粮食供应端生产、存储和加工环节的减损技术和服务供给,实现减损于“技”;加大消费端爱粮节粮宣传,提高全民节粮减损认知,实现2030年联合国粮食减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亚荣  王立娇  
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关系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的重大问题。通过对粮食损失、粮食浪费、环境足迹概念的梳理,明确消费前端三大主粮的损失为评估对象,采用系统性评价方法,对粮食消费前端(包括收获、储藏、加工和运输四个环节)的损失率和损失数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测算出粮食损失的环境足迹,探讨减少粮食损失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策略。研究表明,小麦、水稻和玉米收获环节损失率分别为3.765%、3.771%和2.920%,消费前端损失率分别为11.665%、12.871%和13.320%。2020年消费前端三大主粮损失的数量总计为7 765万t,其中,小麦损失1 566.03万t,水稻损失2 726.85万t,玉米损失3 472.12万t。碳足迹的平均估计值为20 189万t CO_2e,蓝水足迹的平均估计值为100.95亿m~3,土地足迹的平均估计值为2329.50万hm~2。虽然各环节粮食损失的原因不同,但分析发现提升各环节技术水平是减损的共同路径。因此,建议采取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粮食储藏设施与条件、创新发展粮食减损加工技术、推广高效粮食运输设备等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遥  梁颖  赵晶  孔祥斌  刘小刚  张宝芳  
对于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研究国内外多集中于评价其刚性损失,而缺乏对于其隐性损失的评价方法。本项研究利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及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以2008年北京市大兴区农户调研样点数据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粮食生产能力的隐性损失。结果表明:农户的耕地利用比较效益可导致耕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和耕地利用强度的降低。其中耕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通过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计算,耕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可通过粮食作物的单产差异计算。同时在大兴区的实例研究中发现,测算样点潜力值呈现出区域分布规律:经济越发达的区域,耕地隐性生产能力损失越大,其粮食生产潜力也越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燕艳华  云振宇  席兴军  
中国粮食安全目标实现有赖于粮食系统的转型,涉及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传统小农行为方式的再认识。聚焦中国小麦收获环节传统劳作方式的变迁过程,通过对河南省A县19个村庄捡麦人的实证考察,揭示了农村捡麦人的历史演变及社会价值。研究发现:(1)受农业土地制度、机械收割技术、理性经济人逻辑及农户个体差异的影响,农户参与粮食减损行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呈整体性消退的趋势;(2)通过倡导和重振小农参与的粮食减损行为,对缓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延续粮食节约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活力具有重要价值;(3)国家推动粮食减损,离不开农村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小农参与为核心的多主体协同减损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轩复  黄东  屈雪  朱俊峰  
使用全国3251个农户的数据,通过两步法,比较不同收获方式和社会化服务(购买农机服务)对小麦、水稻、玉米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收获环节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全人工收获方式,全程机械化收获总体上提高了收获环节损失。分品种而言,增加了水稻损失,但降低了小麦损失;半机械化收获显著降低了玉米的收获损失。深入研究发现:购买农机服务能够显著减少小麦的收获损失,稳健性检验反映结论仍然保持一致。基于此,对于小麦要进一步推动全程机械化,对于水稻和玉米,要研发适合农户规模的小型农机和专业农机,短期内进一步推进分段机械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林  庞冠琪  王健  
粮食主产国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是国际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挑战。本文首先构造了在损失规避情景下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政策的内生模型,建立了粮食出口限制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理论关系;然后基于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和序次选择模型,利用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2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对粮食主产国实施粮食出口限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粮食价格对粮食主产国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有实质性的、显著的推动作用。从平均水平来看,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国际粮食价格每上升1%,实施粮食出口限制的发生比是不实施粮食出口限制的8.79倍。此外,当国际粮食价恪处于高位时,对粮食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