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2)
- 2023(12441)
- 2022(10015)
- 2021(9261)
- 2020(7363)
- 2019(16666)
- 2018(16654)
- 2017(31454)
- 2016(16766)
- 2015(19372)
- 2014(19244)
- 2013(18674)
- 2012(17657)
- 2011(16048)
- 2010(15895)
- 2009(14660)
- 2008(14207)
- 2007(12743)
- 2006(11761)
- 2005(10649)
- 学科
- 济(93820)
- 经济(93654)
- 管理(42775)
- 业(36990)
- 方法(30139)
- 企(28346)
- 企业(28346)
- 中国(27768)
- 数学(24914)
- 数学方法(24803)
- 地方(24139)
- 农(23647)
- 业经(20940)
- 农业(15687)
- 学(15560)
- 财(15515)
- 制(14606)
- 贸(14300)
- 贸易(14286)
- 地方经济(14123)
- 易(13817)
- 和(13331)
- 发(13136)
- 环境(12982)
- 融(12280)
- 金融(12277)
- 理论(12200)
- 银(11637)
- 银行(11632)
- 体(11412)
- 机构
- 大学(240734)
- 学院(238874)
- 济(114586)
- 经济(112584)
- 研究(90684)
- 管理(85834)
- 理学(72531)
- 理学院(71596)
- 管理学(70604)
- 管理学院(70119)
- 中国(70078)
- 京(52334)
- 财(50496)
- 科学(49457)
- 所(44049)
- 中心(40140)
- 财经(39679)
- 研究所(39587)
- 经济学(37893)
- 经(36184)
- 江(35798)
- 范(34181)
- 师范(33974)
- 经济学院(33895)
- 北京(33745)
- 农(33667)
- 院(32542)
- 财经大学(29276)
- 业大(28721)
- 州(28194)
- 基金
- 项目(152603)
- 科学(121946)
- 研究(118582)
- 基金(111905)
- 家(95884)
- 国家(95041)
- 科学基金(81585)
- 社会(81044)
- 社会科(75869)
- 社会科学(75849)
- 基金项目(58450)
- 省(56629)
- 教育(53776)
- 划(47613)
- 自然(46995)
- 编号(46965)
- 自然科(45843)
- 自然科学(45833)
- 自然科学基金(45059)
- 资助(44629)
- 成果(39438)
- 部(35492)
- 发(35349)
- 重点(34772)
- 国家社会(34675)
- 课题(33750)
- 中国(31401)
- 教育部(31321)
- 创(30780)
- 人文(30095)
- 期刊
- 济(138452)
- 经济(138452)
- 研究(82183)
- 中国(54052)
- 财(37912)
- 管理(33969)
- 农(33283)
- 科学(31742)
- 学报(31030)
- 教育(29384)
- 大学(25210)
- 融(23603)
- 金融(23603)
- 经济研究(23220)
- 学学(22979)
- 农业(22951)
- 技术(21603)
- 财经(21428)
- 业经(19485)
- 经(18839)
- 问题(18630)
- 世界(15828)
- 贸(15604)
- 国际(13996)
- 业(13001)
- 技术经济(12825)
- 图书(12135)
- 现代(11389)
- 经济问题(11389)
- 资源(11368)
共检索到383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年来,我们党坚守这一初心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历经百年风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经济建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一、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乐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和重大原则,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这引发了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广泛讨论。梳理学界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很多研究阐释都是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的“五大中国特色”: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景泉 杨丽雯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追求和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现代化、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功地开创并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从一大到二十大,历经为现代化奠基、为现代化寻路、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章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孙绍勇
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之所以不畏艰难险阻,永葆生机和活力,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有机结合,在改造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晏维龙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红色经济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逐渐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史。面向国内,中国共产党坚守富民与强国;面向国外,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面向自身,中国共产党坚定廉洁与奉公。回顾这一光辉历程并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建设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江西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史忠良现代化文明国家有两个标志:一是具有高度的现代物质文明,二是具有高度的现代精神文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力增强,人民物质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正图 张申 陈祥勤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中国从理论传播开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战时经济体制的创建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建和运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完善和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百年变迁。这一百年变迁,之所以能够形成既定的历史逻辑,是因为始终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破解基本矛盾与基本任务、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客观演进过程基础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这一百年变迁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百年变迁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远
中东国家是中国日新月异变化成就的见证者,中东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解读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中国道路的战略性深刻意义。中东国家政商精英、智库学者、专业人士中共观的核心内容包含认识到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以及认识到探索本国道路的关键性。本文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东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认知与解读,着重对以政党为行动主体的交流实践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讨对象的文章报告进行阐释。鉴于中东国家的认知与解读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为消弭误读,未来中国和中东国家之间需要推进更加全面系统、积极进取的交流互鉴。
关键词:
中东 中共观 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莎 王晓东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百年历程中,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时期的发展后,商品流通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流通体系初步建立并愈益完善。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包括持续深化流通市场化改革、统筹推进流通治理现代化、不懈探索中国流通特色创新、发挥流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等,对于新时代持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商品流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关键一招,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国内诸多历史性挑战,只有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延续经济增长与追赶势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支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亟须聚焦基本经济制度、高标准市场体系、政府和市场关系、科技创新体制、数字经济发展机制、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共同富裕实现机制、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体制八大重点领域,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寻求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处理好政治与经济、增长与收缩、秩序和活力、体制转型与风险防范、发展和安全、中国和世界六大关系。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晗
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物证与重要的革命文物,在时间、内涵与价值上均自有其特性。但因工业遗产管理多遵循"年代优先"原则,这导致大量红色工业遗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再加上文旅产业介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时,也多考量工业遗产的年代价值、区位价值或审美价值,而对其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关注、开发不够,导致目前国内红色工业遗产总体状况并不理想,但近年来在"四史"教育工作之下又渐受重视。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建构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的路径机制上,应重点理顺空间争夺与收益分配两大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福全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演进和现实实践来看,现代化进程都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谁就引领现代化发展。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姜森
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奇迹取得的原因,只能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解释。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理,即正确地处理了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尤其是政党与政府、市场的关系。其次,论述从治理机制出发具体阐明党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而诠释中国经济奇迹。最后,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经济奇迹之间相互作用的重大意义,提出加快构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北京对外交往"课题组 杨文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文化对外交往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发展需要,创建、开拓、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事业,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内地与港澳台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祖国统一事业的进程。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对外交流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一翼,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不同时期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大都诠释了中国政治模式、文化及与之相连的价值观的优势和魅力,增强了中国模式的吸引力、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增强了和谐世界价值观的吸引力,在营建、维护、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 文化 对外交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