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8)
2023(7652)
2022(6644)
2021(6459)
2020(5444)
2019(12900)
2018(13107)
2017(22323)
2016(13656)
2015(15446)
2014(15492)
2013(14338)
2012(13695)
2011(12497)
2010(13151)
2009(11549)
2008(11202)
2007(10493)
2006(9765)
2005(8854)
作者
(35011)
(29035)
(28834)
(27962)
(18970)
(14330)
(13320)
(11917)
(11090)
(11073)
(10370)
(9910)
(9833)
(9428)
(9090)
(8946)
(8927)
(8838)
(8766)
(8447)
(7932)
(7216)
(7161)
(7136)
(6985)
(6655)
(6634)
(6493)
(6073)
(5888)
学科
(41456)
经济(41311)
管理(26253)
(23464)
教育(23284)
中国(19326)
(18253)
企业(18253)
(15920)
理论(15075)
地方(14560)
方法(12917)
(12294)
教学(11431)
业经(10464)
农业(10231)
(9522)
(9210)
数学(8909)
数学方法(8635)
(8374)
(6930)
研究(6826)
地方经济(6623)
学法(6582)
教学法(6582)
技术(6496)
(6009)
(5946)
贸易(5937)
机构
大学(172015)
学院(166571)
研究(65367)
(53735)
管理(53735)
经济(51951)
理学(44104)
中国(43821)
理学院(43299)
管理学(42164)
管理学院(41782)
(41315)
科学(38936)
(37099)
师范(36884)
(36419)
教育(35865)
(32799)
师范大学(30172)
中心(29893)
研究所(29312)
(28014)
(27667)
北京(26451)
(24911)
(23998)
技术(23974)
业大(23291)
(22575)
职业(22084)
基金
项目(103962)
研究(87231)
科学(81743)
基金(68176)
(57773)
国家(56982)
社会(50768)
教育(49660)
科学基金(47616)
社会科(46356)
社会科学(46335)
(44611)
编号(40270)
(38461)
成果(37191)
基金项目(35405)
课题(32609)
自然(28595)
自然科(27854)
自然科学(27847)
(27816)
自然科学基金(27316)
资助(27293)
重点(25241)
(24337)
规划(24103)
(23604)
(23194)
项目编号(22904)
教育部(21316)
期刊
(73021)
经济(73021)
研究(65200)
教育(64872)
中国(55697)
(25538)
学报(25043)
(23050)
科学(22207)
大学(20315)
管理(20273)
技术(19887)
职业(16947)
农业(16700)
学学(16372)
(15066)
金融(15066)
图书(13161)
技术教育(11220)
职业技术(11220)
职业技术教育(11220)
业经(10970)
(10963)
论坛(10963)
(10611)
书馆(10244)
图书馆(10244)
财经(10080)
(9299)
经济研究(9041)
共检索到29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端庆  
为新世纪培养新人①——江苏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后的一点思考王端庆由国家教委高教司、中国工程院咨询服务部和江苏省教委联合组织的江苏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于1996年4月12日至5月2日顺利进行,已有初步总结材料②。通过这次调查(也包括笔者在上海宝山钢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端庆  
江苏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及其启示江苏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组王端庆(执笔)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两个转变的战略决策,研究高等工程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发展的思路,1996年4月12日至5月21日,国家教委高教司、中国工程院咨询服务部和江苏省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上世纪末以来,在"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日本科技界和教育界愈加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界与教育界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进而形成了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方案在满足终身学习社会需要、培养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谭泽光  
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把目标定位在造就具有“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的国家各类高层次人才。这是一个顺应发展形势、符合国情校情的正确决策,而且在广大教师中得到了比较一致的认同。但是,如何在培养计划、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等诸多方面予以贯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克奇  倪志英  
笔者论述了教育创新是推进“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研究的教育理念,并以此对该工程中期检查评审的结果进行分析思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新焰  马德峰  
当前社会调查研究在选题方面,存在选题的时髦性、选题的笼统化、选题的现时性等不良倾向,为此,研究者需要强化选题意识,社会要积极提供学术反思的环境,学术刊物要加强引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炜  
文章在分析了调查回收率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回收率,认为其在实地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样本替换及样本替换中的不规范操作导致回收率成谜,并指出目前国内很多社会调查都存在这一情况,最后对如何得到回收率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上  
调查与科研能力是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但是由于常规的课堂讲授法只局限于教师单方面讲解理论,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的提高。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导入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调查与科研的实际能力。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调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皮国萃  
对英国、德国、加拿大三国在新世纪出台或更新的国家资格框架的分析表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三个国家表现出一定的共性:除了创新能力、独立思考与工作的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之外,新世纪的人才还应该能够认识到并善于应对知识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局限性,能够在复杂的和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和专业内外的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善于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合作,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所提出的特定要求和期待。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大乾  杨征  叶晖有  
文章通过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高等农业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与趋势 ,以及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要使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现代化就必须 :⑴转变思想观念 ,落实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⑵向非农方向延伸 ,向综合性发展 ;⑶农科教相结合 ,产学研一体化 ;⑷优化结构 ,大力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⑸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⑹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途径、方法 ,使高等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关于跨世纪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几点思考朱玉刘剑虹一、公平竞争: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基本原则在中青年教师培养上,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相当突出。培养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势必侧重于效率,但又不得不兼顾公平问题。因为高校中青年教师是一个精英群。对多数人来说,只要本...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殷翔文  
介绍了江苏省建设研究生教育强省的主要做法,即:在理念上强化"一个地位",突出"三个特点",明确"三个着力点",坚持"四个结合";在实践上深化"三项改革",加强"五项建设",实施"一项工程"。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洪波  段豪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获取社会公众对失信联合惩戒的感受和看法。结果表明,部分民众尚未明晰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失信联合惩戒的认知程度上呈现年龄差异、学历差异、地域差异。针对失信联合惩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惩戒泛化"等社会焦点问题,提出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应用现代征信技术、开展社会诚信教育、规范具体执行细则等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明  
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当前工科院校创新教育存在诸如人才“基本功”不够扎实,“知识面仍显狭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存有缺陷等等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努力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个性化课程体系、探索按大类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学期间的研究和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和环境、探索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等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彭芝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发现的眼光、全面的眼光,需要处理好办学思想和体制机制中无为和有为的关系、整体适应和局部突破的关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