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1)
2023(5796)
2022(5008)
2021(4618)
2020(3750)
2019(8596)
2018(8479)
2017(15933)
2016(8655)
2015(9871)
2014(9651)
2013(9429)
2012(8827)
2011(7996)
2010(7872)
2009(7098)
2008(6751)
2007(5906)
2006(5331)
2005(4796)
作者
(26840)
(22349)
(22087)
(20807)
(14216)
(10838)
(10081)
(8771)
(8610)
(7827)
(7759)
(7502)
(7212)
(7002)
(6848)
(6839)
(6770)
(6667)
(6497)
(6411)
(5575)
(5355)
(5290)
(5244)
(4967)
(4952)
(4917)
(4821)
(4514)
(4459)
学科
(33132)
经济(33087)
管理(24330)
(17998)
(13917)
企业(13917)
方法(11561)
环境(11553)
中国(11518)
地方(10949)
数学(9878)
数学方法(9734)
(9044)
(8827)
(7075)
(7012)
城市(6784)
业经(6450)
农业(6035)
理论(5833)
(5592)
(5358)
(5197)
规划(5110)
资源(5058)
城市经济(4930)
环境规划(4877)
地方经济(4610)
(4463)
贸易(4459)
机构
大学(121299)
学院(120500)
研究(45343)
(43195)
管理(41872)
经济(41848)
理学(35882)
理学院(35305)
管理学(34493)
管理学院(34288)
中国(33008)
科学(31199)
(28232)
(23869)
(23390)
研究所(21496)
中心(20970)
业大(20755)
农业(19204)
(19146)
(18826)
(17953)
师范(17654)
北京(17514)
(17456)
(15424)
财经(14883)
(14545)
师范大学(14406)
技术(13902)
基金
项目(86395)
科学(66783)
基金(61508)
研究(59029)
(55866)
国家(55400)
科学基金(46726)
社会(36547)
(34464)
社会科(34404)
社会科学(34391)
基金项目(33493)
自然(32399)
自然科(31570)
自然科学(31556)
自然科学基金(30933)
(29729)
教育(26450)
资助(24846)
编号(22804)
重点(19835)
(19284)
(17851)
成果(17830)
计划(17508)
(17307)
科研(16900)
课题(16793)
创新(16285)
大学(15772)
期刊
(49947)
经济(49947)
研究(34738)
中国(26609)
学报(22679)
(20610)
科学(20606)
大学(16626)
学学(15603)
管理(15323)
(14755)
农业(14215)
教育(12742)
技术(10563)
资源(8433)
城市(8120)
问题(8106)
(7985)
金融(7985)
(7744)
(7559)
业经(7343)
图书(7096)
经济研究(7094)
财经(6892)
(6540)
业大(6348)
(6035)
科技(6012)
现代(5946)
共检索到181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一骐  
本文从生态安全、社会学和美学等视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功能主义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以及城市户外空间设计的"问题景观"进行了探讨。对于城市文化的斑驳,在进行思考时我们无须从头开始,那是因为我们有某种批评传统的连续感。笔者有理由相信,对于宜居和健康环境的辨析,会强化这种"开放思维"的连续感,拓宽批评视野并增加理论的自觉;通过问题讨论,会使城市生态前景的话语优势转化为影响政策议程和政策设计的优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西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从城市公共环境中的整体交通环境、出行购物环境、公共休闲环境等几个方面,对目前西安市城市环境的宜居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认为无论从城市整体规划的宏观操控上,还是从微观设施的具体配置上,将老年人生活的保障作为前提和依据,才能全面体现"尊老城市"的理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玉凤  刘红玉  张华兵  孙一鸣  李玉玲  
景观健康是近年来随着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不断深入而出现的一个新的景观生态学概念,旨在探讨景观尺度下生态健康的问题。论文针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特征,构建能够反映其特征的景观功能分类体系,建立景观结构健康和水环境健康的评价模型,并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景观健康进行综合评价,探讨西溪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公园景观总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景观健康程度由公园内部向周边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湿地公园作为"湿岛",受到周边环境的强烈影响。其中,景观疾病的区域占公园总面积的20.42%;景观不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20.97%;景观亚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34.98%;景观健康和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慧宁  赵军  
城市雕塑在当今城市中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规划引导,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雕塑家各自进行设计与创作,造成城市环境设计无序的状态,城市雕塑和城市空间环境不能形成整体和谐之美,论文通过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分析,探讨城市雕塑创作的原则。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牛建林  郑真真  张玲华  曾序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快速的人口流动与事实城市化对城市环境与人口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在深圳市开展的调查,分析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征与身心健康状况,初步检验了环境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身心健康的净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而言,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具有更为突出的影响。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倡导良好的保健行为和生活习惯,对于改善其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佩锦  陆伟  吴亮  
环境与健康日益受到关注,但获取环境要素的方法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不同的测度方法和尺度(400m、800m、1200m和1600m)获取物理环境特征(土地利用、密度、街道连接、可达性、坡度、建设环境、步行道环境、美观与安全)和社会环境(社交活动和社会交往),以及人群健康结果(体力活动、心理和生理层面健康)。通过回归模型探索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测量方式间的差异,同时以社会环境为调节变量,控制人口特征。结果显示,在400m尺度下呈现显著结果的建成环境要素最多,但主观和客观测量方式之间关联度并不高。建成环境要素以相同的测量方式在不同的尺度下测量有不同的结果,在相同的尺度下通过不同的方式测量亦会有不同的结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春  陈勇  于立  周伟  
城市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在中国已经构成重要的群体,建成环境不仅仅对他们自身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对他们子女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冲击,带来社会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选择了老年人这一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有序多分类Logsitic模型,研究建成环境如何通过影响老年人的休闲健身活动(尤指步行运动)从而影响其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表明,除了年龄、是否偏爱高热量饮食外,居住地是否有休闲运动场所、居住地到休闲运动场所的距离与因变量老年人BMI指数等级存在显著联系。其中,居住地距离休闲运动场所1000m以内是最佳范围,在这一范围内休闲运动场所对老年人身体质量指数等级的影响显著并且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成环境优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春  陈勇  于立  周伟  
城市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在中国已经构成重要的群体,建成环境不仅仅对他们自身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对他们子女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冲击,带来社会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选择了老年人这一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有序多分类Logsitic模型,研究建成环境如何通过影响老年人的休闲健身活动(尤指步行运动)从而影响其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表明,除了年龄、是否偏爱高热量饮食外,居住地是否有休闲运动场所、居住地到休闲运动场所的距离与因变量老年人BMI指数等级存在显著联系。其中,居住地距离休闲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岳亚飞  杨东峰  徐丹  
城市建成环境的基本属性是影响老年居民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可测得和可感知是从客观和主观维度对建成环境要素的描述,两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综合作用方式仍未探寻及验证。因此,论文结合积极生活生态模型、社会—生态健康模型和环境—心理健康模型等理论,以大连市为例,融合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建成环境的客观和感知视角检验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比作用及内在影响机制,并在排除可能的居住、自选择样本后进一步进行验证。通过研究发现:超市、餐饮和美发店等基本服务设施的邻近性和聚集程度通过直接和感知的中介途径差异性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高聚集度会通过感知路径的噪声、不安全感和环境卫生状况等对老年人心理产生消极作用;步行道路的密集度和局部整合度、深度、连接度等车行道路的连通性在老年人日常出行范围的局限下对其心理层面的干预有限;住区配套休闲、景观和锻炼等设施的多样性通过直接和感知的中介路径同时正向作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住区的地下停车和高层的电梯设施相比于地面停车和多层步行上下楼对老年人心理有更为积极的影响;总体上相比于客观建成环境,感知环境在发挥中介效应的同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辉  范兆媛  
文章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选取环境模块和健康模块,采用定序回归模型研究环境认知与环境行为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得出:环境认知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都有显著影响;私域环境行为对城市居民精神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显著,公域环境行为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西超  肖松  
本文从办公室的空气环境、视觉环境、声音环境、电磁辐射、空间布局等几方面出发,分别阐述了这些物理因素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效率,以及有助于员工的心理健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方文倩  
为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健康挑战,健康城市这一全球性战略应运而出,了解和评价我国城市的健康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健康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理想解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我国30个省会城市为例,对其在2012—2016年的城市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健康城市的综合评价水平仍然偏低,评价期内,广州市的健康特征最高,石家庄市最低,东部省会城市间发展极不均衡;中部和东北部省会城市间综合差异较小,但整体层次亟待提升;西部省会城市中呼和浩特市和昆明市的健康评价较高,但仍需持续的政策引导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灵芝  孙奎立  
基于2006-2015年六个国控标准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检测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分析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污染对不同地区婴儿死亡率(IMR)的影响。结果发现:不论是Reduce-form方程回归结果还是二阶段回归结果,都证明整个研究期垃圾焚烧并未显著增加IMR值,即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影响。病理学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结果则表明,源于较为严格的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和技术,有垃圾焚烧厂的行政区其IMR值与对照区并无显著区别。对于我国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岩   杨智辉  
为探讨城市公园中自然要素、感知要素、休息要素和活动要素对居民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及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三个心理健康维度的影响,以及自然联结在其中的作用,调查了911名北京市居民,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感知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可以通过自然联结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并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另外,城市公园的活动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然而,自然要素和休息要素对居民心理健康各维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应注重增加城市公园中的感知要素和活动要素,以及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提高居民与自然的联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