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2)
2023(4701)
2022(3802)
2021(3861)
2020(3252)
2019(7534)
2018(7539)
2017(12604)
2016(7863)
2015(8710)
2014(8496)
2013(7827)
2012(7420)
2011(7028)
2010(7368)
2009(6364)
2008(6200)
2007(5668)
2006(5389)
2005(5089)
作者
(18758)
(15457)
(15211)
(15006)
(10055)
(7442)
(7252)
(6285)
(5911)
(5722)
(5250)
(5106)
(5089)
(5010)
(4987)
(4883)
(4618)
(4590)
(4551)
(4515)
(4436)
(3859)
(3748)
(3681)
(3641)
(3578)
(3560)
(3331)
(3262)
(3122)
学科
(23190)
经济(23159)
教育(19213)
管理(13623)
中国(13543)
(11273)
(9746)
理论(8940)
(7781)
企业(7781)
方法(6904)
教学(6626)
(6422)
(6033)
数学(5407)
数学方法(5247)
(4869)
发展(4414)
经济学(4406)
(4291)
(4272)
地方(4246)
关系(4206)
研究(4030)
业经(3942)
思想(3804)
政治(3712)
(3647)
农业(3617)
工作(3594)
机构
大学(101101)
学院(93277)
研究(39634)
(31150)
经济(30229)
教育(28270)
管理(28095)
(24166)
师范(24064)
(23963)
中国(23054)
理学(22986)
理学院(22576)
管理学(21972)
科学(21912)
管理学院(21730)
师范大学(20104)
(19865)
研究所(17728)
(16992)
(16666)
北京(16479)
中心(15923)
(14299)
技术(13840)
职业(13182)
(13104)
(12859)
财经(12040)
研究院(11312)
基金
项目(55486)
研究(49350)
科学(44233)
基金(36281)
教育(30976)
(30946)
国家(30519)
社会(28576)
社会科(26613)
社会科学(26606)
科学基金(24467)
成果(23301)
编号(23246)
(22081)
(21022)
课题(19299)
基金项目(17443)
(16790)
资助(14497)
(14191)
规划(14166)
重点(14160)
项目编号(14023)
(13642)
(13264)
(13018)
教育部(12939)
自然(12851)
自然科(12531)
自然科学(12525)
期刊
教育(48402)
研究(42309)
(38141)
经济(38141)
中国(32827)
学报(13979)
(13792)
技术(12204)
大学(11777)
科学(11723)
(11627)
职业(11583)
管理(10510)
图书(9589)
学学(8949)
技术教育(7691)
职业技术(7691)
职业技术教育(7691)
书馆(7655)
图书馆(7655)
农业(7644)
(6961)
论坛(6961)
财经(6709)
(6183)
金融(6183)
经济研究(6078)
高等(5938)
(5894)
(5604)
共检索到167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格特·比斯塔  赵康  
1917年,杜威在他的一篇名为《哲学复兴的需要》的文章中写道:"当哲学不再是处理哲学家们的问题的手段时,而是成为由哲学家们发展出来的处理人类问题的方法时,哲学就得以复兴了。"在这篇论文中,我论述教育哲学也是如此,因为教育哲学应当聚焦在教育问题上,而不是哲学问题上。当然,教育哲学应当以哲学专长来面对教育问题。这不仅是一个学术任务,而且是一个政治任务,特别是在一个教育作为公共利益的观念遭遇压力的时代,在一个教育日益被看成个人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时代,尤为如此。我在文中阐述了在我看来教育哲学家能有所贡献的五个领域。它们不仅为未来的教育哲学工作提供了一个议程,而且为转向存在主义的教育哲学建构了一个论述。这...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薛晓阳  
未来具有一种伦理性和教育性,包含着存在的意义和未来的希望。这是教人善待未来、追求美好的力量和源泉。在这里,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时间成为道德的基础。希望是一种德性,也是一种教育。教育就是"学习希望"或"学会希望"。可能性既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的归宿;此在是一种局限,教育就在于突破此在的限制,实现人的开放性和可能性。未成熟是此在的一种状态或局限,但未成熟意味着对未来的依赖性,道德教育正是在这种依赖性之上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和可能;布洛赫的希望实现了存在主义所期待的从悲凉到诗意的转换,给予道德教育一种人性的启示——教育不仅应当有希望而且也能够有希望;超越善恶是道德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道德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姚思宇   王璐瑶   武康平  
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双重价值导向下高校科研行为决策的冲突与平衡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需要长期且持续应对的重要议题。研究关注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导向下高校科研行为的决策逻辑、前因动机与现实挑战。研究发现,公共利益导向下高校遵循公开科研成果、快速分享成果和科学价值至上的决策逻辑,商业利益导向下高校则采取优先专利确权、科研成果保密和实用主义至上的决策逻辑,两种决策逻辑的内生与外源前因动机有着显著差别,出现主责冲突、激励困境与政策两难等现实挑战,提出营造潜心深耕科研环境、完善精准专业管理制度、构筑联动协同政策体系的治理变革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邱景华  
从图书情报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新时期以来的哲学方法大争论和知识论的讨论进行回顾。认为:新的哲学方法的引进,不单单是方法论的问题,而是与认识论紧密相连(知识论从属于认识论),是认识论(知识论)的观念转变在先,方法引进在后;观念的变革,有待于研究者找到新的哲学观念,与图书情报学理论的"视界融合";要达到这一目的,研究者必然具备深厚的西方现代哲学修养,以及对当代图书情报学理论现状和问题的深入了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欧纯智  贾康  
2014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将其作为供给侧以制度供给为引领、提升供给体系绩效和实现更灵活广泛现代化治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到目前为止,有关PPP的关注焦点较多集中在经济学框架下的管理、融资、效益和技术层面,而对政治学框架下的社会治理元素包括公平正义、公共利益、国家责任以及公众参与等领域,展开和深入讨论尚显不足。PPP是政府、社会资本和第三方专业机构之间的一种风险分担和收益共享的共赢机制,对接市场且匹配公共政策,有助于追求公共利益的"增进式"最大化。PPP作为合作伙伴关系式的治理工具,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共同承担国家责任,并形成更充分的公众参与,使公共服务更具回应性、更惠民,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欧纯智  贾康  
2014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将其作为供给侧以制度供给为引领、提升供给体系绩效和实现更灵活广泛现代化治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到目前为止,有关PPP的关注焦点较多集中在经济学框架下的管理、融资、效益和技术层面,而对政治学框架下的社会治理元素包括公平正义、公共利益、国家责任以及公众参与等领域,展开和深入讨论尚显不足。PPP是政府、社会资本和第三方专业机构之间的一种风险分担和收益共享的共赢机制,对接市场且匹配公共政策,有助于追求公共利益的"增进式"最大化。PPP作为合作伙伴关系式的治理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彬  罗守贵  
熊彼特所发扬的,导源于古典经济学家的,关注创新与经济变迁的理论传统,正日渐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创新的研究也逐渐从关注"创新"本身,扩展到关注创新主体及其经济的、制度的和文化的大环境,即"创新系统"。具体到城市这一中观层面,创意城市不仅关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创意阶层集聚,更暗含着城市作为孕育创新的有机体,其经由"人——城市——人"的循环积累所达到的提升人类福祉的可能性。从经济哲学的视角看,这种可能性至少可以从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生产力的再解放,它可通过文化层面上创意思维对工具理性的逐步超越而获得进展;二是人类存在状态的回归,它可通过制度层面上创意劳动对异化劳动的不断扬弃而取得改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巴图林·弗拉基米尔·基里洛维奇  贾燕  
管理工作作为生产特殊的知识、点子、信息的脑力劳动,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如果对管理过程与认知过程所固有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那么就必须理解这两个过程的相互关系。同样,主体客体的相互作用也是管理学作为认知科学哲学的最基本的研究目标。大体上,主体客体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二项式(双向式)或三项式模式来描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忆  王舒婧  
身为女性,你不会因为举止打扮像男人而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尊重与荣耀。工作能力与成就匹配就好,在性别魅力和女性美感方面,还是展示本色更妙——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身为女性在职场上的一种基本礼貌。所以,一般情况下,"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搭配好"跟"把工作做到该做到的程度"一样,是我在头天晚上睡觉之前必定要做的两件事。先入为主我任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工作已经超过10年了,然而直到今天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入职第一天穿的是什么。那时我对这家公司具体是什么风格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财富哲学的一个重要视角是要视财富为有形的物质财富和无形的精神财富的统一。精神财富是日益重要的一种财富形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动力。在诸种精神财富中,我们尤其要重视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的观念文化力量。割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片面财富观势必导致道德的沦丧。要重视道德建设在内的文化建设,建立一种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长效机制,重视非物质无形资产财富的积累,还要破除"GDP崇拜"情结。当然,在重视精神财富时,也要重视物质财富的根基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宁虹  
当胡塞尔用"回到事情本身"和"生活世界"理论为现象学奠基的时候,它所蕴涵的"前概念的"追求已经开启了超越概念、走向实践的路向。在后续的现象学哲学家那里,这一路向被继续深刻地推进着。由此可以看到现象学走向实践哲学的学理联系和历史轨迹。从实践哲学视角探索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论建构,其主要特点在于以意义为单元,以实践的思维方式为线索,把意义这个开放的、没有边界规定的单元组织在一起,形成其理论建构。这样一种理论建构,能够始终朝向事情本身的原初、直接、丰富和生动的样态,能够真实地参与教育本身,获得教育本身应有的效果,在实践中实现自身。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继国  
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讨论人力资本在企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是用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质来说明的 ,认为人力资本只能“激励”。但反对者对这一性质提出质疑 ,认为人力资本应分享产权。本文认为 ,应区别人力资本所有权与人力资本产权 :前者不可分离 ,而后者可分离。随着公司性质的变迁 ,人力资本日渐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 ,人力资本在公司的“谈判力”增强 ,被剥夺的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得到实现 ,从而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一样分享企业产权。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将挑战传统企业治理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建川  
本文从政府如何回应社会现实挑战的角度论述了政府在面对风起云涌的知识管理浪潮时的应对之策。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管理对社会各层面(尤其是各类组织)的强烈冲击,接着指出了企业组织回应挑战的组织变革,最后针对传统政府组织的弊端,提出了三点“创新”、四个“有所作为”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初  
科学在19-20世纪之交的巨大成就,对人类社会和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扩展了思维视野,打破了许多以前认为不变的观念和规则,对实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怡  
分析哲学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近40年来的中国分析哲学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分析哲学的介绍更为全面;对分析哲学的重新关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介绍和翻译上,而是开始注重对学术思想之间理论联系的分析以及对所提出问题的历史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逐步开展与国际分析哲学界的交往和交流;开始注重把分析哲学的方法运用到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中国分析哲学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历史路径、视角路径、问题路径和方法路径,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其中包括对专名与摹状词的社会意义之理解、对规范性的高度重视和捍卫自然主义的立场、对信念和行动的强概念论以及关于形而上学问题的新解释等等。中国的分析哲学研究目前主要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问题;二是分析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构成了中国分析哲学研究的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