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4)
2023(9548)
2022(7431)
2021(6583)
2020(5099)
2019(11248)
2018(11251)
2017(21132)
2016(11488)
2015(13086)
2014(13154)
2013(12848)
2012(11999)
2011(10990)
2010(11057)
2009(10451)
2008(9909)
2007(8816)
2006(8249)
2005(7725)
作者
(33472)
(28098)
(27885)
(26889)
(18005)
(13351)
(12669)
(10964)
(10746)
(9913)
(9769)
(9370)
(9139)
(9074)
(8649)
(8640)
(8172)
(8122)
(8027)
(7908)
(7376)
(6785)
(6763)
(6529)
(6411)
(6403)
(6082)
(5959)
(5670)
(5456)
学科
(71115)
经济(71066)
管理(29078)
(24960)
地方(21106)
(18911)
企业(18911)
方法(18812)
中国(17409)
(15846)
数学(15810)
数学方法(15703)
业经(15233)
(15217)
地方经济(13276)
农业(11112)
(9882)
(9472)
环境(9369)
(9283)
理论(9012)
产业(8790)
(8615)
(8191)
(8047)
金融(8045)
经济学(7948)
(7730)
贸易(7721)
发展(7559)
机构
大学(170945)
学院(170944)
(77936)
经济(76417)
研究(63440)
管理(59887)
理学(50489)
理学院(49795)
管理学(48875)
管理学院(48543)
中国(47192)
科学(37592)
(36570)
(32988)
(31799)
研究所(28716)
中心(27994)
(27265)
(26154)
财经(25966)
(25545)
经济学(25385)
师范(25359)
(23385)
北京(23022)
(22855)
业大(22476)
经济学院(22441)
(21490)
师范大学(20548)
基金
项目(107882)
科学(84686)
研究(81407)
基金(76982)
(66323)
国家(65758)
科学基金(55969)
社会(53496)
社会科(50528)
社会科学(50515)
(42557)
基金项目(40308)
教育(36194)
(34720)
自然(33244)
编号(32957)
自然科(32358)
自然科学(32351)
自然科学基金(31748)
资助(30112)
成果(27337)
(25635)
重点(24610)
课题(23378)
(22905)
国家社会(22643)
(21350)
发展(21252)
(20956)
大学(20045)
期刊
(99148)
经济(99148)
研究(57900)
中国(35341)
(25355)
(25200)
学报(25027)
管理(24702)
科学(23621)
大学(19218)
教育(18970)
学学(17729)
农业(17114)
经济研究(16320)
技术(15548)
(15228)
金融(15228)
业经(14449)
财经(13892)
问题(13344)
(12321)
图书(9656)
技术经济(9579)
(9168)
(9012)
资源(8819)
世界(8756)
现代(8567)
(8534)
经济问题(8306)
共检索到272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沛诚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我国地域辽阔,灾害频发,中华民族就是同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灾害作斗争中生聚、成长和繁衍起来的。从本质上看,灾害意味着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即各种自然资源的被破坏,各种社会财富的被毁灭,人员的伤亡,生产的中断和生活的失常,以及人们精神的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希林  赵源  
泥石流是地貌灾害的一种主要类型,泥石流灾害损失目前还无法准确统计,其一是因为对灾害损失的统计还没有分灾种细化,往往是按大类例如地质灾害甚至是按总类自然灾害来统计;其二是因为灾害损失统计也即灾情定量评估本身还存在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灾害损失中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只是技术问题,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尚有一些科学问题仍未解决。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认同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调查分析法:理论上可行,操作上困难,实际上只是一种设计方案;比例系数法:操作上可行,经验成分多,仍然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就目前灾害研究水平和防灾减灾实际需要来考虑,比例系数法仍不失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吉东  李宁  温玉婷  胡爱军  崔维佳  张鹏  
灾害的损失受灾前经济发展水平、灾种差异、灾后恢复重建策略、灾害管理水平和灾害保险体系完善程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上基础数据精度、获取难度和校验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而已有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存在不足:首先,评估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时空维界定模糊;其次,评估模型假设太多往往偏离灾后实际经济状况;最后,模型对灾害扰动的动态影响机制考虑不足,往往忽视灾后经济系统的弹性和部门生产容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应注意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机理,结合不同灾害类型对经济影响的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使模型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合理有效的评估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农村灾害损失的经济评估研究严立冬农村灾害是指发生在农村区域内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村居民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害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任何农村灾害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后果,而每一种具体的农村灾害事件的后果如何,严重性怎样,损失多大,都牵涉到农村灾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玉  宁大同  V.Smil  
荒漠化灾害是自然过程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中国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的基础上,运用货币估值技术,将荒漠化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定量或半定量估算,最后得出中国每年荒漠化灾害损失达541亿元,并指出人口剧增是造成荒漠化灾害的第一性压力,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则是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宁  张正涛  陈曦  冯介玲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卫江  温家洪  李仙德  
开展产业网络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是理解产业网络脆弱性和潜在风险,科学指导灾前风险防范及灾后恢复重建决策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产业网络中灾害扩散的角度,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类型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结果表明,产业物理损失方面,主要通过建立灾害强度参数与厂房建筑、生产设备及存货等物理损失程度间的脆弱性曲线进行评估。受灾产业中断损失方面,应关注其组合投入要素物理受损情景下的生产能力损失程度(PCLR)。产业网络灾害波及损失方面,主要存在微观“企业供应链网络”和宏观“产业链网络”二种研究尺度。其中,前者以微观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坤  陈培林  
突发性重大灾害发生后对经济的危害和影响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如何根据其经济危害性质实现不完全信息下的科学评价成为关键问题。文章从重大灾害经济损失构成与计量方法出发,综合运用统计理论、模糊数学、熵权TOPSIS方法,建立一套重大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估方法技术,提出基于综合性经济损失指数的重大灾害分类分级模型,构建了重大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体系;并通过实例计算对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韩静轩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和GM(1,1)预测模型,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和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GM(1,1)预测,进而在预测值基础上进行了趋势关联分析,从而可以发现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制定相应政策和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宁  张正涛  陈曦  冯介玲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有  
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威胁越来越大,每年我国对防灾减灾工程都有很大的投入,但由于自然灾害最小化活动的复杂性,其还未在国民经济中进行专门的核算。文章对自然灾害最小化活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其进行宏观核算的框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玲  邱志德  
对城市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界定,认为城市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由产业关联损失与资源关联损失所构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存量-流量机理、产业关联机理和空间维度传导机理分析城市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机理。基于间接经济损失机理,分别提出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关联分析、城市产业部门关联分析和资源关联分析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最后,利用城市产业部门关联分析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以北京7·21暴雨洪涝灾害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在7·21暴雨洪涝灾害中,农业部门的间接经济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43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凌云  董建文  席阳  
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相对,是因人为致灾因子或相关主体脆弱性而引发的灾害。技术灾害是人为灾害主要形式之一。技术灾害的研究经历了从注重相关主体脆弱性(即灾害原因)到构建相关主体韧性(即应灾措施)的两个阶段。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类需求与技术选择是技术灾害发生的根源;而企业经济利益动机则是导致技术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除此之外,经济集聚效应和贫困也是影响技术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树立科学经济发展观、构建相关主体韧性"是减灾的基本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卢山  李秀芳  
台风灾害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之一。台风灾害快速损失评估作为巨灾保险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应对管理巨灾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台风灾害致灾理论为基础,将影响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指标分成致灾因子和脆弱性两大类,对台风中心经过地区和其他受灾地区分别构建快速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分布拟合法"提取致灾因子指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指数,构建台风灾害快速损失评估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指数提取方法对模型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遭受到同等强度台风灾害时,台风中心经过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显著大于其他受灾地区;台风中心经过地区快速评估模型的灾害等级评估准确率到达100%,其他受灾地区快速评估模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飞琼  
中国每年的灾害损失相当严重,而灾害损失补偿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在世界各国中补偿比例相当高的商业保险补偿在中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商业保险在灾害损失补偿中缺位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多样,但采取相关措施可促进中国商业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