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
- 2023(24)
- 2022(27)
- 2021(21)
- 2020(11)
- 2019(33)
- 2018(35)
- 2017(59)
- 2016(31)
- 2015(32)
- 2014(23)
- 2013(25)
- 2012(36)
- 2011(39)
- 2010(22)
- 2009(20)
- 2008(17)
- 2007(16)
- 2006(12)
- 2005(13)
- 学科
- 壤(71)
- 土壤(70)
- 农(58)
- 济(50)
- 经济(50)
- 农业(45)
- 业(42)
- 肥(42)
- 学(38)
- 技术(26)
- 管理(26)
- 施(24)
- 施肥(22)
- 易(22)
- 贸(22)
- 贸易(22)
- 出(20)
- 中国(19)
- 土地(19)
- 出口(18)
- 出口贸易(18)
- 及其(18)
- 口(18)
- 环境(17)
- 力(16)
- 土壤肥力(16)
- 治(16)
- 肥力(16)
- 防(16)
- 防治(16)
- 机构
- 大学(481)
- 学院(462)
- 农(226)
- 研究(213)
- 农业(178)
- 业大(173)
- 科学(156)
- 农业大学(134)
- 中国(132)
- 工程(124)
- 所(118)
- 环境(117)
- 资源(113)
- 研究所(112)
- 京(110)
- 管理(98)
- 理学(94)
- 理学院(93)
- 科技(88)
- 济(87)
- 业(82)
- 省(82)
- 管理学(82)
- 管理学院(82)
- 经济(82)
- 室(81)
- 江(80)
- 中心(79)
- 工程学(79)
- 工程学院(79)
共检索到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强 苏志军
广西边境线总长1020公里,边境地区(广西)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边境地区既是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国防的前沿阵地,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随着"钓鱼岛""、南海"等争端的升级,边境地区国土安全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边境地区国土安全的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鑫 朱春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劳务移民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当前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实践促进了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由“各自为战”的单边国家治理向“合作共赢”的双边区域治理转变,并在移民劳工入境管理规范化、移民劳工跨境流动组织化、移民劳工社会治理市场化、移民劳工双边政府协同治理和移民劳工治理效益“经济化”等方面提供了劳务移民治理的成功“地方经验”。今后要重点促进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由单边国家治理向双边区域治理、由单元主体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由传统治理手段向现代化治理手段、由政府治理机制为主向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多元治理机制等重点方向转型升级,最终通过跨境劳务合作打造双边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的“命运共同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鹏程 徐向东 潘根兴
采用耕地质量监测资料,分析了2003年江苏省吴江市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并与该市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肥力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3年吴江市土壤耕层平均有机碳密度比1982年提高(0.14±0.05)t.hm-2.cm-1;在稻田、桑园、菜地、林地、果园、旱地6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中,稻田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并比1982年稻田耕层有机碳密度增加(0.21±0.06)t.hm-2.cm-1。近20多年来,吴江市水稻土的碳固定增加了1.8×103t,但由于该市的耕地面积减少而造成的总土壤表层有机碳库的减少量为14.32×105t。因此,稻田作为...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有机碳 水稻土 碳固定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邢新宇 喻珍
从1948年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产生至今,难民问题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的一大难题,并逐渐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作为中东地区事务的重要参与方,一直秉持人道主义原则积极参与中东难民治理,同时强调标本兼治,致力于从源头上解决难民问题,并逐步提升中东难民治理水平,创新治理思维。中国在实践中以向国际组织和难民所在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主,集中向叙利亚、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等国难民提供粮食、医疗和生活物资方面的援助。中国参与中东难民治理的重要优势在于与中东国家政治关系友好稳定、与中东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以及和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然而,中国也面临着国际社会要求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压力,同时又受到自身治理经验和能力不足的制约。
关键词:
中国 中东难民事务 难民治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静怡
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边疆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罗刚教授的专著《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治理研究》以西南边境民族地区为研究范围,以典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非法移民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材料,深入思考何以实现国家边缘地带的社会控制、何以兼顾法律逻辑与社会生活逻辑等理论问题,提出治理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堵疏结合"的理论构想。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围绕非法移民产生的条件、历史发展与时代特征展开讨论;第二章对非法移民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结合非法移民的治理实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刚 傅昕阳 李叶鑫 李军 王婷
复垦排土场土壤的大孔隙、管状通道和植物根系是形成优先流的主要原因。论文采用野外染色示踪试验和室内理化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优先流的形态特征与变化规律,揭示排土场复垦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先流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排土场各样地土壤优先流多发生在040 cm土层,占整个060 cm土壤层的93%以上;不同样地土壤优先流特征存在差异,05 cm土层染色面积比依次为榆树林地(90.37%)>刺槐林地(79.84%)>混交林地(65.37%)>农地(44.36%)>灌木林地(41.54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殿魁
本文指出 ,发挥自然地理优势 ,实现大江大河的网络化 ,是我国水利建设的总目标 ,而实现这个目标 ,科学治理黄河 ,积极推进水系网络化进程 ,决策南水北调 ,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水利 网络化 黄河 中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一心 田官荣
所谓“民办”,简单地可概括为:社员所有,社员管理,为社员服务。三者相互依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晏晓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集聚的国际移民日益成为我国城市治理的新难题,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以及主流社会对移民的态度4个方面。基于社会融合的视角分析国际移民在我国城市中的治理难题,能够促进城市的和谐运行与经济发展。为了推动城市与个体的和谐共生,政府可从释放社会活力、加强政府管理、培育移民文化、发挥信息优势4个维度探索"四位一体"的实践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石火学 林丹鸿
福建沿海地区素有通过非法移民途径移居海外的历史,在此背景下许多青壮年成为准非法移民。运用演化博弈系统分析显示,政府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与非法移民输入国联合探讨非法移民的治理路径、建立跨省跨部门合作机制、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及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从衍生行业入手瓦解非法移民既有行动程序,这将对准非法移民的路径选择产生积极作用,有助于阻断非法移民恶性循环,推动福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准非法移民 政府治理 路径选择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娄洪 张洋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精神,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一项事业,没有自己的精神,就等于没有方向,就会迷茫徘徊、甚至陷入误区。财政事业关乎国计民生,乃"邦国之大本,生人之喉命,天下理乱轻重皆由焉"。长期以来,财政人一直有着自己守望的精神家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尹忠东 苟江涛 李永慈
以农作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轻度以上侵蚀土地占地率与平耕地、坡耕地、有林地、其它林地、荒草地、其它用地占地率无截距模型,以及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与不同侵蚀强度土地占地率无截距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侵蚀模数、土壤流失率、土壤流失比、土壤流失面积比,不同侵蚀强度土地侵蚀模数、土壤流失比。结果表明:①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及其以上侵蚀土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397.78t/km2·a、1639.95t/km2·a、5000.00t/km2·a、9119.12t/km·2a,土壤流失比分别为:-7%、6%、34%、67%,在不同小流域变幅为:-3%--23...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晶 魏忠义
研究目的:定量估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抚顺西露天矿西排土场土地复垦的生态环境效益,明确土地利用发展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及生态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以西排土场土地复垦后的林地、耕地、牧草地为研究对象,针对排土场复垦土壤的特殊性,选取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气体调节、营养物质循环及净化地表水体效益等与土壤联系密切的效益指标,对其生态环境效益分别进行定量估算,得出西排土场土地复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生态总效益为1586.5×104元/a;单位面积复垦后耕地、林地、牧草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分别为2.47×104元(/hm2.a)、1.76×104元(/hm2.a)、1.58×10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凤荣 齐伟 薛永森 黄勤
选择华北平原盐渍土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了该区耕地质量指标 ,它们是土壤水溶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重金属容量空间、地下水资源的量与质 ;应用这些评价指标对典型样区的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是 :近 2 0年来 ,耕地质量和生产力明显提高 ;排水与灌溉系统的建设使农田的抗旱防涝能力大大增强 ,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土壤重金属虽有增加 ,但还未超过限制性标准 ;地下水位不断降低 ,水资源逐渐耗竭。虽然在短期内还不是制约因素 ,但从长远看 ,地下水资源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总体上看 ,土地利用在一定时段内是可持续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