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4)
- 2023(12439)
- 2022(10327)
- 2021(9823)
- 2020(7980)
- 2019(18389)
- 2018(17944)
- 2017(33874)
- 2016(18257)
- 2015(21099)
- 2014(21010)
- 2013(21125)
- 2012(20088)
- 2011(18032)
- 2010(18192)
- 2009(17026)
- 2008(17034)
- 2007(15554)
- 2006(14177)
- 2005(12783)
- 学科
- 济(95492)
- 经济(95326)
- 管理(61252)
- 业(47327)
- 企(40511)
- 企业(40511)
- 方法(33890)
- 财(31481)
- 数学(28100)
- 数学方法(27991)
- 中国(27409)
- 地方(23741)
- 农(21719)
- 业经(19473)
- 制(18604)
- 务(15449)
- 财务(15410)
- 学(15376)
- 财务管理(15357)
- 贸(14669)
- 贸易(14654)
- 企业财务(14597)
- 和(14306)
- 易(14176)
- 银(14132)
- 银行(14132)
- 财政(14025)
- 地方经济(13700)
- 融(13512)
- 金融(13509)
- 机构
- 大学(261033)
- 学院(257478)
- 济(121962)
- 经济(119555)
- 管理(98673)
- 研究(92801)
- 理学(81436)
- 理学院(80437)
- 管理学(79582)
- 管理学院(79020)
- 中国(76963)
- 财(64309)
- 京(56955)
- 科学(48897)
- 财经(46642)
- 所(45063)
- 中心(42514)
- 经(42368)
- 江(40179)
- 研究所(39635)
- 经济学(39629)
- 北京(36917)
- 经济学院(35338)
- 财经大学(34307)
- 范(34047)
- 师范(33861)
- 院(32947)
- 农(32139)
- 州(31712)
- 业大(28492)
- 基金
- 项目(155670)
- 科学(123307)
- 研究(121426)
- 基金(114404)
- 家(96766)
- 国家(95918)
- 科学基金(82763)
- 社会(82075)
- 社会科(76899)
- 社会科学(76875)
- 基金项目(59717)
- 省(56718)
- 教育(54645)
- 编号(48944)
- 自然(47939)
- 划(47463)
- 自然科(46780)
- 自然科学(46771)
- 资助(46761)
- 自然科学基金(45966)
- 成果(42094)
- 部(36525)
- 国家社会(34808)
- 重点(34372)
- 发(33978)
- 课题(33920)
- 教育部(32467)
- 性(31566)
- 中国(31438)
- 人文(31293)
- 期刊
- 济(150427)
- 经济(150427)
- 研究(90924)
- 中国(61026)
- 财(55960)
- 管理(40620)
- 科学(31979)
- 学报(30709)
- 融(29543)
- 金融(29543)
- 农(29340)
- 教育(27223)
- 财经(25969)
- 大学(25185)
- 经济研究(24790)
- 学学(22882)
- 技术(22644)
- 经(22638)
- 农业(19605)
- 业经(19424)
- 问题(19338)
- 贸(16613)
- 图书(16540)
- 世界(15797)
- 国际(14959)
- 技术经济(14163)
- 会计(13065)
- 书馆(12849)
- 图书馆(12849)
- 业(12790)
共检索到432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在我国经济体制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两个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公共财政建设成为意义重大、引人注目的制度创新,发生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效应。我曾在财政工作会议会场上听到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就是项怀诚同志谈及美国“进步时代”财税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时,结合现阶段中国的情况说:我们正在进行的公共财政改革,就是给中国的市场经济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秀华 傅东
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要搞清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实行公共财政,必须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国家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武 张淑文 苏晖 戴军 陆守爱
本文认为,由地方财政管理的相对独立和相对稳定性所决定,地方财政管理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区域性、发展不平衡、财政赤字必须自行弥补。地方财政管理的目标是:财政结构多元化、财政收支自主化、财政分配功能化、财政机构更新化、财政体系层次化。改进地方财政管理,必须转变理财观念,同时要有宽松的经济财政环境,并培养有后劲的地方财源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高培勇
国家财政的职能范围同其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直接相关。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范围,是循着完全不同的思路来界定的。我国现存的财政职能范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从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财政就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按照这种思路,国家财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莉
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当前国内对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是否除应执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这三方面的“公共财政”的职能,还应执行作为其个性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的管理行为,得出了“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的结论,并对我国目前的财政职能应如何向这一目标模式转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本文在分析不同商品交换形式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国家财政必须从"国家经济"型财政向国民经济型财政转变,从财政管理的人治原则向民主与法制原则转变,从比较分散型的财政体制向比较集中型的财政管理体制转变,从以经验管理方法型为主向以科学管理方法型为主转变,从运用比较单一的和孤立型的财政手段向比较综合的协调型的手段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廷星 梁宝柱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走向新阶段的显著标志。正确认识国家财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意义重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重塑财政理论,转换财政职能,更新理财思路,建立新型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地方财政改革的目标问题,实质上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下,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科学界定前提下的一个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优化设计问题。虽然这个问题蕴含着十分复杂的内容,但从最终目标的角度来概括,不外乎以下几个基本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认为,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分配理论入手,解决好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分配性质的划分问题,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原则的调整问题,"先扣除后分配"与"先分配后征税"两种分配顺序的转换问题.二是从财政理论入手,加强综合财政管理,摒弃统收统支的供给制财政观点,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的关系.根据这种思路,作者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及基本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长期以来,财政学界一直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并存着不同的财政学,一种是社会主义财政学,另一种是资本主义财政学。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财政学一直是平行地变化和发展着。财政学界的这种状况阻碍着财政经济学家去从事比较财政研究,人们也根本不会去思考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的财政是否具有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更不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良庆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有了长足进展,也面临多重困难。应该确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着眼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机制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此,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财政投资体制、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范围董勤发财政理论与政策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界定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财政是作为公共部门经济而存在的,所以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问题实际上就是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与市场部门经济(或私人部门经济)之间的界限问题,即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杨舜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向注重技术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从以解决温饱为主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注重国内发展的内向型经济向进一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毅
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是处于一个特殊和非规则的经济环境下的财政。它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有根本性的变化,又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所以,用哪一种现成的财政理论,都难以解决我们财政经济生活中遇到的大量特殊的现实问题。只有老老实实地深入到财政经济工作实际当中,实事求是地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